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从连番大战中逃出生天的都是如同石达开一般的威壮汉子,不过这些人都是读书不多,行止之间全靠石达开和秦典林这样的读书人商议之后做出决断,然后交付下去执行,对这两个人也都是恭敬有加——这一次陈承榕到了山上,得秦典林的助力,展开三寸不烂之舌,经常在九嶷山中众人汇集之处看到的景致是,说的人泪水连连,听的人低声饮泣。
洪秀全在桂省所招揽的会众,除了石达开这样的,更多的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穷苦百姓,入会的目的也很简单,只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够享受到如洪大兄所言的:‘到了天上,能够饱尝这人生人从未尝过的荣华富贵’而现在富贵未至,阖家遭难却就在眼前,如何能够不难过?
等到石达开注意到群情汹汹,肘腋之变就在眼前时,却嫌已经晚了一步,便是罗大纲也为陈承榕和秦典林说动,和他说,“既然朝廷肯于放过我等家人,何不就此罢手——以我等性命,换得家人平安,怎么说也可以说是合算的生意吧?”
石达开没有想到自己养虎遗患,这时候再怪罪陈承榕和秦典林也是于事无补,最后只好说,若是有人愿意冒险下山归案,石某绝不阻拦,若要我下山归降,万万不能。
眼见走进死胡同,陈承榕也不勉强,这一次上山,能够带引得数十位会众下山投降,总也算功劳一件,在山上呆了几天,带着秦典林等五十六名会众下山而去了。
书房中,常大淳娓娓道来,皇帝听得津津有味,本想让他把石达开下山归顺一事解说得清楚明白,在一旁的世铎却有点着急了,眼看天色渐晚,行在虽然不像京中那般,每到申时就要下钥,外臣停留过久,传扬出去,总也是有碍视听,因此在一边说道:“皇上,今天天色晚了,不如明天再让常大人进园子来吧?”
“哦,”常大淳也给他的话提醒了,挪动一下身体,跪在地上,碰头答说:“容臣告退,明日再奉召前来,为皇上解说。”
“也好。”皇帝站了起来,想了想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哦,常大淳,等一会儿你回去见到石达开,告诉他,不要存着什么胡乱的想法,朕不是那等寡恩之主,不会为了他当年有过一番**从贼的经历,就白眼看待——这一次着他进京居住,只要他能够精白做人、做事,将来还有的是他报效之机的。”
“喳。臣一定将皇上盛意逐一转达。”
“就这样,你下去吧——明天,再递牌子进来。哦,带石达开一起来。”
第95节女心勘怜
第95节女心勘怜
用晚膳的时候,看看外面一片漆黑的天色,皇帝心中一动,随意的翻了阿鲁特氏的牌子,挥手让敬事房太监退下传旨:“着瑾妃阿鲁特氏,今晚在东暖阁伺候。”
监躬身而退,皇帝拿起了一本奏折,是钦天监所上,说二月初一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同时绘图呈览。说这是罕见的祥瑞,正是我皇上英明神武,四海大治之兆。
皇帝心里也很高兴,不过,他到底还不是脑筋糊涂,见识浅薄,会陶醉于天象巧合上的昏庸之主,遇到这种情况,尊重家法,先查成例。很快的查出嘉庆四年四月初一,也有此‘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当时仁宗睿皇帝有一道上谕,说川陕战事未平,不敢侈言符应,只望早日平定,黎民复业,铺陈祥瑞,近于骄泰,深为不取,此事‘不必宣付史馆,用昭以实不以文之至意’。
皇帝觉得他祖父所说的这番话极好,这时候传军机处自然不宜,拿起笔来,想批上几句,又很快的放下了。祥瑞之说在他看来是很讨厌的,咸丰元年的夏秋之交,山东闹灾,泰安等府收成锐减,偏生济南府下章丘县的小麦生长得很好,一棵麦上有二个穗,这称为‘麦秀两歧’,算是祥瑞。
景廉想拿它来抵消省内遭受的灾情,特为捡了‘瑞麦’的样品,专折入奏,这一下恼了一个御史李清标的,教他讨了好大一个没趣。他上条陈认为‘祥瑞之说,盛世不言’,又说,‘此端一开,地方官相率效尤,务为粉饰,流弊有不可胜言者’
接下去又引经据典,《文献通考》所载,历代祥瑞,统称为‘物异’,祥瑞尚且称为异,现在‘以恒有无异之物而以为祥,可乎?’接着便谈到山东遭受的旱、蝗灾情,在‘双歧之祥,抑又何取’这一问之后,说山东省内各州县‘逢迎谀谄,摭拾微物,妄事揄扬’,景廉对‘此等庸劣官绅,宜明晓以物理之常,不足为异,绝其迎合之私,岂可侈为嘉祥,据以入告?’最后李清标在奏陈中提到,臣担忧‘此端一开,地方官相率效尤,务为粉饰,流弊有不可胜言者’因此‘请旨训饬,庶各省有所儆惕,不致长浮夸而荒实政’
皇帝深以为然,却又对李清标奏章中提到的旱、蝗灾情不明所以,这才派崔荆南赴山东查访,后来便有了崔荆南办差被害,连动得山东一省官员纷纷落马的故事
想到这里,皇帝叹了口气,在折子上用长长的指甲用力掐了一下——雪白而绵软的贡宣纸的白折子,质地松软,掐痕不但清晰,而且不易消灭——预备着放到第二天和军机见面的时候再说,京中各衙门,京外各省每每以祥瑞进献,上邀帝宠的这种歪风,非得好好的杀一杀不可
批了几分折子,皇帝端起明黄的盖碗,喝一口浓淡正好的君山茶,听听临近的暖阁中,已经有太监给阿鲁特氏见礼的响动,一时间动了绮念,起身到了暖阁中。
自从生下大阿哥载澧,阿鲁特氏晋为皇妃,虽然比祯贵妃钮钴禄氏在品秩上还差着一级,不过她是皇长子的额娘,皇帝自然也要高看一眼,如今中宫虚悬,就由她和钮钴禄氏分摄六宫事——隐然就是以皇后之礼待之了。
而深宫之中雨露承恩,阿鲁特氏也算是前几位的,除了祯贵妃、瑜妃还有新入宫不久的佳嫔,就要算到她了。内侍前来传旨,瑾妃心中欢喜,沐浴一番之后,这才到了暖阁之中。
她刚刚进门,皇帝就进来了:“奴才给主子爷请安万岁爷吉祥。”
“都起来吧。”皇帝看向打扮得千娇百媚的阿鲁特氏,她生得不是很美,却胜在为人很稳当,行动之间一派大家风范,也从来不为宫中用度之事劳烦自己,更加没有什么需索之举,皇帝拉着她的手坐在炕沿儿,“用过晚饭了吗?”
“奴才蒙主子爷垂问,已经用过了。”
“孩子呢?大阿哥今天可还乖吗?”
载澧继承了其父顽皮的天性,而且因为是在世的唯一皇子,宫中的太监、宫女百般回护将顺,可称是从出生就绝未受过半点委屈,性情也就更加的顽劣,而且他不及乃父的是,载澧天性不喜读书,专好练武,命内务府给他做了一把木刀,整天挥舞比划,经常是拿宫女作为臆想中的敌人,一天之中总要砍上几个,方才诚心如意。
听丈夫问起孩子,阿鲁特氏羞得一笑,“知子莫若父。载澧天生顽皮,倒是和皇上当年略有相通之处哩。”
皇帝心中冷笑,诚然,自己当年也是顽皮成性,不过载澧不能和自己相比的是,自己的顽皮不过孩童胡闹,而且,对上书房的师傅或者对下人会造成伤害的举动,自己都是从来不做的;载澧则不同,他的顽皮略带阴狠之意,似乎是不如此不能够让他获得满足一般。
现在当然不必和阿鲁特氏说这些,相反的,他轻笑了几声,“大阿哥年纪还小,待到打上几岁,晓事了,朕想,就会好转了吧?”
“皇上一语中的,奴才也常想,树大自直,等大阿哥年岁大一点,自然也能够为君分劳,为父解忧了。”
“不说他了,最近,你去看佳嫔了吗?”
上个月的时候,佳嫔连续两月天葵不至,请太医请过脉案,果然,喜讯传来,怀了身孕。她的反应之强烈不下于祯贵妃,一天到晚吐得面无人色,弄得皇帝也不好前往房中探问,只好姐妹几个互至问候,皇帝也是知道的,所以会有这样一问,“是。奴才今天中午的时候去看过妹妹。奴才去的时候,她正在休息,可怜巴巴的,小身子瘦了好大一圈,更不用提脸色青白,让人看了就心中疼惜。”
“这样啊?”皇帝也觉得很为难,他几次到了佳嫔的房中,对方都以容颜不整,不能伺候皇上为由,和他避不见面,弄得他也不好再去探望。
这时听阿鲁特氏一说,心中想起佳嫔初承恩泽时,彼此鱼水情浓,抚今追昔,难免心中怜爱,“那,她吐得还像以往那般厉害吗?”
阿鲁特氏点点头,“好得多了。今天奴才去看她时,听妹妹房中的使女说,已经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