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芦瓶,汪云起专门指着它道:“这是我一位相熟的朋友去年在一位法国收藏家里看到的,他那里一共有十几个历史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器。我朋友本人也是瓷器爱好者,对这批瓷器赞不绝口。这位法国收藏家马上就要去世了,他的后人本来想把它们拍卖。我的朋友和他们达成了协议,全部买下来,但他财力不够,就想让我出面把这些东西买下来。我今年初专门飞了趟法国,认真研究了这批瓷器,结论也是一样的。尤其是这件葫芦瓶,我觉得他们认为是明青花是错的,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元代青花瓷。”“元青花”这几个字就像几个炸弹在杨星耳边炸响,他舔了一下发干的嘴唇,声音都有些抖了:“那一共要多少钱?”汪云起虽有些诧异杨星听到元青花后的反应,仍是答道:“总共要人民币一亿三千万吧。”
杨星冷静了下来,他现在整个身价还没这么多呢!不过他突然想到,要是2005年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国伦敦以2。4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件事没有变化的话,这件不为人知的青花缠枝牡丹葫芦瓶到时估计也不会低于一亿元的身价。何况这次还能搭上其他十几件明清青花瓷器,到时总价恐怕十亿元都不止。古玩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可惜自己兴趣不在此,不过以后有了大钱,买几个放在家里,也使附庸风雅之举啊!
汪云起看他们两人的兴趣被勾起,索性给两人扫盲:“所谓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唐宋已见端倪,成熟于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它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纹饰永不退色;花纹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同时它的色彩呈天蓝色,同白色底釉相得益彰,很符合人的审美习性,因此有青花一出,天下一统的说法,元、明、清三朝中国瓷器都是以青花为主流,直到清粉彩瓷器的出现才打破这个局面,也正是青花瓷造就了景德镇天下瓷都的地位。青花瓷里,以元青花、明永宣青花和清康乾青花最为有名。在国外,元青花是最受热捧的品种,那些老外花钱如流水一样疯抢。国内的故宫博物院里存的所存青花瓷最多,有些我小时候还进去摸过。”王伊人慎重的点了一下头说:“要真是这样,这都是国宝,实在不该流落在国外,有这个机会能回购回来,是要想些办法的。”
第四十二章 互利互惠
汪云起今天谈性很浓又说道:“我小时候跟外婆住在上海,父母和两个哥哥都在北京工作,一年见不了几次,我又很调皮,就请了当时上海文史馆的一位赵老先生当老师。赵老师解放前是上海的名门望族,平生嗜好就是搜集古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立一家上海最大的私人博物馆。可惜他在特殊时期中死的早,家藏的珍品也都遗失了。我就想能不能继承老师的遗愿。我不想当官,玩古董又需要钱,便干脆下海经商。这些年钱赚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投到这上面了。家里人都说我玩物丧志,我是不服气的,就想着自己成立一个私人博物馆。如果这次能拿到这批宝物,作为镇馆之宝,估计我这家博物馆就可以开张了。其实上次我肯和杨老弟合作,就是想筹这笔钱,这次过来,一是感谢杨老弟上次帮忙、二就是看能不能借我一笔钱大概八千万左右。”
杨星想了想道:“不能从你的企业里借吗?上次你可是分了近两亿走啊?”汪云起苦笑道:“本来可以,可惜这个月北京不出了事吗?”杨星哦了一下,心想果然是这件事影响的。95年4月初,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自杀,同月底,市长**引咎辞职,拉开了**案的大幕。这时候大概正是上层博弈的关口,**们被勒令注意言行,汪云起想一次拿出这么多钱买古董的确不会得到家里支持。这也是他高调用军用运输机运座驾的原因,也算失望之余的逆反心理吧?
杨星又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用?”汪云起想了一下道:“估计法国那边,最晚不能超过六月份。”杨星盘算了一下道:“我现在正在准备九都中心步行街的计划,资金用量也不会少,估计拿出这么多钱我公司的股东也会有意见。”看了汪云起微有些失望的眼神,又补了一句:“不过,五月初,我觉得上证所还有一次机会,你要是相信我,我们就再合伙博一次。另外,你那家房产公司能不能转给我,,我可以光明正大的给你一笔钱先应急,我拿你的虎皮也去唬一下省里那些官老爷,免得他们老拖着不办事,这是个互惠互利的事情。”汪云起一颔首,杨星话里意思很明显,直接借钱有困难,但杨星可以曲线用收购的方法把钱转给他,不够的话再去上证所捞一票。自己作为回报只需要利用影响力帮杨星在省里公关一下,既顾了自己的面子又解决了资金问题,心里还是很感动。但他一直被训练的喜怒不形于色,只是伸出手道:“君子之交淡如水,与你老弟相交,却如饮醇酒,希望我们的交情能想这唐三彩一样,愈久弥新,超越时空,看得到哈利光芒。”
有了杨星的承诺,汪云起逛起九都就心情愉快多了,在九都待了一整个星期才告辞,中间还拜访了阚东田,特地参加了查国强儿子的满月酒。方凯在杨星的授意下很快和汪云起那家房产公司谈妥了转让事宜,三千万在汪云起上飞机前就打到了他的私人账户上。杨星更是高兴,那家房产公司不但有完整的资质,一套有经验的管理团队,还在上海市中心拿了三块地,虽然规模不大,但手续齐全,可以马上动工,其中有一块地甚至已经完成了地下部分的基建,知道上海未来那年年翻番楼价的杨星还不晚上做梦都要笑醒。即使知道这家公司欠债两千多万,杨星也毫不在意。现在杨星可是有一个真正的地产公司在手,资金充裕倒是要看看,还有哪位官老爷在阻挠。
事实上,有人比杨星还着急,他就是阚东田。这个步行街计划是关系到他仕途能否向前迈一大步的保证,在省里无休止的审批程序里拖下去可不是他同意上报省里审批的初衷。
在市里忙完今年的牡丹花会后,4月底他通过省里的关系,他终于得到了回话,原来省里压着不办,是因为省建一公司和省银华房产公司拖的后腿。
九都市报来的步行街项目大概是中原省这些年最大的市政及房地产开发新项目,预估的预算接近3亿元,在房地产普遍萧条的95年在全国都是颗大卫星了。但这个项目没摆在省会,而是在省里的第二大城市,很让省会商城市的干部有些不满。一般各省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多少都有些瑜亮情节,中原省尤甚,当初建国中原省确定省会时,两市就有过争执,九都当时的名气还大过商城一些,后来由于九都放了许多国家级重型工业项目,两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一直是九都略高一筹,九都对商城一直有心里优势。直到改革后商城利用省会的优势和交通的便利才逐渐扳回局面,现在九都报上来这么一个大项目,自然有不少商城的官员心里不舒服。
省政府办公场所和商城市政府办公地点就隔着两条街,各级官员熟悉的很,找个机会歪歪嘴还是很方便的。省建一公司这几年效益不好,人员过剩,国家从93年起开始宏观调控,压缩楼堂馆所的建设,公司接不到活,自己人吃不饱,公司领导压力很大。九都市的步行街项目无疑让公司馋涎欲滴,但省建一公司原来主要在商城活动,在九都接的活很少,这个项目又主要是私人出资,要强行接过这项目,不提九都当地的建筑公司同不同意,人家私人大老板可是不认你省建筑公司的牌子的。于是省建一公司就找了从公司领导岗位升上主管省建筑行业的副省长肖燕生,肖燕生也了解省建一公司的近况,正好九都步行街项目审批要过他的手,顺水人情拖拖后腿还是要做一下的。
省银华房产公司来头更是不得了,它前身是省政府办公厅下属的房产科,后来国家精简政府人员,房产科被撤销,人员独立出来成立了房产公司,还算事业编制。公司经理任大中是原中原省省长的大儿子,中原省省长调去全国人大后,现任中原省省委书记顾青山出于对老领导的尊敬仍然对他多加照拂。虽然92-93年的海南房产风暴让银华房产公司很是吃了些苦头,但在省委书记的关照之下,总算平安过关。但他手里的流动资金几乎耗尽,这次九都步行街项目让他看到了咸鱼翻身的机会。与很多人对这个项目的巨额资金投入而看不到明显收益的担心不同,他几乎一眼就看到杨星这项计划后面所蕴藏的巨大商机。尤其是经过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