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献策倒也的确是过目不忘,又或者早有腹稿,故而只是简单看了三分钟,就已经把文件合了起来。同时,朝着李自成点了点头,表示对方的调查结果,并没有超出预设范围。
李自成的脸色却是沉了下来,因为自己国家的事情,比人对它的了解居然超过了自己,这哪个皇帝都接受不了。
“你待如何?”李自成索性直接进入主题。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最近我稍微接受了张弘斌那家伙的一些观点,觉得一个国家继续分裂下去,吃亏的还是我华夏百姓。我们都是华夏苗裔,而且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敌人太强大,单独面对会被别人各个击破,但是简单的结盟,其实也并不牢固。
说真的,这个决定我考虑了很久,一开始我并不打算同意。但是为了华夏一统,为了大明,我还是来了。
是的,我以大明皇帝的身份,正式提出合并。也就是说,若我们双方同意,大明和大顺,将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我们的资源共享,我们的技术共享,我们的人才共享。我们一起抱团,这样才有可能战胜共和国,进而一统江山。”崇祯终于是说出来了,憋了好久,忍了好久,在这一刻却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李自成和宋献策吃惊的看着崇祯,他们也没有想到,一直以大明正统为主张的崇祯,居然会提出合并的建议。
又翻了翻计划书,宋献策却是觉得,这未必不行,但前提是大顺到底可以得到什么。
这点李自成也是心有灵犀,没有等宋献策说些什么,直接抬头说道:“我,能够得到什么?你,又拿什么保证?”
“帝皇,依然是大明皇室,这点谁也不允许改变,这是我最后的底线。但是,新的国家在律法上,帝皇的权力进一步下放,唯有对军权的掌控这点不会改变,甚至于情报局,都会成为国家的一个部门,接受监督党的监督。
你将是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除非你退休,否则会一直干下去,实际权力而言,你不下我。
监督党和执政党重新改组重建,以后监督党和执政党里面,即会有你的人,也会有我的人,大家五五开都不吃亏。至于军事方面,能者上,无能者下,年纪大的退休,但是不管什么情况,都要配备政委,同时军校校长必须是我,这也是我的底线。”崇祯皇帝提出了自己的筹码。
李自成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宋献策。
宋献策在思考,在权衡,五分钟后才点了点头。
“吃饭吧!”李自成叹了口气。
若干年后,他的回忆录是那么写的:为什么我会屈服,或许因为我也曾经大明的子民,对大明有着先天的认可?又或者,是因为我的也华夏子民耶?共和国摆明不想打内战,那么最多就是大顺和大明开战,最后死的,依然是华夏百姓。懦弱?若对象是华夏,给人的感觉,也不过是儿女对父母的撒娇。可恨的张弘斌,他的言论影响了我的思想……
第6章 密会的本因
那年,张弘武在北美洲开疆扩土,每年不知道为共和国拉回多少是金银财宝,各类香料土产;那年,张才在越王岛大杀四方,整座越王岛怎么看都已经成为了共和国的领地。
那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都和大明和大顺没什么关系。
大明那年,在忙着从倭岛拉回自己的战争红利,却没办法把这个红利变成战争潜能。
大顺那年,在忙着对领地内的世家和豪族进行整顿,打算彻底来一次大改革。但是缺乏对改革有深入认识的人才,再加上李自成麾下的文臣本来屁股就不干净,以至于改得乱七八糟,他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点,至少暂时如此。
有一点,两个势力都是共同的,就是看到《日报》不断描述共和国在外面的世界,创造出了多么多么大的利益,收获了多么多么大的地盘,看得就叫人眼红。钱财物资,谁又曾充裕过?
改革需要钱,而且是大价钱。偏生改革需要开化民智,李自成的身份又不允许他开化民智。为什么?只因为他干了那么多的缺德事,真要开了民智,别人第一个让他下台。比起一帮变成狮子的刁民,还不如一群愚昧的绵羊看着舒服。
但若是不开民智,就算官办了一大堆的学院军事学院,又派了一大堆以前的地主士绅的子嗣过去学习,到头来其实和没改革有什么区别?李自成就是想不明白,他也不想想明白。
大明却是彻底的改革了一番,好歹是做到了民智开化,他们有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那就是正统的名分。
就算是共和国,也暂时没办法拥有这作为华夏正统的名分。
大明改革是改革的,但从以前那开始,这国库就一直不充裕,这使得大明的所有动作都非常的小,根本形成不了规模。最糟糕的是,偏偏在崇祯要改革币制的时候,华夏银行提出要求,在大明境内开设银行。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哪里没有银行?但是这个银行居然是敌国开设的,多少就有点问题,万一别人以这个为据点,秘密派出一支部队以员工的身份混进来怎么办?
共和国有三支人数很少,但单兵战斗力超强的部队,大明已经知道了,而且还知道,这三支部队完全是用金子和血汗砸出来的。每一个士卒,都绝对是数百名士卒之中最精锐的存在。单兵作战都厉害的要死,更别说配合着打仗了。
若是让这样的部队混进自己的领地,甚至混进北京城里面,自己到底要不要在睡觉的时候,也在房间里设上一道岗哨好些呢?大半夜的给几个人监视着睡觉,感觉超不好!尤其若是想要和妃膑恩爱一番……想想都觉得煞风景。
但若是要禁止也不太可能,无他,前些时候忙着对付倭国,对付大顺,结果忽视了对金融的整顿。实际上以前大家用不是金银就是铜钱,就算含量不一样,好歹也有一个换算的比率。
最近这段时间,经过华夏商会的渗透,以及华夏铸造的三种银币美观便利,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商会也存了不少这样的硬币。那个时候自己没什么时间管这个,觉得好歹也是金银铜,只要比例没有问题,那用了也没什么。
当时似乎也有考虑过自己铸造一批钱币,但是考虑到技术还达不到那个程度,最重要的是发行的新货币到底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都不知道的关系,所以索性也就搁置了。
不知不觉,这些硬币就有了泛滥的趋势。
再然后,随着福利彩票的风靡,市面上的钞票就变多了起来。这薄薄的一张纸,居然就代表了等价值的金银铜币。
看到这玩意的第一时间,崇祯想到了大明宝钞。这玩意大明以前发行的,结果惨淡收场,已经没什么人用。之所以还有人用,主要是地方军官,用宝钞来压迫剥削老百姓而已。谁都知道这玩意已经不值钱了,但是他们依然本着‘一张宝钞兑换一贯钱’的官方规定,用宝钞来盘剥老百姓。
还好,这样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改革还是很成功的。
奈何崇祯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对头居然也发行了纸钞,却是不知道会落得个怎么样的下场。
一年下来,宝钞依然坚挺,但是似乎开始充斥着整个华夏大地;两年下来,崇祯也发现自己收上来的税金里面,居然混有不少的纸钞。全部拿去银行兑换,好歹可以兑换一批金银铜币回来,但是要收取一定的火耗,算起来真的不划算。
但别人真要算的话,那也无可厚非,因为两年下来,大家已经认可了这种钞票的存在。最重要的是,这钞票的购买力一直很坚挺,银行也有足够的金银可以兑换,故而大家索性也是放心使用。也正因为大范围使用了,华夏银行才要求在大明开设分行。
要拒绝,百分百要拒绝。就算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点恐惧,但崇祯非常准确的感觉到,恐惧来自手中的钞票。
大明宝钞的失败,再到共和国钞票的火热,这其中似乎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什么让自己害怕的问题。
奈何,在金融方面崇祯是一个门外汉,就算是黎落也不行。
黎落有白水三友作为后盾,有什么可以适当咨询一下,只要不牵扯到机密,对方是愿意回答的。但是其他三人,林松已经成为了公安部副部长,听说下一届他就要升级为部长,论抓贼搞治安他行,经济就算了;关刀很少能够联络得到他了,他已经是华夏科技研究院的副院长兼院士,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最后就是墨染,别人很快就要成为国会总理,相当于副议长级别,论治国他懂,论经济他算是半个外行。
“爱卿,你说我们也开设一个银行,同时也发行属于我们的货币怎么样?”崇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大明宝钞已经让大明百姓对宝钞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