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管家婆-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忍耐一时。 
黛玉这边刚动作起来,张姨娘就得到消息,忙赶过来赔罪,说自己考虑不周,委屈了姑娘等等,黛玉并不怪她,耐着性子跟她客套几句,才让银鸥送她回去,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就到了晚饭时分,林海却在衙门未归,黛玉心中挂念,想要遣人去衙门看看,又怕影响林海的正事,勉强忍住,索然无味的用了饭,略在院子里走走,就回房看书,等了一个时辰,也不见林海回来,只得怏怏的睡了。 
次日一大早,黛玉就到正房去省林海,林海也刚起身,见黛玉来了,忙笑着说:“玉儿怎么起这么早?咱们父女没这么多虚礼,你身子弱,早上就多睡一会儿,我要去衙门,不得不早起,玉儿却是不必,在自己家,多睡些也无妨。” 
黛玉笑道:“爹爹这话说差了,晨昏定省,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哪有比长辈还起得迟的,让人知道了,还不是笑话女儿不知礼。女儿知道爹爹公事繁忙,不敢耽误爹爹的时间,也不能为爹爹分忧解难,但是陪爹爹用早膳,女儿还是能做到的,这是女儿的孝心,爹爹可要成全女儿啊,不然女儿可是会伤心的。” 
林海更高兴了,忙让人传饭,父女两个其乐融融的用过饭,林海去上班,黛玉又无事可做,因想起林海的苍老憔悴,让人把林言家的请过来,细问这两年林海的一应事宜,林言家的也是林家的老人儿,原先是林海的贴身婢女,后来嫁给林言,成了管家娘子,说起这两年的林海来,林言家的就说不完的话:“姑娘,自从夫人去世,老爷就没了精气神,姑娘在家时还好些,看着姑娘,老爷还有个真心的笑脸,可是姑娘一去两年多,老爷整日忙着公事,一日三餐都很少能按时用的,我们家那位怎么劝老爷也不听,老爷劳心劳力,眼看着瘦了好些,别说姑娘您看着心疼,就是我们这些下人,跟着老爷这些年,看老爷这么不爱惜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姑娘您这次回来,可要好好劝劝老爷,别让他再这么糟蹋自己的身子了。……本来,这些话我也不敢跟姑娘说,姑娘是个心细的,怕姑娘听了挂念,回了京城也不清净,要是姑娘还是原先的性子,我是万不会跟姑娘说的,不过我看姑娘这两年真是长大懂事了,告诉姑娘也不碍的,再者,老爷这两年常生病,又不注意调养,眼看着身子一天天弱了下来,我们的话老爷总是不听,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姑娘说的,老爷还能听进去几分。” 
黛玉如遭雷击,没想到林海的情况这么差,她知道林言家的肯定还有话没说,单只她说的这些,就让黛玉心惊,郁结于心,劳心劳力,饮食不规律,经常生病,又不调养身体,这些搁在谁身上,都能把一个康健的人拖累成病秧子,林海又不是壮小伙,怪不得两年不见,就像是老了十岁,想到这些,黛玉的心一抽一抽的疼。 
勉强笑笑,黛玉对林言家的说:“我知道了,爹爹那里我会去说。”林言家的忙点头不迭,黛玉亲自把她送出门去,回身就瘫坐在椅子上,百灵吓一大跳,忙问怎么了,黛玉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又把冬梅叫来,把林言家的说的话转述一遍,问冬梅有没有什么主意,冬梅想了想,说:“姑娘,奴婢虽然会做些药膳调理身体,却要有大夫先诊脉开方,奴婢才好对症下药,林老爷的身子究竟如何,奴婢一无所知,不敢妄自动手,再者,心病还须心药医,依奴婢看,林老爷的病根还在心上,他若是不能自己想开了,就是神仙也治不好他。”

第一百九十三章、回忆 
黛玉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说:“冬梅姐姐说的我也知道,可是爹爹的心结我也没办法,以前娘亲说爹爹固执死心眼,我还不明白什么意思,现在才知道,爹爹认准的事情,谁劝也没有用,爹爹的心事肯定不会跟我讲,我说得再多,爹爹不当回事也没用呀……” 
冬梅看黛玉这样,心里也是难受的很,犹豫再三,试探着说:“姑娘别怪奴婢乱出主意,奴婢觉得,咱们想不到办法,公主却不一定,只是这是姑娘的家事,该不该告诉别人,还要姑娘自己拿主意,姑娘若是同意,就给公主写封信,让侍卫们想办法送到京里,看看公主有什么法子,姑娘若是不愿意,就当奴婢没说。”家丑不可外扬,林海这么颓废,并不是一件好事,公主知道了,也就代表皇上知道了,因此冬梅只能稍微点一句。 
黛玉也很踌躇,一方面她知道林海这种状态不对,应该找人开解,而她明显没有这个能力,展颜是她能找到最好的人选,另一方面,这是她的家事,她也不大想展颜知道,犹豫片刻,还是觉得应该取大舍小,提笔给展颜写了封信,让冬梅交给侍卫们,想办法送往京城。 
展颜收到这封信时,她已经在草原上玩了半个多月。这封信是从扬州送到京城,又从京城送到塞外,中间耽误不少时日。展颜草草看过一遍,提笔回了封信,想了想,又写了一封给冬梅,叫来人吩咐给冬梅的一定要亲手交到冬梅手上,才打发他去送信。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展颜也来了兴致,不再总是待在帐篷里,反而有时间就出来溜达溜达,带着刘婧琪和其其格跑跑马。草原上经历一场战争之后,流离失所的人们多了很多,但是朝廷对蒙古的掌控也强了很多,原本这里的人们都是游牧为生,现在大都有自己的聚集地,养牛养羊,朝廷收购他们的牛奶和羊毛,成立牛奶厂和羊毛厂,牛奶可以制成各种奶制品,奶酪奶糖等,羊毛织成毛线,编贸易做毛毯,蒙古近半的经济,都由朝廷掌控,可以说,他们若是有二心,单来个经济制裁,就能让一半的蒙古人民吃不上饭。 
这就是当初葛尔丹叛乱,朝廷明明可以快速平叛,却拖了近两年的原因之一。玄烨和展颜两个黑心的家伙,明里跟人家打着仗,暗里做着军火贸易,让葛尔丹的人拿着他们淘换下来的过时武器,把整个蒙古弄成人间地狱,在他们看来,反正死的都是异族,整个漠北蒙古,就是现在不反,日后也要立国的,蒙古公国的人民用不着中国人心疼,都死光了也没什么。在这种思想下,他们做战争贩子做的毫无心理负担,不但一举消灭了蒙古三分之二的人口,而且对整个蒙古势力进行了一次清洗,留下的,都是素与大清关系好的。 
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的人民,对害的他们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感激涕零,他们对真相一无所知,知道的,就是葛尔丹勾结沙俄残害他们的同袍,是大清的铁骑帮他们杀了敌人,收复失地,赶跑了沙俄鬼子,而且还帮他们重建故乡,给他们提供粮食,是他们最好的盟友。 
玄烨和展颜要的却不是盟友,而是附属,因此,打着帮助的旗号,往蒙古派了一批儒家学者,一方面教他们读书识字,主要是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把他们汉化,让他们从骨子里对这个国家产生认同感,相信若干年后,就是有人想脱离中国,也会被其他人拍成渣渣。而这一举措,在不了解实情的蒙古人眼里,又是朝廷的一大恩典,玄烨和展颜这两个阴险的家伙,把厚黑学发挥到极致,真是把人卖了人还帮他们数钱。 
胤祉和胤禛已经开始接触这些,因此对自己皇阿玛和姑爸爸的敬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他们从小就知道这两位深不可测,但是亲眼见证过他们阴人的成果,心里还是震撼异常,玄烨和展颜的真实目的他们并未全部了解,单从他们知道的那一点上来看,也知道不管事情的起因和过程如何,结果就是朝廷占了便宜,以前蒙古是有力的盟友和伙伴,以后,只会变成朝廷的一部分,再别想像大清开国时那么风光,可是整个蒙古对他们皇阿玛都是一篇赞扬声,不得不说他们做的够隐蔽,够高明。 
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一笔庞大的财富,《孙子兵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而与它同为世界三大兵书的《五轮书》在它之后两千年出现,《战争论》则又晚了两百年,展颜从小,就拿着兵书当课外书,毕竟商场如战场,而且凡是她学的东西,玄烨都要跟着学,而且,在那个年代长大,把中国近代史当成教材读了二十年,他们才没有古人那种自大的思想,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礼仪之邦,别人送来些破烂说几句好话,就赏赐一大堆金银财宝,朝鲜现在只是大清的一个小小附国,来朝拜的时候,送几大车特产,就想换回去金银等物,那是做梦他们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以后却也蹦跶的令人生厌,玄烨早就看他们不顺眼,派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