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去!”宏远爹坚定地说:“咱领养了就是咱的孩子。他们凭什么嫌弃!”

临出门前,宏远娘包了十个红包。六个放在家里,对着几个孩子说:“这是你们的压岁钱,先放在这里,吃饭回来就给你们。”然后把另外四个揣在衣兜里。

俩大人五个小孩子(辛洛跟着他父母过年),浩浩荡荡一大群,头上淋着雪,脚下踏着雪,“咯吱咯吱”地来到宏远奶奶家。

宏远奶奶调的馅儿并不多。看来并没有计划把大、二儿子两家叫来。

原来,这是安桂花的馊主意。

那天宏远娘散“神饺子”,安桂花也去要了一大碗。回来一吃,各种馅儿的都有,味道那叫一个鲜。娘儿四个(安桂花生有三个孩子)你一个,我一个,一会儿就把一大碗饺子捏完了,一个个还都余兴未足。

年三十夜晚,村里有全家在一起吃饭熬夜的习惯。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撺掇婆婆召集全家在一起吃,再让李慧敏给求一次“神饺子”,一来解解馋,二来在大年节里沾沾“神气儿”。

于是,安桂花冒着大雪来到婆婆家,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梁赵氏,然后让大儿子给李慧敏送信儿。临出门前,还特意嘱咐儿子,一定要说是奶奶叫她去的。

……………………

(注1:又叫“请老爷爷老奶奶”。缅怀祖先的一种方式。)(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年夜饭

当婆婆梁赵氏把安桂花的打算委婉地说给宏远娘,宏远娘不由一怔:

这“神饺子”说求就能求得来的?!

牵着宏远娘手的梁晓乐,自是把这些听在耳朵里。心里想:年夜饭一年就一次,理应丰富多彩。弄出点儿各样馅儿的饺子,即可增加喜庆色彩,还能提高和巩固宏远娘在这个家里的地位。何乐而不为!!!

正想扎撒起小胳膊要宏远娘抱,猛想起刚才踩了雪,鞋上湿漉漉的,梁龙勤堂屋的地面又是土地面,湿鞋一踩,沾上很多泥。要是爬到宏远娘怀里摸耳垂,势必把宏远娘的衣襟蹭脏了。宏远娘今天可是穿了一件十分漂亮的新衣服。

怎么办?

尝试用手?!

小玉麒麟曾经说过,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是耳儿垂,其次是手指。而且只要异能够高,随便触摸她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

此刻,她的小手正被宏远娘攥在手心里。怕宏远娘临时摆脱,从手心里抽出来,然后拽住手指头,意念一动——灵魂对接上了。

梁晓乐顾不得体会成功的喜悦,忙用意念指挥宏远娘说起话来:

宏远娘(梁晓乐):“我试试。今天过年,诸神都在家,老天爷爷分身遍天下,不知能不能顾得过来?”

“一定要成功。今年咱就包一盖帘饺子。一家十五口人,你看着办吧!”安桂花一副不饶人的态度。

“今年是十八口。”梁龙勤打圆盘。按照乡俗,抱养的也应该算家里人。

“咱可以多包些,预防万一。”徐九菊建议道。梁德贵在门市干了一个多月,连工钱带奖励,梁德福给了他一两银子。心里正高兴着哩。

安桂花嘴角撇了撇,没再说什么。心里却骂道:老东西和小蹄子,都被song德福用东西买过去了!

有现成的面儿和馅儿,人多出活,饺子很快包了两盖帘。还剩下一些面和馅儿,留到明天用。

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包饺子时,都要留下一点儿馅儿和面,这叫“剩下面儿,有衣穿;剩下馅儿。有钱花。”各样都剩一些,来年既有衣,又有钱。这是老辈儿里传下来的风俗。

梁龙勤指挥三个儿子,把预先准备好的一只熏鸡,一条清蒸鲤鱼,放到八仙桌上。象征“吉(鸡)庆有余(鱼)”。又摆上几盘儿甜点干果。因为以饺子为主食,也就没炒菜。

“下一个节目:煮饺子。”安桂花拍打着手上的面粉,有些期待。又有些嫉妒的大喊了一声。

多事之人有时也有好处:最起码场合不寂寞。

梁晓乐听到喊声,赶紧离开在东里间屋里玩儿的孩子们,跑到宏远娘身边,牵起她的手——手对接比摸耳垂方便多了。

宏远娘(梁晓乐):“下着雪,我一个人到饭棚里煮,大家等着吃饺子就行了。”

“哪能让你自个儿煮呢?我过去烧火。”安桂花说完。抢先进了东饭棚。又往锅里添水,又拿柴火烧火。

在北屋门口望着的梁赵氏,心里暖暖的:家和万事兴,明年一定是个好年景。

怀里抱着孩子的徐九菊也很感动:要不是孩子打磨(淘气。哭),今天这个差事应该是自己!

其实。在婆婆这边干活就像出义务工,安桂花平时尖着哩。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手。今天争先恐后,是想看清“神饺子”是怎样来的。

这让梁晓乐可作难了:她要坐在灶台前烧火,宏远娘就得站在风箱边上往锅里下饺子。要是自己站在安桂花怀里看“煮饺子”,安桂花肯定不让。这样,个子比风箱高不了多少的她,就无法扶住盖帘。而且连锅沿儿也接触不到。接触不到盖帘和锅沿儿,空间里的饺子沿着什么放到锅里呢?

宏远娘(梁晓乐)执意要自己烧火,安桂花就是不让。“谦让”了几回,也只好作罢。

眼看着锅里冒出热气——锅快开了。

怎么办?

进入空间气泡,把饺子盘子对接到盖帘上——那样,自己就得“消失”一瞬间。再说,这可是在开着的热锅上作业,自己会不会被浓烈的水蒸气烫伤?

锅里已经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锅开了……

宏远娘已经端起盖帘,安桂花也把锅盖掀开……

就在宏远娘眯着眼睛看锅、安桂花目不转睛盯着盖帘上的饺子时,梁晓乐在她们的身后,闪身进了空间。把饺子盘子对准盖帘一倾,盘子里的饺子“跟头轱辘”,随着盖帘上的饺子下到热气腾腾的锅里。

“气泡”里的梁晓乐,就如同在清晨的雾霭中,一点儿热的感觉也没有。

哇塞!又发现了一个往外拿饺子的方法。

早知这样,下饺子时,就是躲到一个背旮旯里,也一样把空间里的饺子下到锅里。

早知这样,散“神饺子”那天,也不至于让宏远爹当众对自己发火了!

梁晓乐感慨一番,懊恼一下自己,趁宏远娘和安桂花看锅里的饺子的时候,赶紧闪出空间。

一间饭棚里的两个大活人,除了锅里密密麻麻个挨个的饺子以外,谁也没有感觉出有什么不对经!

锅里的饺子煮了两大开后,宏远娘手执笊篱,把家里所有的盆里、碗里、盘子里、箅子里,都捞满了饺子。

堂屋里把八仙桌摆到正中央,四周放着长条凳、方凳等九个座位,梁龙勤老两口、梁德顺、德福、德贵三对夫妻和梁艳秋九个成年人围坐在周围。梁德贵的女儿梁晓平还小,被她娘徐九菊抱在怀里。

其他八个孩子:梁德顺的两个儿子宏生、宏运和女儿梁晓春,梁宏远、梁晓乐、梁玉云、梁宏根和冯良存,被安排在东里间屋里炕上的吃饭桌上。

饺子端上桌子后,大家尝了尝。都说好吃,味道鲜。安桂花功臣似地说:“大家都愿吃,我建议:这道饭往后就是咱家里的保留节目了。逢年过节,咱就煮饺子。”

大家都笑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像这样的蹊跷事,不可能永远有。

宏远娘裂了一下嘴,也笑了笑,

谁也没说什么。梁龙勤赶紧扭转话题,说起了别的话题。

梁晓乐在宏远娘怀里待了一会儿,见大人们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宏远娘也满面红光地谈笑风生。知道这里不需要她,又惦记着冯良存,便从宏远娘怀里出溜下来,来到东里间屋里。

炕上的饭桌旁已经有七个孩子,个小占地儿也少,吃饭桌周围围了一圈小脑瓜。

梁晓乐搬个小板凳踩着上到炕上(这时她不蹬东西还是上不了炕)。

谁知,外面喜气洋洋。屋里却剑拔弩张!

饭桌上放着八碗饺子,梁宏生、梁宏运、梁晓春三人面前各有两碗,梁玉云和弟弟梁宏根二人面前一碗,梁宏远和冯良存面前的一碗饺子被推过来推过去。

原来,饺子一上桌,梁宏生先占了两碗。然后又给弟弟梁宏运、妹妹梁晓春各占了两碗。梁玉云给弟弟小宏根抢了一碗。剩下的那一碗,梁宏远推给了冯良存,冯良存又推给了梁宏远。二人你推过去,他推过来。谁也不肯吃。

梁晓乐一看急了,挤到梁宏生和梁玉云中间。趴在桌子上,把身边梁宏面生前的一碗没吃的饺子推到冯良存面前。瞪着梁宏生说:“你凭什么占两碗?”

“凭我是这个家里的人!”梁宏生哪里会吃这个,气呼呼地说着,又把那碗饺子拉了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