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无声-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倚枰唐娇欤豢赡芑ê艹さ氖奔淙グ煲患虑椋衷谇锏牟普榭霾缓茫┟褚埠芮睿敲挥邪旆ǖ壬霞改甑氖奔洌颐切枰苯蛹В裕忝堑娜挝窈苤匕 !�
“徐书记,您的意思我们明白了,只要资金能够到位,我和宋涛就是给人磕头,也要将水泥厂办起来,您选择的项目是很准确的,废弃的水泥厂四周,原材料数不胜数,足足两座山,我们打听过了,以前的老板因为资金出现问题,同时急于想到南方去发展,所以舍弃了这个水泥厂,老板就是回来,我们也有办法应付的。”
“好,明天我就替你们落实资金,我可是计划以区公所的名义贷款的,你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赚钱啊。”
“徐书记,您放心,只要机器到了,一切都好说的。”
水泥厂并没有徐少杰以前想象的那么大的投资,第一期投资不足30万元,主要是购买机器和修复水泥窑,包括修修补补,就可以开工了。
30万元,对于玉都区和徐少杰来说,是天文数字,全区的财政收入,按照统计口径计算,不过170万,每到年底,玉都区都要为工资是事情发愁,不要说玉都区,淮安市乃至整个淮扬市,目前都是吃饭财政,一年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用来发工资了。
想要办起水泥厂,唯一的办法,就是贷款,除此没有其他的办法,徐少杰也想着找到上面的部门,去争取项目,他委托张世奎到市里去试探了,碰了一鼻子的灰,区镇想要项目,在现如今的形势,最好是不要开口,争取项目,是市直单位的事情。
区委会如期召开,专题研究水泥厂上马的事情,这是玉都区的大事情,徐少杰不可能完全个人拍板,事先,他和张世奎商议过了,张世奎的话语很隐晦,没有直接说明,强调指出的是,区财政是拿不出来钱的,徐少杰预感到,要想建起水泥厂,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以,徐少杰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直接召开了区委会。
玉都区很久没有召开过专门的区委会了,书记办公会和班子会代替了区委会,徐少杰认真研究过,真正能够决策的,还是区委会,区委会形成的决议,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虽然区委区公所是市委的派驻机构,可是,总算是一级政府。通俗说,就好比说市委的书记办公会是不能代替市委常委会的,市四大家联席会,更是不能取代常委会,只不过区镇的机构太小,没有分得那么明确,所以,班子会代替了区委会。
区委会的议程非常专一,就是研究筹建水泥厂的问题,赵德立和宋涛列席了会议,赵德立汇报了关于筹建水泥厂需要的投资和其他事宜之后,争论就开始了,当然,大家不会针对徐少杰,矛头对准了赵德立。
“赵书记,我听了筹建方案,其他的我不是太明白,其中有一条我比较关注,赵书记能不能解释一下,投资30万元筹建水泥厂,这是第一期投资,后面没有说到究竟需要几期投资,投资一共需要多少钱,需要分多少年投资?”
易祥阳是分管经济工作的,居然在最先发问,徐少杰感觉到了,今天赵德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必须要认真回答所有问题,徐少杰在前面已经强调了,今天的会议,畅所欲言,这不同于人事调整,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工作,必须要展开争论,有些问题,弄清楚之后,才有利于后面工作的开展。
“易书记,所谓的第一期投资,是指能够让水泥厂正式开始生产,也就是生产出来水泥,至于后面的投资,需要针对水泥厂产生的效益和生产情况决定,比如说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等等,这些都是水泥厂生产步入正轨,开始产生效益以后考虑的事情,其中最为主要的投资,还是生产规模的大小,因为是刚刚开始筹建,结合玉都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考虑,筹建中型水泥厂,和市水泥厂的规模是不能比较的,计划年产水泥20万吨。”
赵德立的回答刚刚结束,分管工业的田立新开口了,田立新大体上是支持筹办水泥厂的,他这个分管工业的副书记不过是一个空架子,玉都区没有工业,他根本管不到什么事情,也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每年最多的事情,就是驻点工作。
“赵书记,我想啊,办企业,目的是赚钱,目前区财政困难,如果能够办好水泥厂,当然能够增加财政收入,大家都高兴,可有两个问题,可能要首先弄清楚,第一个问题,市场前景,我解释一下啊,我也是刚刚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说你对淮安市周围的情况调查过没有,外面需要多少水泥,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详实数据,前景不好说,第二个问题,销售问题,水泥生产出来,一定要销售,现在的不少企业,都是重点打销售牌。我说的两个问题,有些充重复,其实核心就是一个问题,水泥能不能卖出去,水泥厂能够赚钱吗?”
“田书记,关于市场的问题,我们已经做过调查了,目前,淮安市12个区镇,只有一家水泥厂,就是市水泥厂,年生产规模是50万吨,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其实不然,平均到每个区镇,不到4万吨,市水泥厂还要负责淮安市的城市建设,所以,我们建水泥厂,是有条件的,南边的5个区镇,加上我们玉都区,自去年以来,使用水泥的幅度不断上升,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挣钱之后,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房屋,他们当然不会建土墙屋了,看从市水泥厂购买水泥,需要支付不少的运费,我们可以省去这一点,今年,我们预计,修建房屋的农户,会越来越多,我们生产的20万吨水泥,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水泥厂赚钱是一定的。”
会议室里面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涉及到切身利益,谁都会关心的,起码的一条,水泥厂如果赚钱了,在座的人收入一定会增加的,如今到处都在说菜篮子的事情,上面的政策也不少,可惜,没有钱,想都不要想。
“老赵,有一件事情,我需要提前说明,同时,在财政体制上,我也必须要说明的,水泥厂建起来以后,属于玉都区的企业,无论是亏是赚,都是玉都区负责的,我首先要说明,财政上拿不出来钱,我已经给徐书记汇报过了,干部职工的工资是必须要发齐的,还有最为关键的,水泥厂的资金,究竟从什么渠道走,如果从财政所走,我不客气的说,亏了就是我们自己吃亏,赚钱了,我们也不一定用得到。”
徐少杰没有注意这些细节情况,他有些奇怪,禁不住开口了。
“张区长,你详细解释一下。”
“哦,是这样,从财政口子走的资金,基本都是市财政局管着的,一些小的和必要的开支,包括我们一年的办公经费,财政局不会过问,情况他们都清楚,可是如果突然有了大笔的收入,财政局一定会关注的,财政局背后是什么情况,我不说徐书记也知道,所以,如果水泥厂的账目从财政所走,我们就没有戏了。”
“哦,是这样的情况啊,那你是什么意见?”
“水泥厂如果筹建,必须有完善的财会班子,我管了几年的财贸,知道企业会计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定程度上,比我们财政所的会计要求还要高,水泥厂如果没有完善的财会班子,势必依靠财政所,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还有,对水泥厂的财务监督,区公所负责,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财务账目的封存,由区公所直接负责。”
徐少杰明白了。
“张区长,是不是说水泥厂的收入和支出等等,由他们自行负责,而赚取的利润,直接归区公所开支,暂时不通过财政所的账目。”
“基本上是这个意思。”
徐少杰有些头疼了,这属于典型的小金库啊,将来如果查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如果通过财政,办好了水泥厂,辛辛苦苦为他人做嫁衣裳,那是吃饱了撑的。会议室里面的议论声更大了,赵德立想不好这个问题,没有发言。
“我看这样,水泥厂建起来以后,财务相对独立,完全按照企业的办法进行管理,区公所进行管理,水泥厂以赞助的方式,或者是上缴利润的方式,直接上缴现金,每年规定一定的数额,区公所可以将这笔资金,归于机关开支的范畴。”
张世奎认真考虑了一下。
“徐书记,我同意这样的方式,不过,要以会议和文件的形势确定下来,同时,为了办好水泥厂,区公所的财务人员抽调到水泥厂,我再来想办法,从区直单位抽调一些人去,组建财务班子。”
讨论逐渐深入,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为了单独的一个议题,讨论这么长时间,还是很少见的。
徐少杰最后做了总结。
“我知道有一句话,真理越辩越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