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朱厚照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但巴布尔彻底的投靠了大明,而且他的忠心在未来的很长

一段时间里也都将是可以保证的,更关键的是朱厚照不但和巴布尔签订了盟约,甚至还可以派人到巴布尔治下帮助他治理地方。

在大臣之中引起了一段时间的轰动了结盟很快便淡出了大部分人的视线,虽然现在和巴布尔的结盟对大明很有益处。但是毕竟那些收益都是未来的,或许在未来大明按照盟约得到了对片的土地之后人们才会将这次的结盟摆在一个神圣的位置上以供后人传送,但是现在他都影响力还不是太大。

﹋﹋

正德元年三月低,从弘治十三年便担任刑部尚。至今长达八年之久的刑部尚闵圭连上三道奏折请求致仕,最后在考虑到闵圭的身体实在是再也不适合担任刑部尚了,朱厚照便答应了闵圭的致仕。

闵圭的致仕不免在朝廷里引起了一段时间的伤感,孝宗喜欢用老臣,所以担任皇帝二十年的时间里孝宗基本上都没怎么换过大臣,也就造成了现在朱厚照即位之后朝中大部分的大臣全都已经是五十、六十乃至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老人吗,有时候最喜欢感慨了。看一下和自己差不多同一个年纪但是却已经卧床不起随时有可能病逝的闵圭这一帮子老臣难免生出了一丝的伤感的情怀,或许闵圭现在的样子便是自己未来几年的样子,很多人都这样想着。一时间朝堂之上升起了一股死气沉沉的感觉。

这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令朱厚照非常的反感,但他又不能批评。所以只能任其自行消灭。好在很快在家里休息过的伦文叙终于到朝廷报道了。三月底的时候伦文叙便已经回到了京城,当时时隔将近一年之后第一次见到伦文叙的朱厚照都大吃一惊,这将近一年的时光里伦文叙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边境塞外之地本来便是苦寒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正常的人都受不了。更不要说伦文叙这种文人了,大半年的时光完全磨光了伦文叙的那种清秀与文弱,身体变得更加的清瘦,面色泛着饥黄色。瘦弱的身板看起来好像一阵风就能够吹到一样。显然已经处于严重的不健康状态了。但是唯一令朱厚照满意的便是哭喊的环境虽然摧残了伦文叙的身体,但是却改变了他的精气神。现在的伦文叙看起来却带了一股的坚韧与肃杀的感觉了。就像是在凌冽的北风之中饱经风霜的苍鹰一样,特别是他的那一双眼睛。看起来摄人心魄。这种变化让朱厚照对于伦文叙更加的充满希望了,或许他的未来已经不是自己能够预知了的。

对于伦文叙朱厚照还是很上心的,所以未了他的身体朱厚照还专门给伦文叙放了将近半个月的假让他在家里好好的修养。

正德元年四月六日,朱厚照下旨册封内阁大臣李东阳为内阁首辅,内阁大臣谢迁为内阁次辅。已经空置了半年之久的内阁首辅的位置终于有了新的主人,而李东阳和谢迁之间争夺内阁首辅的较量也以李东阳的胜利告终。从施政的能力上来说,李东阳远远的要比谢迁成熟、稳重,而且还更加的圆滑,善于平衡局势,而谢迁则过于偏重文人的气息,太过理想化,做一个次辅更适合他。

四月七日已经恢复好了之后的伦文叙上奏朝廷请求归队,为了表彰伦文叙的在边境处理整饬边贸的功绩,朱厚照正式加封伦文叙为太子太保,官至正一品,升为内阁大臣参与知事。

伦文叙的回归之后青春气息的带动下朝堂之上迅速的平息了一帮老臣缅怀过往的死气沉沉的气氛,毕竟和他们相比,伦文叙似乎更加的年轻,还远远没有到了考虑死亡的时候呢。现在的伦文叙更多的还是年少轻狂与意气风发。

伦文叙的进入内阁再一次将内阁大臣的数量变为了三人,和过往的十几年里是一样的。迅速的人们开始关心起正德朝的内阁是延续弘治朝的设置三人内阁呢,还是回复到宣德年间的七人内阁。

不过这个悬念并没有持续太久便已经揭晓了,正德元年四月中旬,朝廷下旨加封南京吏部尚杨延和为太子太保,官至正一品,辟为内阁大臣参与知事。

杨延和成为第四位内阁大臣一下子便将悬念解开了,看来朱厚照是要实行和宣德年间的七人内阁制了。但是人们的兴趣又迅速的转为了猜测剩下的三个内阁的人选上面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关公遇上包公

明初曾设三公之职,分别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明初太祖朱元璋授李善长为太师、徐达为太傅、常遇春为太保。 /建文年间,三公职位被撤。直到永乐二十年八月,成祖皇帝朱棣再恢复三公职位,但无实授。宣德三年,宣宗皇帝授英国公张辅为太师,沐晟为太傅,陈懋为太保,当时三公官职,几乎为专授。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爵。在李东阳与谢迁两人成为内阁首辅之前两人都曾被赐予过太子太保之职。现在再加上新晋的太子太保杨延和以及伦文叙,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竟然站着四位太子太保。

虽然这几十年来三公的之称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而且赏赐起来也随意了很多,人数也没有明确固定过,但是现在这样直接在朝堂之上站着四位太子太保,还是不免让人感觉有点不合时。太子太师、太子太傅与太子太保的数量明显失衡吗,一下子朱厚照这样的安排便招致了一些人的怨言,直到这时朱厚照才发现弄了这么个错误,赶紧补救,于是下旨晋升马文升为太子太傅。这下子才算是怨言消失了。到此大明朝便一共有了四位太子太保与两位太子太傅。两位太子太傅分别是马文升以及已经致仕了的刘健。不过没有一位太子太师还是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的。

好在这也不算是太过严重的事情。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失误还是因为朱厚照受到了前世的记忆的形象。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以及太子太师这三个职务都位列三公。但是朱厚照前世却一直以为这三个职务是不一样的,他以前一直认为太子太师要高于太子太傅,而太子太傅也要高于太子太保的。伦文叙和杨延和要进内阁不给一个三公之一的职务是实在是不能体现出来他们的重要,所以才会被册封了一个太子太保。这便是因为朱厚照认为太子太保再怎么说也是三公之一,给了他们两人便能够突出自己对他俩的看重,同样的太子太保也只是三公里面最低等的,给了他们两人显得出来两人资历不足。而李东阳和谢迁两人本身便是太子太保,之所以没有在升为太子太傅便是因为不能要让他们两个超过马文升了。正是朱厚照的这种思想才会弄出来这么个失误。

四个太子太保,两个太子太傅,没有一个太子太师。所以很快的朝中便又有人上折子要求朱厚照册立一个太子太师,明朝三公并列于朝,时间长了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习惯了,所以空缺出来一个便显得很不适应。

不过这样正好。你们不是想要一个太子太师的吗,那我就给你们一个得了。很快朱厚照便下旨重新征召前内阁首辅刘健回朝,无官职,但是刘健却被朱厚照册封为了太子太师。

对于刘健朱厚照一直都不曾遗忘了,这个影响了孝宗一朝的老人不管是才能、经验、品行以及资历都是没的说的。这样的人如果已经快要到了入土的时候了,朱厚照说什么也不会再用了了,朱厚照还不至于为了一点事情而影响了一位老臣安享晚年。但现在虽然刘健已经年岁不小了,比马文升相差不了六年,但是朱厚照却知道就是这么一个老臣生生的活到了九十四岁,一直将历史上武宗皇帝给熬死了自己还是活得好好的。既然刘健还有几十年的活头呢。那放着这么一个能臣而不用就太浪费了。

在朱厚照即位之前逼迫刘健致仕的时候便已经计划好了等自己差不多掌握了朝堂之后便再让刘健回来,现在既然这么多的人要求册封一个太子太师,那正好可以把刘健重新启用起来。现在的大明朝能够有资格担任太子太师的除了刘健之外还真的再也找不出来一个来了,就是马文升都比不上刘健。马文升比着刘健还要老,但是他身居中枢的时间却远远的比不上刘健来了。

正好一方面满足了那些要求册封一位太子太师的人的意愿,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机消除了刘健心中的不满。刘健这个人性格还算是光明磊落,但是性格再好的人在自己被无缘无故的逼得不得不致仕的时候都会心里有怨言的,朱厚照估计着现在刘健在心里就不知道怎么埋怨着自己呢。

朱厚照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