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看到好处的方面作为试验。

“照了,在想什么呢?”正在朱厚照凝思之际,一旁响起了孝宗的声音。这几个月来孝宗皇帝一直居住在坤宁宫里面,就是为了让张氏就近照顾。而今天的登基仪式同样也是孝宗的退位仪式,所以孝宗也不得不从坤宁宫那里出来准备一下。

朱厚照扭头看到了脸上喜悦、放松、不舍以及惆怅的表情。做了这么多年皇帝孝宗绝对是累得不轻,在勤政上孝宗绝对是比着什么被某些无知的人称赞的康熙要勤劳的多了,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被累死了。至于历史上有人说的被人害死的观点。这种观点不止伴随着孝宗一人,历史上伴随着这个观点去世的皇帝不计其数,因为中国从来就不缺少阴谋家与造谣家的,其实这种事情只要正常点的人用正常的思维看就知道大部分都是假的。皇帝哪有那么容易害的。

现在自己终于可以把这一身的重担放下了。孝宗如何能不感到喜悦与放松呢。但是同时孝宗做了二十年的皇帝亲眼看着这个大帝国在自己的手中一点一点的恢复他往日的风采,那种成就感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到的,这个国家就像孝宗的孩子一样,但是从今天自己就要把他交给别人了,所以孝宗如何能不感到不舍。

“父皇,照儿在想以后怎么施政呢。”朱厚照轻松地回答道。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啊,所以照儿,以后一定要多听那些大臣的。现在内阁的两位阁老还有几位尚书都是父皇经过精心挑选的治世能臣,到时候只要照儿能够多听一听这些人的意见就不成问题了。还有刘阁老,现在父皇还想着他呢。”

“嗯,放心吧。父皇,照儿到时候一定虚心向几位大臣请教。”

“皇上,殿下,时辰到了。”这个时候刘瑾和王岳两人一同走进来像孝宗和朱厚照请安道。王岳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今天的仪式还得他和礼部尚书张生两人共同主持才能完成。

﹋﹋

在外面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等负责登基大典的各个司监也已经准备完毕,天坛、先农坛以及太庙也都已经准备完好。就是皇宫外面也已经有大批的民众被组织了起来就等着到时候宣布礼成的时候好大肆庆祝的。

孝宗在前朱厚照在后,两人坐上龙辇一起出了乾清宫。

登基的仪式十分的复杂,孝宗和朱厚照两人先是在礼部的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天坛来祭天,然后又去了先农坛。又去太庙。这一番祭拜天地、祖先的仪式下来,朱厚照光是跪下磕头都不下三十次。这个仪式可真是够复杂的,估计放到现在一定被人批评。现代人都是能简单就简单但却殊不知这样却把古代的一些礼仪越来越弄得没有一丝的庄重。

祭拜完天地以及祖先之后,按照以往这个时候就是该新皇在老皇帝的灵位前哭诉的时候了,不过这个时候吗,朱厚照当然不敢哭了,现在是孝宗皇帝宣布退位的时候。

早就等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孝宗和朱厚照现在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以“文东武西”的方式文武百官们分别跪在御道的两侧,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厚照和孝宗两人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呢。

朱厚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无神论者,即便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无法理解的重生的事情,朱厚照还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所以朱厚照看着孝宗一脸庄重的跪在那里认真的和天地百神们沟通,他也不知孝宗倒地成功了没有,不过估计是没有成功的。看到有人向自己这里看过来,朱厚照赶紧学着孝宗的样子摆出一脸庄重严肃的表情同时最里面还念念有词的样子,虽然咱是无神论者,但是这个时候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过了一会,朱厚照看到孝宗估计是和满天神佛沟通的差不多了站起来之后也就跟着站起来了。看来一年朱厚照孝宗无奈的笑了一下,然后就从“奉天门”上下来,在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直接去了“奉天殿”就座,孝宗坐在属于自己的龙椅上,而朱厚照则站在一旁。文武百官这个时候全都蜂拥而入想着上面的孝宗三呼万岁。

然后等文武百官们站好了之后,孝宗开始发言了,先说自己艰难即位的事情,然后说了开始的时候自己面临的困境以及自己和众位臣子一起为国操劳的一点一滴,最后在说了一下现在大明的昌盛。在这里站着的都是和孝宗共事了多年的老臣子,所以孝宗一番话说下来可是在那些臣子之间引起了共鸣了,期间有不少的老臣子都直接伤感的苦了,孝宗这一退就就代表着他们这一代的大臣开始走向衰竭了。

等大臣们都抹泪的差不多了,孝宗让王岳宣读了自己的退位诏书。然后在文武百官再一次的万岁声中孝宗在王岳的搀扶之下离开了奉天殿。

孝宗一走,这里的主角就成了朱厚照了。朱厚照镇定的走上那座龙椅,然后在群臣的注视之下让一旁的刘瑾宣读了自己的即位诏书。

等刘瑾全都完毕之后文武百官再次跪下三呼万岁,然后朱厚照说“平身”之后群臣起来谢恩,至此,整个登基大典正式结束。朱厚照正式接替孝宗成为了大明的统治者。

属于朱厚照以及大明的时代从这一刻起正式来临。

&n~

 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孝之名

&n~弘治二十年九月九日,孝宗皇帝宣召退位让位与太子朱厚照,在举行过登基大典之后太子朱厚照正式在满朝文武大臣的朝拜之中登基为帝,以正德为年号,与明年为正德元年。//

但凡新皇登基为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这或许已经成了两千年来各个皇帝的共性了,只要是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爱慕虚名,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乃甚至是皇帝,往往更加的在乎名声,哪一个皇帝想给自己弄一个昏聩、残暴的恶名,谁不想让人人称赞自己为仁君、明君呢,所以这才有了这个大赦天下。

大赦的效力很大,它不仅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且使犯罪也归于消灭。经过大赦之人,其刑事责任完全归于消灭。尚未追诉的,不再追诉;已经追诉的,撤销追诉;已受罪、刑宣告的,宣告归于无效。

所以以往的那些皇帝喜欢通过大赦天下与天同庆以显示自己的仁慈之名,同时也可以拉拢那些被赦免的人。虽然朱厚照对这个规矩有点意见,因为这个大赦天下虽然对那些犯了死罪以及冒犯皇室的那些人排除在了大赦的名单之外,但是由于这个时候关于这项操作非常的笼统,里面空子太多了,所以往往就造成了被很多的官绅之士钻了空子了。比如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就可以通过上下勾结等方法把自己要保的人通过大赦来弄出去等等,方法不一而足。而那些普通的人有时候则有可能被恶意的取消赦免。毕竟它没有严格的限制于规定。很多时候全凭当地官府主观操作。

不过人家都这么干了自己不干也不行。所以在第二天内阁递上来写好的大赦天下的圣旨之后朱厚照还是重重的在上面该下了玉玺玺印。不过朱厚照也找来了李东阳和谢迁两人要求内阁认真的做好这项工作,严格把关,争取多赦免那些可赦之人,而对于那些妄图通过钱财、权势蒙混过关之人要严格打击。一旦发现一次则之后遇赦不赦。

这个大赦完天下的犯罪之人了,同样也少不了免税了,免除天下赋税这个才是一般彰显仁慈之命、拉拢天下世人的重头戏。

经过和内阁仅有的两位阁老商量之后,朱厚照将免除赋税的标准定了下来。免除天下农丁赋税三年、商税一年。

这十几年来朝廷免除赋税已经好几次了,比如朱厚照出生的时候孝宗就曾经下旨免除赋税,而等到朱厚照被册封为太子之后也曾经下旨免除赋税,而等到太子大婚的时候也下旨免除过赋税,现在等到朱厚照登基了再一次免除了赋税。而且还是三年的。所以自从朱厚照出世以来朝廷数次免除赋税的时间虽然不一而足,但是加起来也已经一共超过九年了。

也就是说朱厚照出生之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免除赋税的,所以这一次免除赋税的圣旨一下,顿时便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首先当然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万分的高兴的。除此之外对于朱厚照崇敬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民间不管是清流文人还是走夫百姓有很多的人都在不断的称赞朱厚照的仁慈,至于朱厚照上半年在大同杀的那么多人,对不起那些老百姓不认为是朱厚照的错,那些人都是该杀的。所以即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