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10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大惊失色!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人真敢放开手脚,不顾一切的蛮干。炮弹落在纳尔逊号身后四百米左右的水域中,溅起粗大的水柱,“这是第一次警告!”这是来自中国舰队的正式通知。

北龙尼嗓子中一片干涩,连咽一口吐沫也觉得比往日更辛苦起来,“舰长阁下?是不是要做战斗准备?”

北龙尼想了想,回身问道,“你说什么?”

“我是说,是不是也要做好战斗准备?”

“嗯龙尼胡乱的摇摇头,“不,暂时不需要。”

太湖号上,丁日昌同样满头大汗,英国人兀自不肯停止前进,看样子,是根本不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了,难道真的要就此开战吗?若是只有眼前这几艘军舰,自然不惧,但在他们身后,却是强大的英国海军,初生不久的中国海军,能是人家的对手吗?

双方的距离一再拉近,瞭望员汇报的声音如丧魂钟般的敲打在双方指挥官的心上,“还有4,300米,4,000米,3,600米。”

“开炮,第二次警告!”

炮弹发射出去,英军继续前进,“还有3,100米,2,800米,2,500米。”

丁日昌心中叫苦,连续两次警告发射,英国人既没有答复,也没有停船,更没有转向,像是都死在船上一样,“王八蛋,你们倒是也采取点动作吧?大人,还有不足2,000米!”

丁日昌双手攥拳,静静地站立在舷窗前,一言不发,“大人,还有1,500米,1,200米,还有不足1,000了!。”

“拉响作战警报!命令所有人,只要英国人跨过北纬25°线,就不惜一切代价的轰沉它!”

“嘟~!”悠长而响亮的汽笛声连对面的英军都可以清晰的听见,北龙尼知道,中国人是铁了心要干到底了!

这让他又惊恐又疑惑:中国人疯了吗?和日本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就忙不迭的要挑起和大英帝国的战争了?还是中国的官员都是死人?就任由他们的皇帝下达这样荒唐的命令,而不做任何的劝解?

“舰长,我们和中国舰队的距离已经不足一千米了。”

“航速降为8节,发旗语,告诉中国人,我们此番调动军舰,只为观战,并非其他。”

见对方终于有了反应,丁日昌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听完参谋的翻译,大声说道,“打旗语告诉英国人,尔等来意,我方尽知。彼此皆为军人,不必弄虚假之语!我奉皇命,严守北纬25°线,贵方越过此线,即视作侵略中国!”

北龙尼无奈苦笑,即便对方这样说话,他还是得继续装糊涂,把刚才的旗语又打了一遍,“大人,英军舰队距离我方已经不足500米了。”

丁日昌点点头,“开炮,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

轰然巨震中,炮弹越过英军舰队的上空,在海面上炸出粗大的水柱,同时,清军不惜一战也要阻止英军穿过台湾海峡的决心也最后一次展露在英国人眼底,这一回,北龙尼不能不慎重对待了。

“大人,还有不足300米,不足250米,不足200米。”

亨利四世号上,舰上大副心中焦急,这种距离下,舰长兀自不肯下达全舰作战准备的指令,一旦清军开炮,英军就只能被动挨揍,下场不问可知,“舰长?是不是做好战斗准备?”

“还有不足150米!”瞭望员的一声呼喝,让北龙尼缓过神来,举起望远镜看过去,太湖号两侧的锚链深深地扎进大海,巨大沉重的舰体在海浪的作用下却丝毫不见摇摆,似乎在象征着中国人不可动摇的决心,“还有不足100米!”

北龙尼痛苦的闭上眼睛,吩咐一声,“左满舵!”

眼见英军旗舰亨利四世号在距离警戒线不足100米的距离上划起大片的浪花,调转船头,向左倾斜,丁日昌几乎连站都站不住了,“终于把英国人吓跑了!”

“军门,您没什么吧?”

第22节 外交纠纷

电子书下载功能暂停使用!预计需要到下周完成!

第22节外交纠纷

香港总督及英国驻中国各地的领事、驻京使节,对中国大清政府这样粗暴的做法大为不满,约翰。p。轩尼诗爵士第一时间向两广总督提出严正抗议,认为中国南洋海军的军舰炮击正在做正常航行的英*舰,是有意挑起事端,把两国推向战争边缘的危险举动,要求中国北京给出明确答复。

不但是英国,美、法、西、奥等国也无不认为中国这一次的行动是非常危险和未经认真考虑过的,一旦激怒英国,后果不堪设想;就是多年来始终和中国关系最称良好的德国,也隐晦的表示了担忧。

奕急得满嘴火泡,左右支应,各处解释,忙得一塌糊涂,英国人气势汹汹,根本不理他的解释,一定要中国政府就此事向英国道歉,并惩办此番在台海冲突中,率先发炮的中国海军将领。奕身在其中,分外觉得为难,朝廷对日用兵,正在如火如荼,其势必不能和英国再挑起争端——想来英国人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也不惜狮子大开口的提出种种条件的。

只为息事宁人计,奕便有了答应英国人要求的话锋,“皇上当日电谕旨意,也只是要丁日昌等阻隔英军前进道路,并无明文准许其率先开炮,乃至挑起两国战事文字,丁日昌这等做法,殊不堪问!臣弟想,……”

“你不必想!”皇帝大声抢白他,瞪了弟弟一眼,把一肚皮的话又吞了回去——这几天以来,老六实在是顶着太大的压力,对日用兵之事,他是军机首辅大臣,调动兵员、补充各处所需都是要他亲自过问,京中还要辅弼政事,无暇休息,累得黑白颠倒,如今又出了中英对峙的局面,也难怪他心力交瘁,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了。但这是自己不能容忍的。

他怜惜的叹了口气,“老六,你是怎么想的,朕知道,但台海争端一事,我大清断断不能失了半点颜面!这样吧,明儿个就是六月初八,各国驻华公使不是都要到正大光明殿中来,为朕拜寿的吗?就定在明天好了,朕亲自解答英国人的问题。”

第二天是六月初八日,距离皇帝的万寿节还有一天,按照京中的旧例,每到这一天,朝中百官、大清藩属及各国公使都要到圆明园中来,向皇帝祝寿,然后皇帝赐宴,彼此一团和气,散席而罢。但咸丰二十八年的万寿节,情况有所不同。京中的空气极其紧张,天下人都在等待着朝廷尽快拿出解决中英争端的解决办法——总是这样拖下去,可不是个事啊!

皇帝到奉贤殿拈香祝祷完毕,乘玉辂大驾一路到正大光明殿后,待朝臣、百官进殿之后,才升座宝座,“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跪倒行礼,西洋使节三鞠躬行礼,皇帝摆手,“都起来吧。”

等众人起身,皇帝扳着脸,目光在下面扫视一圈,慢吞吞的开口说道,“今儿个是朕万寿节庆,按照往常的惯例,不过由得尔等祝祷一番,随即赐宴,中外君臣一同和乐。说一些尧天舜日的应景话儿,如此而已。”

“……而今天的情况略有些区别,这等官样文章固然要做,但在此之前,朕有几句话要说。”他说,“想来你们双目不盲,双耳不聋,也都知道了,六月初六日在台湾海峡中发生的中英两国的争端——清流、国子监、翰林院,乃至内阁、军机处中不断有人上章,要朕重惩下令开炮的丁日昌,为什么呢?表面上看清流,并不是因为他率先开炮挑衅,而是为了在对日作战期间,国家用度频仍,海军征战不绝,尚未有一个明朗的局势之下,丁日昌竟然敢再度挑起与英国的冲突,日后激怒英国,发作开来,我大清两线作战,有捉襟见肘之虞。”

“……另外一个不能说出口的理由是,处置丁日昌,是为朕待罪!处置了一个丁日昌,就保全了朕的颜面不失,想来英国使节久驻中华,于我大清的这种官场之风也早已经司空见惯,办了一个丁日昌,赔偿一些军费银子,也很可以堵住英国海军、英国国内某些政客的嘴巴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声调,“朕告诉你们,此事万万不能!丁日昌是朕的臣子,命令其固守北纬25°线不准英国海军炮舰经过是朕的旨意,所有的责任,朕一身承担!英国人想要趁机讹诈,甚至不惜以武力威胁,也要达成目的?好,好得很!只要英国人敢于挑衅开战,我大清奉陪到底!”

华尔琛的脸色半红半白,那副尴尬的模样让人发噱。但此刻,任何人也没有嘲笑他的心思,都给中国皇帝一番雷霆怒火吓得呆住了,他竟然丝毫不顾忌?甚至当着各国公使的面前,大骂本国政府,这实在令人不能容忍!

只听皇帝继续说道,“恭王对朕说,于西洋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