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从侧面来劝阻于是刘健和谢迁两人便望向了李东阳孝宗时天下皆云:“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指的就是李东阳的谋略,刘健的当机立断和谢迁的能言善辩所以论起谋略来还是李东阳第一
其实李东阳是不想出头的,他这个人谋略最多,什么事情都看的很明白,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事,但是看着刘健和谢迁两人的眼神,没办法,顶着头皮上,李东阳走出一步说道:“不知皇上是否还记的“沙丘之变””
李东阳一说出这话来,刘健和谢迁都不约而同的在心里赞叹道:“高,李东阳实在是高啊,就“沙丘之变”这四个字就胜过千言万语了”
“沙丘之变”指的就是赵武灵王被自己的儿子困死在沙丘活活饿死的相当悲剧的事情
ps:在这里感谢一下书友“君若雪”,感谢你的支持
还有票的朋友,票票拿来,朋友们,给力一点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孝宗犹豫了
。“沙丘之变”,虚弱的只能躺在床上的孝宗听了李东阳的话陷入了沉思
沙丘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无可避免的地名,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两次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一个就是公元前295年之时发生“沙丘之变”,这件事导致了赵国的衰落和秦国的大一统假若当时赵武灵王没有死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国赵国了
另一件事就是公元前209年发生的“沙丘之谋”这一年秦始皇巡游天下之时死在了沙丘这个地方,始皇帝死后,赵高乘机与胡亥、李斯密谋,擅自开启密封的玺书,篡改始皇遗令,另立胡亥为太子,而赐扶苏和蒙恬死史称“沙丘政变”扶苏见到假诏后自杀,蒙恬疑心有诈,不肯自杀,下狱后被迫服毒而死此后,太子胡亥在咸阳袭位,这就是秦二世皇帝秦国的灭亡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一次李东阳说的“沙丘之变”就是指的赵武灵王被饿死在沙丘的那件事
如果说在孝宗之前的中国历史上能够找到的唯一和此时孝宗的主动退位很相似的事情,那就必然是当年赵主父壮年禅位这件事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不是一个好的值得学习的榜样,相反这还是历来皇家教育后代必然会当做反面教材的一件事
赵主父,嬴姓,名雍,即赵武灵王,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国君,名声很高,一直被后世的人认为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大型军事改革使赵国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成为了战国后期与秦逐鹿天下的最大竞争者赵武灵王一生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就连当时的秦国国君都是秦国人在赵武灵王武力逼迫之下由赵武灵王指定的,并且赵武灵王还派自己身边的人到秦国当相邦,面对赵国的强势当时的秦国也不得不全部接受由此可见当时赵国在赵武灵王治理之下的强大,也深刻便显出了赵武灵王的雄才大略,要知道赵武灵王刚刚即位时的赵国可是虚弱的差点被灭国
但是偏偏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犯了一个绝对不该犯的错误,彻底的毁了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强大的赵国
前299年,当时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禅位,不顾长子赵章,直接传位于小儿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派三朝元老肥义辅佐,赵武灵王自号“主父”赵武灵王的想法是以此举摆脱繁琐的朝务,全身心的投入与天下诸侯的争霸战争
之后赵武灵王带兵驻代地,不断的对楼烦、中山、匈奴用兵,取得重大军事胜利前296年,赵武灵王灭中山,独吞其地,顺势又北略胡地,拓野千里
只可惜虽然赵武灵王最初的想法是很好,但是这的实施起来确实很困难的赵武灵王做国君的时候身边有一批投靠于自己的臣子,后来他禅位之后这些人大都还是跟着赵武灵王,因为赵武灵王还掌控者军权吗还没有彻底失势但是哪一个君主身边没有一大批臣下啊赵惠文王即位之后也是迅的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批亲信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
把赵国比作一个蛋糕,它就那么大,但是想要享受这个蛋糕的人却有很多这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赵武灵王和他儿子赵惠文王各自身边的亲信赵武灵王安身立命的根基就是他先前的亲信,所以不管自己的这些亲信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都是不会抛弃他们的同样的赵惠文王也一样,在上有自己的父亲,旁边又有窥视自己王位的兄弟的情况下,他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聚拢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亲信这是他活下去的根本这要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很容易就看清“沙丘之变”发生的原因了
蛋糕就那么大,吃的人又太多,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聚拢在赵武灵王身边的一批人由于赵武灵王的退位不可避免的会势力大减,他们当然不会甘心,于是便总是想方设法的和赵惠文王要官位要权力,最后甚至有人不断劝说赵武灵王废掉赵何这个君这其中又是以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为主
这还了得,这下子不但赵何这个君慌了,就连跟着赵何刚刚夺得权力那些亲信们也慌了要是赵惠文王被废了,那他们也完了本来他们就一直想收回对方那些人手中的权力,现在竟然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那就只能刀戎相见了
前295年,赵主父赵武灵王携二子赵何与赵章游沙丘宫,赵章与其亲信田不礼谋,乃借主父之命,召赵何赵何欲往,肥义察觉情形不对,为保赵何,自己先亲往肥义在去主父宫途中惨遭刀斧手杀害赵章见事情败露,急领亲兵攻打赵何宫朝臣李兑与公子赵成早有防备,保护赵王,杀退赵章赵章见夺位无望,便快马逃亡主父宫,要求父亲庇护赵武灵王心软,遂纳赵章很快,李兑、赵成带兵包围主父宫,要求赵武灵王交出赵章,赵武灵王不允李兑、赵成乃遣人索之于宫中,得赵章而杀之
李兑、赵成思忖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他们俩无疑也想置主父于死地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此时赵何是法律上的国君赵惠文王,除掉相当于“太上皇”的主父,肯定符合赵何的利益但是赵何、赵成、李兑谁也不愿意,也不敢担待这弑父弑君之名,便又生一条毒计
赵成、李兑向主父宫中喊话:“后出者夷”也就是最后出来的一个人灭族末位淘汰法则吗,所以他们这么一喊,宫中侍从闻此言,如地震来临一般,纷纷外涌,倾巢而出,但唯独不放赵武灵王出来,高大巍峨的城墙内只留下赵武灵王一人赵武灵王欲出不能,欲食不得,赵成等不弑君,而是困住赵武灵王让其在宫中自生自灭
三个多月后,赵成、李兑进主父宫,见赵武灵王已死,且形如枯槁,其状之惨,令人悚然赵何与李兑、赵成为主父发丧,共归邯郸,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开始了他们荣华富贵
赵武灵王最初无疑没有废掉赵何的打算,但是他的亲信们却心存了这种心思,时间长了赵武灵王无疑会被亲信们所影响,最后我们不知道他说没有说过过废掉赵何的打算,但是最起码他绝对表露过这种意思,也就是他变相的默认了要不然他的那些亲信是绝对不敢擅自做主的,因为赵武灵王这种强势的君主是绝对不会允许手下出现没有调令擅自用兵的事情出现的
赵惠文王最初肯定也是不会有杀掉自己亲身父亲的打算的,但是他却不得不考虑自己手下人的意思当自己的亲信们都心存了杀掉先赵武灵王的打算的时候他也只能默认因为他不想死的是自己
这一场导致了赵国衰弱的开端的事变,最初的原因也仅仅是由于先后两个国君的背后的势力的争斗,到了最后两人却都被自己的亲信们牵扯了进来两人都是被迫的牵连了进来,两人也都想竭力的避免悲剧的产生,但是他们最后却都不得不向自己身后的庞大的利益集团妥协
“沙丘之变”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它直接的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赵主父之死是赵国的历史性转折点,赵国在武灵王死后令人遗憾的终止了继续崛起的脚步在邯郸宫中歌舞升平,欢庆政变胜利之时,咸阳宫中君臣也尽皆弹冠相庆赵主父通过一生征战所拼出的赵攻秦守的战略格局被逐步平衡,直至最后被逆转一个英雄的时代落幕了,就在仅仅两年后的前293年,初出茅庐的秦将白起牛刀小试,于伊阙之战中大败韩魏联军,一个的时代来临了赵国随后也逐渐开始不断的败于秦国,直到最后的灭亡
听了李东阳的话,孝宗陷入了沉思,李东也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担心大明也出现“沙丘之变”这样的事情,那样的话无疑会动荡国本
如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