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骂一句,咱就可以收兵了。”龙辰也是摸清了一些东江镇那一方的底线,那毛文龙不会傻到现在就和自己火拼的,女真鞑子还在旁边看着呢,再说依照聚风寨的战力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毛文龙也是顶多在一旁敲敲闷棍罢了。
“直娘贼,你们究竟敢不敢打?原来都是一帮没乱子的怂包蛋啊,哈哈。”胡猛打呼一声,“孙子们慢慢呆着,爷爷们身子可是乏了,先回寨子里休息会儿,只要你们敢再向前行进,爷爷们不介意送你们去见阎王!”
“大将军有令:收兵!”
聚风寨兵士在放肆地大笑中以整齐的队列回了寨子,毛有见指甲都快嵌入到手掌的血肉中去了,但是他还是克制着自己,只是其双目中已然是一片赤红。算算次数,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直接在龙辰手中受到屈辱了。
……
流民这种东西是每个王朝都十分畏惧的,为此宋朝时每次遇到天灾或者兵灾,朝廷都会在无家可归的流民中征兵,将流民中原本属于不安稳力量的丁壮们转化成了维护帝国统治的力量。这种方法很有效,有宋一朝即使宋军的战力再怎么差劲,但是平复内地的反乱都很轻松。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这种举措无一更加促涨了宋朝“兵”太多的负担,其更是拖垮了整个北宋王朝。
明太祖是贫苦出身,所以他也有一套法子来杜绝流民的出现,那就是以一种极度“苛刻”的户籍制度来将你限制在这一块土地上面,没有路引,你连出个远门也不行,只有那种功名达到一定程度你才可以有资格到处游山玩水。可是即使这样,大明王朝还是最终还是亡在了流民手中,可见明太祖的这个法子确实有点太过想当然和理想主义了。
流民,当真是封建中央王朝的催命符,流民的出现实际上已经标志着这个政权对其领土的掌控力已经弱到了一定地步了,明末当真是一个处处哀鸿遍野的末世么?就如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真可能全中国都在出现自然灾害而导致全国人民饿肚子么?
俺是罪恶的分割线
清明节放假,小龙买的是凌晨的火车票,因为那是快车,然后晚上两点中小龙就准备离开宿舍了,忽然发现平时都不锁的宿舍大门被宿管阿姨上锁了,小龙又不好意思去将阿姨喊起来开门。结果,小龙翻·墙·翻出去了,为小龙欢呼吧,以小龙这种胖墩身材也能翻·墙成功。坐的是硬座,对小龙这种胖墩来说实在是太挤了,根本就没法子休息。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忙弄了一些事情就强撑着脑袋来把今天的一章赶出来,小龙更新速度不是很快,但小龙从未请假断更过,洗澡,睡觉去~~小龙公布了企鹅群:161866011,欢迎大家入驻陪小龙聊天打屁。
正文 第九章 震撼
更新时间:201346 8:46:12 本章字数:3174
人有生老病死,是天道规律,浩瀚如宇宙也是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中的何况小小一个王朝?一般一个王朝的新生期也就是该王朝在军事、经济上最高峰的时刻。撇开其余总总原因而论,王朝新生期也是意味着这个王朝对其统治区域的强大控制力,即使天下刚刚结束了战乱迎来了统一,但只要有着这种“强大”的控制力,那么该王朝就足以用这“残破”的天下力量调动起骇人的力量!
王朝末年,无怪乎是王朝对其统治区域的控制力减弱,出现了各种和它分权的存在,就拿大明王朝来举例:明末,庞大的官僚地主体系已经十分稳固,他们有着无需交税的特权,故而很多农户就将自己的土地挂记到这些特权户名下,因为比起朝廷的赋税来说,农民只要交纳给特权户们的“租金”要少得多。看起来是广大贫苦农民们得到了利益,负担轻了,小日子自然过得比原来好了。但是作为一个封建中央王朝来说,它的赋税主要来自于“土地”,而这种现象却使得整个朝廷的赋税缩水严重,从明太祖到嘉靖帝的这段时间里,朝廷的赋税的总趋势是不断在减少。同时,民间却在不断的“富裕”中,这种“藏富于民”真的是利民了,但利国么?
面对税收的不断流失,明庭只能不断加大赋税,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更是加速了“纳税”农户的流失速度,甚至加速了帝国统治力的削弱从而导致帝国的最终崩溃。想那隆庆一朝至万历朝前期这一段“大明中兴”的岁月里,高拱和张居正俩“大神”只是重新清丈下土地再打击一下那些不断“啃地皮”的地主阶级嚣张气焰(比如海瑞大大死掐前内阁首辅徐阶这事儿,难道真的只是高拱故意派海瑞去整自己的老对头徐阶么?要知道徐家可是当地最大的一家地主,打击徐家也是在打击整个地主阶级。)这个大明就像散发了第二春一般,税收增加,税收增加导致军饷军械可以发足了,然后这也导致了俺们的戚爷爷和李成梁大叔风骚起来,一个在蓟镇一个在辽镇,将那些个气焰嚣张的蒙古部落彻底压了下去!戚爷爷再厉害,李叔叔再勇猛,他们的成功也只是借助了大明国力的短暂恢复的大潮而已。
而高拱和张居正,他们的一系列政策只是重新加强了明庭政权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力,而这,就已经让大明散发了第二春。
提起满清,就不能不说那每年数千万银两去养活的那些个旗人,旗饷已经成了满清后期的严重负担。但在明末,也有一个群体,它对整个大明的负担绝对比后世旗人对满清来得厉害得多,这群人就是朱家的宗室!明太祖立下的规矩对朱家子弟是很不错的,那些个就藩出去的王爷可以世袭,而后其子还可以再分得下一级的爵位。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到了明朝中期,藩王们已经成了大明朝摆脱不掉的沉重负担,藩王有着宽广的领地,这些田赋就是专供王室奢侈享受,根本和中央王朝没半毛钱关系了。所以明庭在面对着自家田赋来源被一个又一个藩王占据的同时还得加大成本来应付吃饱了撑的藩王们的造反,老朱家的藩王们确实有着造反的传统。朱家宗室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明庭对国家的掌控力,而且无论哪个牛人上台也不敢真的去打这些宗室们的主意,除非你嫌命长。
最后就是整个统治体系自己的腐败,明之江山传承了两百多年,这个统治体系已经是乌烟瘴气腐败横行了,就像一个垂暮老者,已经无法再压服这个“国家”了,其控制力也在不断削弱、削弱、再削弱!
李闯之流,不过小贼尔,之所以其可以横行大明十余年最后更是攻入北京逼得崇祯自尽,其实是这个明庭已经无法调动那庞大的国家力量罢了,大明已经无法代表整个汉家江山最强力量,自然无法再护卫住自己的统治。再看多尔衮率军入关时,那之前打得明军丢盔弃甲的大顺军立刻成了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后世有言“鼠疫论”,反正小龙是不信的,这多少有点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意思在里面。)
……
不过数日而已,在方仲手上就已经聚集了将近万余流民,这才是朝鲜一个平安道而已,金城日替方仲更是选出了数千丁壮,这种声势,已经足以撼动平安道的风潮了。
“直娘贼,俺断是想不到,这一下子居然能裹挟出这么鸟人出来,呸,有这么多丁壮,这朝鲜咋的在女真鞑子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这亲眼所见的变化也让大仁很受冲击,自家只是千余乌合之众却能轻易卷席万余人马的声势,只要再给自家时间,将这支人马稍稍磨练一下,也能弄出一支数千战兵出来,虽和女真鞑子和聚风寨兵士这种精锐相差很远,但也是可堪一用了。
“呵呵,这朝鲜李氏和咱大明一样,近三百年的传承了,它还能将这个朝鲜抓住几分?整个朝鲜的力量,它还能调动几成?倘若这李氏可以调动整个朝鲜半岛之力量,又岂会让女真鞑子在自家屋内如此横行?”方仲禁不住连发叹息,以此类推,这代表着汉家正朔的大明眼下不也是这般光景么?若是明庭能够像开国初期一样可以调动更多的国家力量,那么像成祖当年横扫漠北那样横扫女真亦是不难。说句难听点儿的,就算女真鞑子再厉害,咱大明,咱大汉民族也依旧耗得起!一支十万大军不够,那就两支,三支,四支,就这样耗也能将女真鞑子耗得灭族。小小女真在真正的汉家力量面前,他们连抬头的资格也没有!
“这倒是,俺们聚风寨不也是靠着偶尔抢掠下这帮朝鲜人就能发展到如此之势么,若是日后咱们将军将整个朝鲜控制在手,又能成就怎样的一番光景?”大仁禁不住开始遐想起来。
“那就等着吧,别忘了咱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