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思成看向李建的眼神更复杂了,

李建果然懂的,这些都是他脑子里早就想好了的东西,大一新生,呵呵,恐怕在国内没有几个人能比他在光传导技术方面的理解更深入了,安南普顿,看到没有,我可以用自己的论文摔倒你们脸上了,虽然不是我自己独立做出来的成果,可李建,他一天是我的学生,又是在我的实验室里做出来的成果,那我就是当之无二的第二作者。

嗯?这些实验设备是强华提供的,如果有强华参与的话,专利要归强华,幸亏强华科技的工程师还没有来,姜思成想到这里,看向李建的目光又柔和了一些。

“人才,真的是人才,幸亏今天让我发现了你,要不然等两天强华的人来了,把你给拐到强华去,这笔专利费就赚不到了,等几天,哼哼,怎么也得让他们出点血,给我们换一台好一点的多波段激光器,换……”

“被膜容器要用一次性的。”

“要一个高温加热容器,还要一台空调,要不然看炉子太热了。”

看着把强华当成肥羊准备宰的同学,李建缓缓转过了身子,他在猜测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公布身份,会不会被群殴,所以还是隐藏起来的好。

“都吃过饭了吧?给我整理数据,魏刚,把刚才的工艺步骤给我写下来,所有的数据都复原一边,明天重新按照流程再做一边检测。另外注意保密,参与的人都要注意,保密,除了目前你们已经知道的。跟谁也不能说,尤其是在强华的人到来之后谁也不准说出去。”

一瞬间,姜思成从哪个技术宅男变成了恶狠狠的大汉,李建心说这都是让钱逼得啊,回头是不是先给他点甜头,要不然理想破灭的打击这位学术大牛能受得了么。

接下来李建需要做的就是在魏刚拿不准的地方进行指点,把整个工艺流程又重新捋顺,然后就没他的什么事情了,学术大牛姜思成一边看着魏刚整理好的工艺流程,一边思索着其中的原理。虽然明知道问李建更简单,可是学术大牛毕竟还是有自己的尊严的,所以他拿着笔,又从实验室找了基本关于稀土族镧系元素的书出来,一本一本的翻看。

“李建。李云聪不是跟你一起到光传导组去了么?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

回到宿舍,李建把自己摔倒被子上,准备等会儿再去洗漱,钟自强看到他一个人,好奇的问了一句。

“他是学术狂人,在搞研究呢,我没什么事儿就先回来了。对了,你是哪个组的?”

想鲤鱼打挺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好支撑,李建转了个身,从床上爬起来,

“我是数据传输接收组的,搞的是蜂窝数据传输。难道你今天去光数据传输觉得不大适合。那到我们组来吧,我跟你说,强华在这方面是专家,他们那个女老总说的强华正在生产数字寻呼机,要比国外的模拟寻呼机强一个档次。而且准备跟我们合作开发小型基站。”

钟自强说话的时候颇为自豪,好像他是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一样,而且对项目组的未来的展望比李建还有信心。

“好啊,明天跟你去,看看我们钟总工程师在蜂窝数据方面有什么建树。”

李建随口应道,蜂窝技术也就是未来的移动电话,现在国内跟国外起步基本相同,只不过国外是商业化公司投入,为的是生产和销售,而国内则是理论研究,即便研究出来了,从理论到生产,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蜂窝通信技术其实是第二代通信技术,第一代的模拟通信技术正在国内使用,也就是电话机使用的通信技术,而模拟移动通信,现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到商业之上,国内大概要等到两年之后才会由在东南沿海的东广省正式引进并建设,所以第二代的蜂窝通信技术,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实现的土壤。

现在发展蜂窝技术,会不会提前中止模拟移动电话的生命,造成技术上的浪费?

李建一边洗漱刷牙一边琢磨,应该不会,原本的模拟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内就只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才能够实用,即便到了后期,价格也动辄一万元以上,通话质量更是差的要命,往往一句话没说完就掉了线,跟gsm根本没办法比。

gsm的手机,摩托拉罗当时的8810之流虽然也是体积巨大笨重,但是价格已经从当初的大哥大那种两三万降到了几千块,通话费用也降低到原本的一半左右。

“李建,论文我已经写好了,第一作者是你,我就占个便宜当第二作者,魏刚第三作者,你觉得怎么样?”

姜思成到不用担心自己是第几作者,在圈子里面谁都知道他的地位,而李建现在已经逃不脱姜思成学生这样一个身份,让自己的学生当第一作者,传出去之后不但不会有损他的名声,反而会给人留下谦虚礼让,照顾学生的美名。

“姜老师您随意处置,我今天来就是跟您请假的,这边整理后续的资料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我手头没什么活儿,想去数据传输接收组学习学习。”

姜思成当然立即同意,笑话,他不同意也得行啊,现在看起来李建的学术水平起码不在他之下,总不能继续让李建充当刷瓶子的学生吧,只希望数据传输组的老李能别像自己这么吃瘪。

当然,这种吃瘪,姜思成不仅没有觉得委屈,而且还很欣慰,甚至希望每天都能来上一次两次,可是他也知道,仅仅这么一次,就足够他的光传导组这么多人,从他到这些学生,在一起忙活几个月。

从理论到实验品成功出现不是说几句那么简单,其中要做的大量工作,基础性工作,往往会耗尽好多人的热情,这也是无数天才的想法最终并没有实现的原因。

第一一二章 再次请假

一天,又是一天,李建在数据传输接收组再次离开,留下的是整个数据组所有学生跟老师掉在地上的下巴。

这一天不是做实验,而是讲课,李建对于数据传输的理解可不仅仅局限于通讯,还有将来海量的云数据,云传播,云娱乐。

他把自己对于数据的理解,从模拟信号传输、蜂窝移动通信、讲到了局域网共享、互联网甚至物联网。

李建的讲话在数据组的学生之中好像天方夜谭一样,但是当李建清清楚楚的把模拟手机信号传输的机理与实际构成清清楚楚的解剖开,书写在了黑板上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李建说的是真的。

接着李建又把gsm通讯同样解刨一遍,用他自己独特的理解跟二十多年的经验把这些老师跟学生惊吓到死。

怪胎,怪才。

李建离开数据组,这些师生只能这么评价。

一个星期,李建把所有的项目组都走了一遍,当他再次想加入项目组的时候,都被拒之门外,

“你这样的学生,按理说那一组都应该抢着要,问题是要了你让别的学生怎么活啊,跟你一比,别说学生了,我们这些当老师的都没办法说自己是搞科研的。”

……

“怎么回事,你说的四处传播李建是走后门送钱进来的事儿怎么还没传出去,现在不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起来,到时候就算我把录音带公布出去,别人也不会往李建身上联想,怎么把他搞臭。”

“这招根本行不通啊,那小子根本就不是普通学生,他学习太好了,所有的学生现在都把他当天才一样。”

“什么天才,就传是他家里有钱,他爸爸是国企厂长。把工人们的血汗钱贪污下来送给老师,老师把答案给了他,他才能表现这么好,上课回答问题也都是老师提前交代好的。”

“现在华清没考试。电子工程系的学生都去做实验了,实验做什么手脚,那是需要亲自动手操作的,根本没办法污蔑,一个星期,李建已经把所有项目组要搞的项目给搞完了,老师都没他厉害,你觉得谁信你生活的话。”

“我去他mabi,怎么能这么厉害,不管。我手头还有录音带,实在不行,我就把录音带复制几份,传出去,我就不信李建那小子能翻身。”

华清门口。两个青年人嘀嘀咕咕的议论了一番然后各自离去,消失在树丛之中,正是上次齐翠萍没有追上的那两个人。

……

“冯主任,我想请个假,我在咱们系这几天学到不少东西,一时间消化不了了,头都大了。不休息休息接下来的课恐怕跟不上。”

坐在冯一诺面前,看着他如沐春风的脸连皱褶都已经舒展开,李建知道他肯定老怀甚慰,这几天一个项目组又一个项目组的放出卫星来,哪怕有一半的科技成果落在实处,他冯一诺的成绩就已经铁板钉钉跑不了了。

更让冯一诺高兴的恐怕还是这些项目都是华清的人在强华所谓的实验人员进驻之前搞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