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空间种田-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百米来长的青石路上。铺好的石板已经被人走得光滑发亮,路旁栽种着两排二乔玉兰。七月中。已经过了玉兰的花期,稀拉拉开着几朵紫花,把行人和沿街的商铺隔开来。
小鲜和张依依走着看着,看到了些买手工艺品的,大抵都和北京的王府井之类的工艺品店里卖得是差不多的玩意,据说都是从浙江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过来的。
走了大半条街后,商铺也由卖手工艺品,转成了卖特色零食的,有天津来的麻花,也有当地现捣的年糕,还有一些甜点松糕。这一路走下来,都没有看到那名三轮车司机和客人。
再走了几步,总算是找到了小鲜她们要找的人了。( ·~ )
三轮车司机和那名待宰的客人,站在了一家山珍野味店的门口,好几大包木耳、蘑菇还有榛之类的土特产。
“老板,我看你是熟人介绍的,才告诉你的,这批松口蘑是我前两天刚进过来了,用来煲汤切片清炒,那味道可是一绝,”介绍的是个长了口黄牙的男人,手上戴着个黄油油的金戒指,说得正是口水四溅。
那名挨了骗还不知道的客人,看来也是个好骗的,一听说有上等的松口蘑,忙叫老板把它拿出来。
老板还刻意四下看了看,确定了旁边没有人后,才用手掩着嘴说:“也就卖给您了,你要知道,这些玩意可都是以前皇帝老才能吃到的。”
说完,他从店里拎出了一条捂得很严实的小口袋,从里面摸出了几捆菇类。
“这就是松口蘑?怎么和我上次在香港吃得不同啊,”那名阔气的客人看着那几捆随便用稻草捆绑好的干菇,心里也不确定了。
“嗨,当然不一样,您吃得那些是培植的,我这些可是关系户从山庄里摘下来,不像外面的,换上了好看的包装,就卖了个天价,我这人实在,我卖得松茸价格更实在,一千块一斤。”老板和三轮车司机卖力地游说了起来。
“还真实在。蘑菇卖一千一斤,还是鲜的。”张依依可不知道什么是松口蘑,在她的概念里,蘑菇就是香菇的代名词,干蘑菇和食堂里难得一顿的鲜蘑菇,价格是不便宜,不过也不用一千块一斤吧。
两人吸取了上回闹事的经验教训,也没直接上前找事。小鲜背着那名三轮车司机,站在了一排炒货面前,问道:“老板,你这里有卖榛吗?”
卖山珍的老板瞅瞅客人的神情,还是迟疑不决着,他刚才卖出去了两千多块钱的山珍,也算是小赚了一笔。一千块一斤的“松口蘑”再下手,客人难免要犹豫了,他对着三轮车司机比了个眼色,才过来招呼小鲜她们。
土特产店里摆满了各色菌类,同时也有很多坚果,像是杏仁,核桃,榛之类的。这几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对于吃的,尤其是保健性质的吃的,就更加重视了,坚果类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销路也越来越好。
这家土特产店,平时卖得最好的就属承德本地产的榛,算是店里少数的水份较少的特产了,也就只有识货的人,才会一眼挑中了这类商品。
“来了,买榛啊,有,等等啊,”老板看到是两名女客,也没提防,径自招呼了起来。
“老板,我们昨天在超市里买了些好吃的开口榛,听说你们这里有卖,就过来看看了。”小鲜说着拿起了一袋榛。这家“黑店”里的榛全都是分袋装好了的,一口袋大概有小半斤。个头不大不小,表皮油光发亮看着样还挺不错。
小鲜和学柔去山上扎营时,是买了几口袋当地的榛,这一带的榛倒真的是土特产,坚果圆锥形,红褐色,入口脆响,学柔办事之前,还吩咐小鲜有看到成色好的,买上几袋。
“有,我们店的榛啊,全都是最好的,吃了保准你再回来买,”老板摆出了好几口袋装好的炒榛。
“这些榛是华榛吧?”老板听了小鲜这么一问,先愣了愣,他店里卖榛都好些年了,只知道是种榛的摘下炒好送过来的,还真不知啥是华榛。
“是,就是华榛,”老板瞎应应着,管它是什么榛,只要能卖钱那就是好榛。
“我再看看,不对啊,华榛都是卵形的。而且表皮比较光滑。你这个榛上面长了绒毛,又是圆锥形的,我看着应该是绒苞榛吧,”小鲜故意把一包榛在手里掂了掂。
老板心底暗叫不好,看着样还是个吃榛的行家,好在老板也不是个迟钝的,连忙转口说:“错了错了,你看我忙的,把榛的品种都说错了。这个就是绒苞榛,山庄里的特产,以前康熙皇帝能当六十年的皇帝,就是吃了这种榛。”
“是绒苞榛就好,绒苞榛的价格实惠,外面也就三十块左右一斤,华榛就不同了,现在华榛树都快绝种了。那就按着绒苞榛的价格给我来五袋吧,”小鲜像是捡了便宜一样,连拿了好几包,塞给了老板。
特产店的老板的嘴角抽动着,他可真恨不得给自己抽两耳刮,他着榛平时可都是得卖五十一袋的,可是碰到了个懂榛的,也只能是认了便宜了,反正这类榛他从种榛的手里收过来也就十八块一斤,算来算去还是他赚了。
那边正考虑着要买松口蘑的,听着身后的女客说得吧啦响的,看着也是个懂行情的,也就不急着下手,在旁观望了起来。
“哎,等一等,老板,我们先试吃一下,你也知道,这些炒货一定要新鲜,放了就不好吃了,我看这条街冷清,也不知道你家的榛是不是和超市里的一样,”小鲜说着,随手拿起了一字摆开的榛,摸出了两三颗,给了张依依。
张依依还一愣一愣的,这不是来戳穿骗局的嘛?小鲜怎么还照顾起别人的生意来了。
见小鲜对她眨了下眼睛,张依依也就不作声了。
拿起了一个榛,剥开了壳,露出了里面的榛肉来,她往嘴里一松,卡啦一声,咬了下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5痛打落水狗
“呸,”张依依才咬下,还没吃出具体啥味,就把嘴里的榛仁吐了出来,“这什么榛啊,就是股哈喇味,一定是发霉了。''”
张依依一看就是那类个头大憨厚相,不会弄虚作假的人。再加上她的确没想到外表漂亮的榛进口后,味道这么糟,连呸了好几口,表情生动,动作连贯,看着无比的真实。
特产店的老板的脸色都被呸白了。
“坏的?”小鲜瞪大了眼,故作不解地看着手上的几颗榛,往嘴里塞了一个,还没咽下,小脸就皱成了个酸梅样。
“还真的是坏的,老板,你是不是欺负我们是外地人,然用发霉的榛来骗人。叔叔,你来评评理,我随手抓的一把榛都是坏的,这人还一气让我们买了五包。”小鲜把手上剩下的几颗榛,递给了那名阔气人。
那名人剥开吃了几口,面色也变了,还真是坏的,一小包的榛,随手抓出来的一小把的三个,三个都是坏的,这样的榛,还敢说是康熙皇帝长笀长统治的秘诀,只怕是短命的同治皇帝吃的吧。
“老板,你做生意不实诚啊,看着是两个半大的孩来买零食,你就忽人,”阔气人不满着,谁个没有旅游出门在外的时候,遭了这样的骗,旅游的心情都没了。
你说连几个便宜榛都要骗人,更不用说这么珍贵的松口蘑了。好在他还犹豫着,没有买下手。
“人,您别走啊,您刚才买的那些菇,唉,别走啊,”特产店的老板见得罪了阔气人,对方不但不买“松口蘑”了。连之前买的还没付账的都不要了,直接就让三轮车司机一起走人了,急得心都要跳出嗓眼了。
“我们也不要了,这些人太坏了。再去别家看看,”小鲜和张依依憋着笑,也赶紧闪人了,气得特产店的老板在门口直骂娘。' ~'
两人走出了特产店后,又拐进了隔壁的一家特产店,挑了些物美价廉的山菌,还舀了几包榛。买了满满的三大袋。
张依依见小鲜又买榛,还奇怪着:“你还买啊,刚都买到了那么多发霉的。”
小鲜点了点她的额头,笑张依依还是不开窍,“有我在这里,你还真以为会买到发霉的榛。”
说着,她指了指这家店老板放榛的柜台,“榛这类坚果。保存的好,放上一两年都没问题。不过要在低温、低氧、干燥且避光的地方。这家店的老板,把榛放在了店铺的北面。阴凉着就能保全口味和新鲜度了。刚才骗人的那家店,把榛摆在了朝东的柜台上,天天曝晒着,放上小半个月就开始走味了。”更不用说,小鲜还专门挑出了那一袋里变味最严重的三颗榛。
“哦,原来是这样啊,难怪了,活该他倒霉,还卖什么松口蘑骗人,”张依依见教训了骗。心情可好了,磕开了榛,边吃边往回走。
三轮车司机和阔气人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