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6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政府,既面临苏联要求联合采取决定性措施,又面临英法要求保证北约组织团结,显得有些左右为难。

而此时远在坤甸的黄历既要关心埃及的战况,又要动对北越的这次极其难得的宣传攻势,从而使南越能够名正言顺地对北越的统一要求加以严辞拒绝,并且促使南越民众更彻底地改变思想。

五六年十月,由于北越gcd的生硬而残酷的土攻政策,饱受其苦的北越农民终于向“土改”和党在农村的组织起了暴力反抗。这次农民暴动生在胡志明的老家义安省,对,就是历史上曾生过“义安-河静”暴动并造就了越南的“苏维埃”运动的“群众基础”较好的“老区”。

这次武装暴动大约有两万多农民参加,越共被迫调动其军队中的精锐第325师,一个星期后才将农民暴动镇压下去,大约有六千农民被杀或被强迫迁移。这次北越义安省农民对政府的反抗,在规模上或许仅次于“匈牙利事件”,但影响却不会再象历史上那样少人知晓了。

就在武装暴动刚刚被镇压下去的第三天,南越的报纸媒体上便出现了对于此事的报导。一开始还是简略的,不详的,但照片和详尽的资料很快便补充上来,越来越引起了南越各阶层的关注。

随之而来的是揭底似的批判,从五三年的“反逃税”运动的恐怖,一直到现在的对“武装暴动”的残酷镇压,北越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失误,被连篇累椟地暴露出来。由南越政府的官方媒体为主导,引了连续而持久的社会关注和各方讨论。

北越的反击是可以预见的,但这种反击却被更加确凿的事实和证据所击倒,反倒引起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对于这次舆论攻势,南洋联邦、美国和南越政府是处心积虑,并且是准备充分的。针对北越的辩解,出现在媒体和广播中的是亲历者的切身控诉。从失去土地、被批斗游街的地主,到曾经差点饿死家中的妇女儿童,还有在土地改革中深受其害的贫苦农民,以及在镇压暴动中幸存下来、被迫迁移的“老区群众”。

大量的书面资料和照片证据,大量的人证,使舆论的风向不可逆转地向南越政府倾侧过来。而在越南颇有名气的,从北越逃回来的知识分子潘寅的露面和讲述,将这次舆论攻势推上了顶峰。

北越党和知识分子间的分歧早在4o年代末就开始了,但一直没有凸显出来。北越**1954年从法国殖民统治下独立,结束了武装斗争,进入城市,并建立了国家政权后。城市生活助长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情绪。恰逢赫鲁晓夫掀起的“非斯大林化”浪潮在各**国家蔓延,北越知识分子开始也出了自己的声音,对北越的报坦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直接提出质疑。“为什么没有人去写政府机构?为什么没有人去表现爱情?为什么只准写工人农民出身的人物?现实主义应该鼓励形式和内容上的百家争鸣。”

第一百九十一章纷乱

第一百九十一章纷乱,到网址

 第一百九十二章强大的舆论攻击

第一百九十二章强大的舆论攻击

“在北越,一些知识分子把自己比作越共的‘小老婆〃》’,其含意是,不论你如何忠心耿耿,越共也永远不会‘明媒正娶’,改变你的‘身份。”潘寅在广播电台接受记者的现场访问时,自嘲地说道:“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从1951年开始,‘整风’运动在越北地区大规模展开,延续了几年。这场运动波及北越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甚至那些在武装和地下斗争中证明了自己对党的政治忠诚的知识分子,也被强迫送进与外界隔离的***和特殊学校,经受系统的强化的思想改造。很多人不堪忍受压力和折磨而自杀。所以,后来连剃须刀都被没收。”

一个记者抢先继续提问道:“我听说当时在知识分子中流行一个名词,叫‘硬戴帽子’,不知是什么意思?”

潘寅的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低沉地说道:“它的意思是不管受审查者如何否认,他必须承认他从未犯过的罪行,丝毫没有自我辩护的机会。审查者会使用很多残酷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最常用的是‘车轮战’,即连续多个昼夜对受审查者进行盘根究底的逼问,涉及到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受审者心理崩溃。”

“另外一个常用的手段是‘连环套’式的追究。”潘寅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被怀疑为‘反**’,理由是给了某某学生一个他不应得的高分。审查者,也就是他的学生便就此认为:一,你以此在我们之间制造矛盾;二,有了这种矛盾学生就相互争吵;三,他们从此就不再进步;四,他们甚至会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不如法国殖民统治下的学校;五,他们会进而认为今不如昔,现在的整个制度不如法国殖民时期;六,所以用一个不符合实际的成绩,你就达到了为殖民统治者服务的目的;七,可以得出结论,你就是法国殖民主义和美帝国主义的走狗。”

提问的记者们沉寂了片刻,一个戴眼镜的记者举起了手,问道:“请问陈丈夫,您那时候是因为什么而受到批判的呢?”

潘寅笑了起来,很无奈地说道:“因为在我的作品中用了大写的‘他’,你们可能不知道,长期以来,在北越这一人称代词只可以用来称呼‘胡主席’。当我听到这个指控时,我觉得仿佛是在皇家宫廷里。”

“那您对‘胡主席’是打心里不尊重喽?”一个事先安排好的记者很适时地问道。

“嗯,可能如此吧”潘寅挠了挠头,很巧妙地说道:“我觉得他很象是越南农家放置槟榔的石灰罐,这种石灰罐时间一长内部的石灰就越积越多,容积变得越来越狭长,直到无法使用,但却因使用年久而常被农家供奉起来。”

一阵笑声爆出来,胡志明体型瘦长、年高,而且被崇拜,可不就象是这样一个老而无用的石灰罐吗?

…………………

如果说南越政府之前所做的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是为了解决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减轻社会矛盾的话,此次的舆论攻势,则是由浅入深,慢慢酵扩展,对社会各阶层的民众都形成了巨大的、直观的冲击。而且,对北越政府声誉的打击是沉重而有效的。而且这场舆论攻势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效果之好,在国内外所引起的反应连策划者都感到有些意外。

越共已经陷入了全面被动,是继续狡辩,还是痛快认错,已经无法改变声誉受到重大损害的结果。最后,越共还是选择了后者,表公报承认在“土地改革”和其他方面犯了严重错误,绝大多数在“镇压逃税”运动和“土改”中被捕的干部、知识分子和农民被平反和释放。

越共总书记长征成为替罪羊,引咎辞职,由主席胡志明代理总书记。直接主持“土改”的政治局委员黎范龙被贬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胡越杭则被贬为普通党员。时间不长,黎笋从越南南方的党组织调到北方担任党的总书记。这一调动表明,北越党组织的错误已严重到要由向来处于被领导地位的南方党组织来帮助纠正的地步。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痛快淋漓地胜利了,而这次胜利所带来的是一连串的变化。先,南越的民众对于统一开始抱有恐惧和担忧,害怕北越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也会降到自己头上,其中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都持有这种想法,并对南越政府扩充军力的计划表现出了理解的态度;其次,北越政府开始对通过选举和平统一持反对态度,担心声誉受损的北越政府将不是正逐步向好的南越政府的对手;最后,南洋联邦和美国向南越政府提供军事帮助,也减少了很大的阻力。

战争是很难避免的,只不过是规模大小的区别。经过了之前的一系列准备之后,南洋联邦提供的轻武器系列,以及美国提供的重武器,开始向南越输送。如果是在整编训练之前,黄历是力争避免这样做的,他很担心,一支**无能的军队会变成“运输大队”的角色,他们提供的武器会白白便宜敌人。

在南越,南洋联邦的军事教官已经秘密地直接训练和装备了七个拉迪族连和五个突击营,并在奔埃诺、奔布里和奔科塔建立了三个山地丛林反游击战的训练中心,这些训练中心都置于三十个南洋联邦特种部队军官的指挥之下。

而随着新式武器装备进入南越正规军,以及对他们训练水平的提升,正规军的作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的民卫队和保安队也经过了改组,展成为一支拥有统一组织和标准化装备的职业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