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同一时间,在曼尼普尔山脉西麓,在英帕尔的门户农巴镇附近,也进行着一场更加惨烈的攻防战。从8月27rì到现在,jī战持续了整整四天就没有停止的时候。只是进攻一方由中国变成了印度,双方的十几万大军围着农巴镇周围的山区密林拼命厮杀。双方的步兵一再展开残酷的丛林血战。
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讲,布柳赫尔选择进攻英帕尔并不算最坏的选择,至少比进攻孟加拉湾要好。虽然英帕尔周围都是高山密林,地形极为险要,但是这样的地形却不利于华军的空中优势和装甲部队完全发挥威力。而且部署在密林中的印军大炮也不容易被华军飞机发现,使得印军步兵得以在他们算不得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成群结队的涌向华军据守的坚固阵地。当然这样进攻的代价还是极其高昂的,不过惨重的伤亡也已经被指挥作战的苏联和印度军官们完全忽略了!不断有印军部队从后方调集过来,从印度各地刚刚征召来的新兵也向cháo水一样流向了英帕尔前线。防守的中国国防军和北韩国防军大概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疯狂的对手。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还参加过西伯利亚、中亚和朝鲜半岛的jī战,和素称强大的苏联红军和素来以悍不畏死著称的rì本军队打过面对面的交手战。但是论是苏军还是rì军,都不会这样牺牲自己的官兵,在敌人的火力占据压倒xìng优势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转入守势等待增援。可是眼前的印度红军似乎想用自己的鲜血淹没把对手淹死,不惜以最惨重的伤亡维持攻势!华军的炮火、炸弹和机枪之下,印军的尸体层层叠叠,堆积如山。经常是整个建制的步兵营步兵团迎着华军的炮火往上猛冲最后被杀伤殆尽,但是紧接着新的部队又源源不断朝上涌来!
充当攻击矛头的印度红军近卫第13集团军是从中东战场调回来的jīng锐,在中东打败过英军和美军,得到了光荣的近卫番号。但是在这四天的血战中,他们却没能撬开中韩两军固守的农巴防线。他们数次地发动进攻,又数次地被火力强大而且同样悍勇顽强的对手赶下来。短短四天当中,近卫13集团军的5个步兵师就补充了超过四万后备兵,几乎每天都有上万人死伤!
1935年9月1rì是印度人民共和国建国1周年的rì子,全印度3。5亿(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么多?)人民和伟大领袖鲁易都伸长了脖子在等待近卫13集团军的捷报。上天似乎也有意要帮印度人一把,从8月31rì晚上开始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华军强大的空中优势从发挥。杀红了眼睛的印度人立即在8月31rì夜里组织起加倍疯狂的攻势,甚至一次就向华军的农巴防线投入了整整3万步兵,一举攻占了农巴防线上的四个重要山头!
坐镇农巴前线的是华军第20军军长司令官汤克勤中将,就是那个“有多少部队就打光多少部队”的汤恩伯。在这个时空他是zhōng yāng军校一期的毕业生,而且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一个是第五名,一个是第九名(并不是退步了,而是福建陆军讲武堂和护法陆军军校合并后学生数量多了一倍)。后来又以高分考入陆军大学,毕业时还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所以在国防军内的官运一直不错——这个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在常瑞青打造的国防军里面也是存在的,不过战场上面的表现还是最要紧的。所以看到农巴防线岌岌可危,汤克勤也急红了眼,紧急集结了八个炮兵团猛烈轰击,将还没来得及巩固阵地的印军炸得尸横遍野。冒着豪雨,华军第60师和北韩军第8师的四个步兵团就在汤克勤的亲自督促下猛扑了上去。双方的部队就在泥水和血水当中展开白刃战,苦战从8月31rì夜一直持续到9月1rì下午,国防军第20军和北韩第3军的炮群打光了五万多万炮弹,付出了5000多人的死伤,才夺回了失去的四个山头中的三个,但是也耗尽了攻击的锐气,不得不暂停下来整修工事继续防守。!。
第 764 侵略印度 九 还有月票吗?
        “……由于苏德战场的战斗rì趋白热化和中东战场的战火再次全面引燃,1935年9月的印度战场在当时的世界上,并没有太大的关注。大概除了中印两国的最高层之外,谁也没有意识到印度战场将是决定世界**成败的关键战场。包括苏联和〖rì〗本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真是另人遗憾。这个时候的苏联,正在明斯克、维尔纽斯和尼察还有第聂伯河高原一线同入侵的三个德国集团军群展开连番恶战,同时还在芬兰和巴伦支海沿岸地区全力戒备——德国、英国、瑞典、挪威还有流亡的芬兰反动军队一直在策划一场对芬兰还有苏联北方地区的进攻,苏联情报部门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并且开始全力戒备。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场进攻发动的时间并不是在1935年而是在1936年。苏联人整整早了一年开始在巴伦支海沿岸地区布防。而我现在之所以着重提及此事是因为苏联在巴伦支海沿岸的过早布防正是我们在抗华战争初期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因为托洛茨基将原本要用于支援印度战场的空军部署到了巴伦支海沿岸地区,结果造成我们在抗华战争初期几乎没有空军可用。这可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因为帝国主义的飞机不仅在战场上轰炸我们英雄的红军战士,他们还把炸弹投放到了印度的各大主要城市包括我们的首都德里,屠杀手寸铁的印度平民!而对我们和世界**打击尤为严重的是,我们连接苏联的交通要道恰好也在部署在bō斯格什姆岛的中德两国空军飞机的威胁之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每个月有要80万人和8万多吨军事物资从那里经过……”——以上摘自乍里亚同志的回忆录《写在第二次世界**之前》(又名《世界**失败的开始》)。
1935年9月11rì,凌晨4点,夜sè已经渐渐褪去,东方的天边已经lù出了鱼肚白。
坐在飞机驾驶舱内,国防军空军第3轰炸航空师第6轰炸航空团的大队长高志航中校的脸sè有些焦急,不时伸长脖子向机翼下方望去。
朦朦胧胧的还是看不清。
也不知道下面有没有印度人的行军队伍?要是天sè完全方亮,他们多半就会找地方猫起来了!所以对驻扎在格什姆岛的中德两国空军飞行员来,每天黎明时分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能发现地面公路上还没有来得及隐蔽的印军行军队伍或是物资运输车队,那可就能立下大功了!
可是今天的印度佬好像非常心,大概天还没亮就早早躲起来了,所以下面的公路上面一片宁静,只有密密麻麻的车轮痕迹表明在不久之前,这里刚刚有大队人马通过!
“德国人还有其他弟兄有发现吗?”高志航扭头问导航员兼通讯员。
“没有发现。”
“值夜班的飞机呢?”
“也没有什么收获,现在印度阿三也jīng明了,晚上行军都不打火把了。”
“**,黑灯瞎火的也不怕掉到沟里面去!”一旁的投弹手狠狠啐了。,还恶毒的诅咒了一番。实际上他的诅咒还是颇为灵验的,眼下印度红军的官兵大多因为营养不良而患有夜盲症,所以在夜间不打火把行军是非常困难,时常有人掉进路边的沟壑里面摔得鼻青脸肿,运气不好的还会摔死!
“再仔细搜索一下,我就不信找不着!”高志航忙给两个手下打气鼓劲儿:“咱们的Ju。88A4飞机的留空时间很长,现在才刚刚出来,还有六个钟头给咱们慢慢找呢!”
投弹手嗯了一声,从导航员手中拿过地图看了几眼,又把脑袋探向透明的蛋形机头舱瞪大了眼珠子想从下面发现点什么,可惜印度人真的给这十来天的轰炸吓坏了,天还没亮就不知道躲去了哪里,灰méngméng的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在活动的东西。
“继续沿着公路飞,他们一定躲在公路附近的什么地方。”投弹手四下张望了一番,就指着前面层峦叠嶂的山影道:“这里的山坡好像不太陡,会不会躲在山坡北面?要不飞过去仔细找找,不行就投一个照明弹。”
由于是凌晨天还没亮时就出发的,所以每架“上早班”的Ju。88A4都在机翼下面挂着两枚照明弹,如果在天亮前发现可疑的目标可以扔颗照明弹碰碰运气,没准就能发现点什么?
而由东往西穿越卑路支地区的公路沿线的山坡、山谷或是树林都是可疑目标,因为印军行军队伍和物资车队不会远离公路躲藏。也不会去上太陡峭的山坡或是坐在光秃秃的荒原上等着吃炸弹!事实上卑路支地区非常荒凉,特别是到了秋季和冬季,就更加没有什么能藏人的地方了。
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