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上,灭了靼子!”祖大寿在开战以来,一直没有能亲自战胜清兵,觉得脸上有些无光,所以,格外英勇,想做出成绩来给毛仲看看,“我们关宁军天下无敌,难道不能打败这区区几个毛贼?”
明军攻过了小桥,砍杀清军二百余人,不料,清军立刻反攻,将明军再次驱赶回来。双方在桥头拉锯般争夺。
毛仲得到了消息,立刻令左右两翼军从小河的上下游地带,各找位置渡过,然后迂回攻击敌人,不料,一刻钟以后,骑兵飞报,两部大军,各自遭遇了满清军部队,都在河岸边对战,不能前进。
“清军有多少人?谁是主将?”
“不知道多少人,看不清,人很多,主将,可能是杰书。旗帜很乱,很多,我们军刚刚俘获几名伤兵,才知道的。”
“满清的多罗郡王杰书?哈哈,真是冤家路窄啊!上回他摆弄一个空城计,害得我们转兵而去,灰头土脸儿,现在,他又跑这边儿了!”
毛仲到前沿观察了形势,只见清军人马极多,战斗极其凶猛,吴襄的左翼军渐渐不支。被清军攻过小河,源源不断地压过来。
毛仲身边,并没有带几个士兵,他将两千名中军,集结为预备部队等候消息,现在,左翼危急,他一时间也没有人手增援。
“上!”毛仲将马肚子一夹,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随后,十余骑兵紧紧追赶。
吴襄部队,正在吃紧,部分官兵,已经开始撤退,队伍有些混乱,毛仲边冲边喊:“所有将官士兵听着,这是战场,绝对不能后退半步,否则,将以军法严惩不怠!”
毛仲一出现,顿时让许多官兵兴奋起来,“呀,是朱总兵,是朱总兵!”
吴襄见了毛仲,有些愧疚,前面纷纷扬扬的箭弩,使他急忙赶到这里:“朱总兵,你赶紧离开,危险,敌军疯狂啊!”
“吴将军,你害怕了吗?”
“这个,这?”
“如果你是条汉子,不怕死的话,就给我冲!满清军再多,也都是人肉做的!怕什么?要不,吴将军,你回去歇着,我来冲!”
“将军,不是这个,满清军太多了,箭弩实在太密集,我军不是对手啊!”吴襄急了。
“诸位儿郎,兄弟,我大明官军,堂堂正正,正义之师,生了,就要光明磊落,意气风发,死了,为国家百姓,死得其所!狭路相逢勇者胜!都随我杀敌去!”毛仲说完,奋不顾身,驱赶战马,越过人流,向着前面冲去。
明军本来节节退却,现在一见主将如此英勇,顿时大受震撼,“那是谁?是朱总兵啊!”“对,就是朱总兵!”“天呐,他不要命了?”“呸,人家总兵大人都不要命了,我们这几斤几两的还要什么?杀!保护朱总兵去!”
明军左翼疯狂地向前冲锋,硬是将满清军再次驱赶过河,来不及逃走的数百人,被击杀。
一百零五章,斩首行动
那座桥,原本是籍籍无名的小小石桥,宽不过丈余,长不过三丈,却成为明清两军反复争夺的焦点,双方志在必得,决不罢休,一拨拨的官兵冲上去,在嘶杀声中凝固成泥塑木雕,瘫软在寒冷的土地上。桥附近一段半封冻的泥浆糊糊里,则扎满了半死的双方士兵。
毛仲在左翼,率领明军终于抢过了河,两千余明军大声呐喊着,向前冲,清军渐渐不支,向南溃退。
吴襄长长出了一口气:“杀,杀!这回终于把小靼子们杀怕了!”
毛仲回头叫士兵紧急调集手榴弹,军中的手榴弹明显消耗甚大,所剩几何尚不得而知,步枪子弹仅仅剩下五百余粒,不到关键时刻绝对不轻易使用。毛仲将之调集到正面的战斗部队。
“祖大寿的部队,肯定很吃紧。”
“靼子凶啊。”
明军左翼,刚冲出一里多路,就遭到了清军的反击。铺天盖地的清军步骑兵席卷而来,各种各样颜色的军服,将那片云朵渲染成古怪的图案。
“快杀!杀!”明军也不惧怕,战斗到了白热化程度,每一个士兵都看过无数的战友死伤在自己的身边,死,不过眨眼之间的事情。
两军再次纠集在一起撕杀。
毛仲没有莽撞冲锋,而是站在高处观察,只见清军人数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知道大麻烦来了,可惜明军部队,总共不过万人,当面的清军,怎么着也有三五万人,必定是留守在京城附近,震慑明军的主力之一,就是不知道其主将是谁。
“将军,将军,我们的手榴弹就这么多了!”一名士兵带着十几个骑兵赶来,向毛仲汇报。
每人携带二十枚手榴弹,总数不过三百枚,数量之少,让毛仲大为惊讶,不过,苍蝇蚊子的肉也是肉啊,他吩咐士兵,立刻上前攻击,自己也抢了五枚,纵马而前,充分发挥臂力的优势,远远地抛出去。
正在胶着混战的部队,忽然遭遇了这样剧烈的爆炸,形势顿时改观,清军顷刻之间,损失了数百人,那些死者倒也不说,刚刚受伤的士兵,绝望地哭喊着,在血水里翻滚,使周围的清军,触目惊心。
明军趁势冲锋,将满清军击败,清军疯狂地向着南面奔逃,明军苦苦追杀。形势根本改变。
“这样打下去,实在太乏味了,死伤太多,划不来。应该想想好办法!”毛仲自言自语道。
“将军,我们赢了!”几个士兵向毛仲报喜。
“知道了!”毛仲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满清帝国的皇帝都被自己打死了,东面的战线,又被自己的优势武器搅拌得一塌糊涂,新任皇帝到处逃窜,狼狈不堪,为什么清军的西线部队战斗力还这么强?难道他们不知道东线的局势?还是他们习惯于各自为战?要战胜敌人,尽量减少代价,也许还需要想新办法。
特战士兵的热血,开始在毛仲的浑身血管里沸腾,他思考了片刻,就做出了决定。
“来人!你们几个就行!”
“将军?什么事儿?”几个亲随士兵,立刻打马冲过来。
“跟我做点儿事情。”
“得令!”
毛仲带领十八名骑兵,在阵地上寻找着什么,将一名死亡的满清军的大辫子抓住,顺手一刀割掉了,毛仲将之拴到脑袋后面,“快点儿。”
“又扮靼子啊?”
“你小子够聪明!”
明军两千人,已经卷向前面,其余官兵,寥寥无几,毛仲等人找到了落败的清军死伤者,很快就弄到了整齐的物件,再举起几面军旗,活脱脱就是满清贼军,毛仲在前,领着士兵转折了方向:“将军,我们就这几个人,遇见满清贼怎么办?”
毛仲盯着那士兵:“我们不是有手嘛?”
“哦,对对!”
手榴弹还有三十余枚,偷偷隐藏着,这一干骑兵,飞快地在树林里闯荡着。奔驰了两刻粥之久,东转西转,终于发现了清军的痕迹,他们打着满清军的旗帜,毫不犹豫地逼近。
清军立刻询问,毛仲也不答话,让士兵将军旗反复摇晃。不过,清军却立刻觉察了。有呼:“他们是明国的探子!”
毛仲见势不妙,立刻扔出了手榴弹,轰轰几声,将清军惊退,他们纵马而前,砍杀了几个靼子兵,然后抓住半死不活的:“你们怎么知道我们的身份?”
“你们的旗!明明打的是镶蓝旗,你们的衣甲却是正白旗的!”
“多谢了!”将那战俘释放了,毛仲立刻甩掉军旗,带领士兵朝着前面飞奔。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反正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潜伏到满清军的背后,找一个机会。好好地干一票。
“注意隐蔽自己的身份,专门偷袭敌军的主将!”
“是!”
满清的郡王杰书正在军中指挥,两万多步骑兵,已经集中起来阻挡北面突如其来的明军援助,前锋的挫折和战斗的激烈,让他感到了危险。所以,立刻飞报代善知道。他带着两千名骑兵,五百名步兵,火速增援前线,又指挥两翼部队向前突击,决心将明军彻底围歼。
葛罗丹津是蒙古将领,现在担任杰书的副手,在小石桥前的战斗,是以蒙古军骑兵为主力的。号称蒙古军最精锐的部队,居然和明军部队打了一个平手,让杰书非常恼火:“快些,如果明国的朱国栋总兵带领辽东军前来增援,我们就完了!”
“朱国栋是谁?难道他比我们满洲勇士还厉害?”几个将领不满。
心有余悸的杰书冷冷一笑。却也不便于讲清自己玩弄空城计吓唬毛仲,侥幸脱逃的一幕,“此人是我大清的头号劲敌!有他在一天,我大清就不能一日安生!”
“哼,郡王爷,这回我们就替您将那厮的破脑袋给您掐下来!”几个将领愤愤不平地说。
“混帐,他要是来了,我们就只能夹着尾巴逃走了!”
“啊?”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