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德政到底脸嫩,扭过头来,不好意思看自己大兄了,实在太丢脸了!
第32章小事变大事
这汴梁论剑出乎赵禳意料的扩大影响力,本来杨传永、杨德政兄弟二人不过是寻些将门子弟来。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自然都是年轻气盛。听到官家会到场观看决战,一个二个自然忍不住得瑟了。
这人啊,一得瑟自然会鼓吹。自然引来宗室子弟和外戚的不满了,你们这些将门子弟很厉害吗?于是冲突就起了,为了打压将门,宗室子弟和外戚也决定参加这次的比武。一些习武的文官子弟,也忍不住来掺和了。
虽然他们是文官,但宋朝理学还没有大盛,这个时候的人才标准自然是文武双全,不少文官都会一点武艺的,不比后世明清的士子,手无缚鸡之力。
短短三日,这件事情就在汴梁城官二代、富二代那里引起巨大的关注。三天来,赵禳派去的人已经统计出来,足足有三百多人报名。
赵禳一下子从中看到了商机,立刻将预选赛的地点定在金水湖和赵氏正店两处。赵氏正店自然不是在正店里面比武了,而是在正店后面的空地上比武。
那空地原本是一家商店所有,前面为店门,后面为仓库。因为赵氏正店要扩大规模,已经将这一带买了下来,前期拆迁已经办的差不多。很是空旷,而且可以将拆下来的建筑材料用来搭建擂台,反正这擂台也是用那么十几天的时间而已,何必买新的?
之所以设在这里,自然是为了吸引客人了。那么多人比武,自然要吃喝拉撒了,还有他们的亲朋戚友都会来观看,自然会拉动赵氏正店的消费了。在擂台附近,更是搭建简陋的观众台,这又是一笔钱了!赵禳本来还道自己要掏钱的,现在看来自己还可以赚钱。
言官见到这个情况,立刻宛如打了鸡血一般。齐齐上疏弹劾赵禳,说赵禳名为比武,实际是挑选死士。赵禳对此却不屑一顾,因为他早有准备,这事情做的公开透明,而且只允许七品官以上的子弟参加。
不是赵禳歧视寒门子弟,实在是为了避嫌。就好比这些言官弹劾赵禳的理由一样,如果都是七品官以上的子弟,你说这样的官二代,他们容易被赵禳收买来当死士吗?而且他们愿意吗?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古以来死士多半都是出身贫寒。
于是这些言官的弹劾,很快就被事实化解为无形。
不过汴梁城内,也因为赵禳这一次无意的举动,使得暗流涌动。
……坤宁殿……
一个黄铜香炉摆在桌上,缕缕青烟从炉顶飘出,使得房间内充满了淡淡而雅致的香气。穿着淡黄色宫装的刘娥,端坐在椅子上,在刘娥下首方,正襟危坐坐着两个人,分别是刘娥的心腹宦官罗崇勋和枢密使张耆。
刘娥捏着个兰花指,拿起茶盏,喝了一口香茗,淡淡然的说道:“会稽郡王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吧?”
“都听说了!”二人连忙异口同声的答道。
刘娥思索半响,放下茶盏,声音带着几分疑惑的看着张耆,道:“本宫久居宫中,对于外面的事情到底不是很清楚。张爱卿,你说会稽郡王此举,意欲何为呢?潜伏二月余,忽然闹起如此大的动静来,实在看不透!看不透!”
刘娥很讨厌这种感觉,特别是她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对于权力却越来越看重。对于赵禳这个不安分的家伙,刘娥更是厌恶。
张耆沉吟良久,这才开口说道:“大娘娘,对于这事情老夫也颇为疑惑。经过和幕僚多番商榷,老夫认为会稽郡王这样做,无法是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便是会稽郡王真的想比武,毕竟从小以来,会稽郡王对于练武一道多有喜爱!”
听了张耆的分析,刘娥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顿了顿问道:“那另外一个可能性呢!”
张耆闻言,脸色立刻凝重了很多,声音透着严肃。“如果是这一个可能性,那恐怕就不太妙了!大娘娘可知唐隆之变?”
刘娥闻言脸色大变,不敢置信的说道:“官家怎么可能敢如此?”
唐隆之变是唐朝的一次政变,武则天死了后唐中宗即位,唐中宗是一个妻管严,死了后其妻子韦后想当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立自己的老爹李旦即位,史称唐隆之变。
张耆顿了顿,这才回答刘娥的话。“老夫也认为不大可能,当今官家纯良,不在意作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不过老夫认为,这可能有逼宫的意味,官家到决赛中观战,这自然可以大收将门子弟之心。不动自然是一场比武,如果动了……”
张耆没有敢往下说下去,摇了摇头,感叹道:“端是一步进可攻,退可守的好计策!老夫想这事情,怕不是会稽郡王可以想出来的!”
“哼!范希文这帮家伙,就这么不安分!”刘娥恨恨的一拍桌案。
范仲淹如果在,恐怕要叫冤了,这事情他还真没有掺和进去。
刘娥到底是刘娥,思索一番后,毅然道:“不行!这事情不能够任由会稽郡王他们来操作,到决赛,本宫也亲自到场!”
一直没有说话的罗崇勋插口道:“大娘娘,奴婢这里有一计,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好!”
刘娥好奇了,问道:“有什么该不该的,这里都是本宫的心腹,有话便尽管说吧!”
“是!”罗崇勋应诺一声,扯着他那破公鸭的声音,慢腾腾的说道:“会稽郡王此汴梁论剑不过是用名利二字牵扯勋贵子弟的心思,为官家收拢人心。既然如此,大娘娘何不给第一名一个官身呢?”
刘娥却迟疑道:“这不好吧!恐怕会引来不少士大夫的反对,更别提这比武是会稽郡王弄出来的。这样岂不是让汴梁论剑成了半个武举?”
“非如此,不可夺其心!”罗崇勋只是追求结果,对于过程可不重视。
第33章暗流涌动
刘娥迟疑着看向张耆,问道:“张爱卿,你观此如何?”
张耆对此很是纠结,犹豫了半响,道:“赐官就过了,毕竟平民百姓不比朝中相公,不知道这里面发生的纠纷。他们恐怕会误会,认为会稽郡王所举办的汴梁论剑,能够有武举的一部分份量。而科举之利,天下皆知,如果让汴梁论剑成为科举一般,岂不是让天下武人感激、谄媚会稽郡王?”
“这怎么可以!”刘娥果断的说道。“就按张爱卿你说的做,只是去观看吧!”
顿了顿,刘娥对罗崇勋安抚道:“小罗子,你这次建议不错,等会儿到内帑那里领一百千钱赏赐吧!”
罗崇勋本来还有几分怨气的,不过刘娥手段了得,听了这话后,罗崇勋立刻平息了怨气。毕恭毕敬的谢恩。
而谈论这事情的不仅仅是刘娥……
在刑部尚书府的密室中,此刻也端坐着几人,商议着汴梁论剑一事。
居中之人相貌清瘦颌下留着一缕三缕长须,眉毛宛如弯刀一般翘起。虽然不作什状态,但不怒自威已经凛然而出。此人乃是今年刚刚起复的张士逊,张士逊资历很高,出生于太祖年间,宋太宗淳化三年登进士第,宋真宗年间已经担任枢密副使了。至今已经是历仕三帝,用民间的话来说,便是三朝元老。
如果是这样,也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张士逊曾经担任太子詹士,是有名的皇帝党。要不是张士逊资历如何厚,刘娥也不可能重新起用他。
不过刘娥也不傻,张士逊现在的官职是“定国军节度使加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说白了,虽然有着宰相之名,张士逊也就是做史官的事情。
除了张士逊外,其他几人都是当朝大佬,分别是秘书监李迪、御史中丞孔道辅、礼部侍郎王随等几人。
作为主人和皇帝党的党魁,张士逊自然当仁不让的率先开口。“这次约见诸公,想必缘由不许多言了!诸公也明白老夫的用意。”
大概年纪大了,中气不足,中间张士逊喘了口气这才接着说道:“虽然不知道会稽郡王这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但此乃威逼太后的好时机!”
李迪点下头,道:“张公所言甚是,只是其中有一点要注意!武将皆为粗鄙之人,只识刀兵快意,不知穷兵黩武之害。可以借其势,却不可用其兵!”
孔道辅乃是孔子四十五世孙,对于武将很是厌恶,王随也是典型文人,二人皆异口同声对此表示称赞。
孔道辅更是神色厌恶的说道:“李相公所言甚是,武将者怎么可以依为重任?此等粗鄙,只会乱国,使得天下民不聊生!我大宋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太祖太宗二帝呕心沥血,这才结束五代武人之乱,今日岂可于我朝重开此端?”
张士逊捋着胡子,显得仙风道骨,颌首道:“诸公所言,正是老夫心中所想。我们现在便定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