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请。”
212停在了一座看起来有些古老的二层小楼前,楼门外没有任何显眼的标志,就跟电视剧里上演的那种民国时期小楼基本一样。
跟着赵光走过站有警卫的门岗,李建扫了一眼战士肩膀上扛着的步枪,应该不是八一式,这个时间八一式步枪应该还没有整体换装,李建对枪械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属于连五四和六四都分不出来的军械盲。
一定要找个机会,偷偷的为军工发展出出力,起码在海边不能看着猴子们跳舞,我们却只能不软不硬的说两个国人都已经厌烦的字。
李建跟戚翠萍长谈过之后,已经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短期发展有了规划,依然是通过轻工业赚取利润贴补重工业,通过重工业发展带动轻工业,辐射到基础行业。
生物乙烯上马之后,就是要做高密度聚乙烯,之后就是等工程塑料,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都比现在应用的低密度聚乙烯要好得多,而这些工程塑料发展起来,不仅仅是军工产品,连民用设施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起码电视机就不需要顶着暗红色或者黑色毫无光泽的壳子。
“李总工对枪这么感兴趣么?如果有机会,可以邀请李总工来我们的靶场实弹射击一次,不过估计不会有太多子弹,现在经费紧张,战士们的射击训练也比以前减少了。”
赵光看到李建盯着站岗战士后背的枪发呆,心里偷偷笑了笑,小子,还不是年轻,没见过枪,这一见到真家伙就说不出话来了吧。
李建抿嘴一笑,这会儿没有思考什么问题,脑袋却也有些轻微的发疼,似乎最近过于关心在大洋彼岸的销售问题而劳累过度了。
小楼内硕大的客厅里,站着好几位军装笔挺的宣扬大汉,他们面前的小黑板上,贴着一张草图,正是被赵光拿走的那张李建手绘的草图,一个中年军人正在比比划划的向身后那个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军人说着什么。
听到赵光他们进来,说话的中年军人立即走过来,目光扫过李建和段铜山,落在了后者身上,热情的伸出了双手握住段铜山的右手,
“李总工程师,你好你好,感谢你啊,给我们部队送了这样一份大礼,不过也很遗憾,我们军方没有这么大的胃口来消化,所以能给你们的条件也有限,不过除了军方,你们也找不到队你们这套系统有需求的买家,所以我们还是要坐下来好好谈谈。”
段铜山跟中年人热切的握了手之后,赵光在旁边轻声介绍,这中年人是他们团长杜汉良,又跟杜汉良说了段铜山和李建的身份,杜汉良立即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
“不好意思,搞错了,我实在想不到李总工竟然如此年轻,段书记你能有如此优秀的青年俊杰,何愁企业发展速度起不来啊。”
段铜山含混的谦虚和应付了几句,偷偷给李建使了个眼色,那意思这杜汉良滑头的很,可不要被他刚开始的几句话给迷惑了。
李建也明白,杜汉良上来就说军方没这么大的胃口,就是在讨价还价,真没胃口,在他们来之前还讨论的这么热烈干啥,而且等不及过几天去春江找李建,在当晚就把李建他们叫来,他们不急那就怪了。
同时李建对杜汉良跟应该是军分区司令员的哪位老军人挺有好感,起码他们不像是轻工局局长楚浩那样,伸出手来就要白拿白占,只要谈,就一切都好说。
一阵客气之后,段铜山跟李建又被杜汉良领着到白发军人身边,介绍之后,李建才知道,这人不是军分区的司令员,而是江淮地区驻扎的第九十九集团军的许军长,至于军长的名字,杜汉良没说,李建他们也不知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规矩,下位者没资格知道上位者的名字,尽管这次是李建居于主动。
“许汉强。”
许军长伸出手来又跟段铜山和李建握手,并没有想象中的倨傲,而是直接跟李建请教起来,李建知道这些专业上的东西应该不是许军长自己懂得,多半是这位杜汉良团长介绍给他的,却也离家开始按照入门级别的水平讲解起来。
“信号的传播有发射和接受两个过程,同样有发射器和接收器两个部分,当然,如果不是直接接收,就需要有中转器,但是同一时间内,实际上还是只有接收跟发射两部分……”
第八十八章 博弈(三更到)
(醉马有些小兴奋,还有三十多个收藏就到六千了,感谢你们的支持,还请继续支持,醉马等着你们呢。)
后世稍微懂得点通讯产业的人都知道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时分多址的概念,而且跟历史相似,国内的cdma最初也确实是由军队方面使用,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转交给民用。
李建只不过把军队使用cdma的时间提前了几年,而同时整个世界的通讯水平也还保持在固定电话这个标准上,虽然有了模拟手机的研发,却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应用。
至于cdma这种码分多址,连他的提出者高达(通)公司应该在几天之后才会成立,他们研制出cdma的基带芯片就更需要在四年之后了。
深入浅出,李建的讲解让许汉强跟杜汉良两个‘汉字辈’的军人听得频频点头,甚至对于这个通讯系统的规划,有了各自的理解。
“李总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我觉得有些不够贴切,别说十年书,就是让我从小读到死,也达不到李总工这种程度,你这套系统,确实不错,简直就是为了我们军方量身定做,可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大了。”
许汉强说话铿锵有力,一举一动颇有将军风范,他脸上的遗憾不像是装出来的,不过李建知道,这些军人在哭穷跟要项目方面,也都不是什么善茬,好欺负的根本当不了什么军长。
“我们军队太穷了,你看看我们军部这栋楼,还是十几年前从人家手里接过来的,战士们现在连训练用的弹药都减下来了,今年开始,陆续要有一百万战士解甲归田,在这个时候,军方没有那么多钱投入这一套通讯系统啊。”
李建梅做声,看着许汉强说话,他跟杜汉良一样的模式,就是哭穷,说当今的时机不适合上这么大的项目,也就是说,在先期就要压低强华的目标获得,可他们不知道,强华在这件事情上,原本就没有太多牟利的打算。
这一套系统如果真的实施下来,造价肯定要超过五千万,而就在今年,大飞机项目就会因为三千万的预算审批被砍而不得不中止,前后投入近六个亿的大飞机项目都没有三千万,这一套通讯系统能拿到五千万么?
五千万全部用于系统建设都不够,跟别提拿出多少钱来给强华公司作为利润了,所以许汉强虽然只是九十九集团军的军长,就知道李建这套系统在军队里面很难推行,不过很显然,他作为一名军长,却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为九十九军谋求发展。
整个军队系统不能用,在九十九军范围内可以试行,只是这个价钱,一开始就要压的很低,他把钱都给了强华,系统买下来也没办法推动。
“我觉得如果强华公司有合适的民用方案,可以先期投入到民用当中去,邮电部应当对这一套系统感兴趣,等到技术成熟起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也该好转,到时候部队有能力把这一套系统买下来大力推广,我们应该可以更好的合作。”
李建不由得在心里说了个毒字,明明自己想用,偏偏做出往外推的架子,这个徐军长你是军长还是董事长啊。
“段书记,你们跟邮电部有没有联系,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这么好的项目,军队想用没有钱,地方上再不民用,搁置两年,可能就荒废了,说不定现在还算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储备,到时候就只能是世界二流了。”
许汉强见李建没有做声,觉得李建可能当不了家,虽然他是发明者,可毕竟还是给段铜山干活的不是,刚才听赵光介绍,一家县级国有企业的收录机厂,能有多大的野望,当在邮电部碰壁之后,只能继续来联系自己,到时候就能狠狠的压价,把本应弱势的需求方变成强势的购买方。
“邮电部不用联系了,现在程控交换机还没有上马,根本没有能力上马这一套通讯系统,这点李建早就跟谭部长沟通过,至于要到部队里来,我们李总的主要想法就是支援军队建设,如果九十九集团军没有这个想法,可以向上汇报,当然,我们也会联系驻扎在鲁东省的九十八集团军或者江淮省军分区,反正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做多大,在科工委的帮助下先把试点搞起来,等到上层看到效果,肯定会决定是否继续推进这套系统。”
段铜山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