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在乱世-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炮火压制住东北军的反击行动之后,美日联军没敢迟疑,立即撤了下来。

这时候,美军指挥官也意识到,东北军肯定在材料厂构筑了地下防御工事,而且非常坚固,足以承受普通炸弹与燃烧弹的攻击。别忘了,C集团军中的美军主力师参加过第三次南京会战,在南京与东南军激战了一个多月,非常清楚中**队的防御战术,也非常了解中**队的地下防御部署。

对付地下工事,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钻地炸弹。

在很多时候,大威力的钻地炸弹是唯一能够摧毁地下工事的弹药。

事实上,在台海战争中,美军就遇到过中**队构筑的地下防御工事,特别是在与空降十五军的战斗中,空降兵挖掘的地下防御工事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针对这一问题,美军专门开发了好几种用来对付地下防御工事的钻地炸弹,其中一些还非常先进。比如为了对付分层设置的地下坑道体系,美军开发出了一种“智能”炸弹,能够连续击穿上面的数层坑道,在到达最底层的时候才引爆,以确保彻底摧毁整个坑道系统。

只不过,在绝大部分时候,炸弹的威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很好理解,在对付一些特别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的时候,美军广泛装备的小直径炸弹根本起不了作用,只有装药量高达上百公斤的重磅炸弹,才能在击穿之后,炸毁整个地下防御工事。

问题是,重磅炸弹严重限制了战机的携带量。

就拿美军广泛使用的F35A来说,在不使用外部挂架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在弹舱内携带一枚两千磅级的重磅炸弹,即便使用外部挂架,也最多只能携带七枚。如果使用二百五十磅的小直径炸弹,内部弹舱就能挂载四枚,用上外部挂架的话最多能携带二十二枚,载弹量是重磅炸弹的三倍以上。

携带能力降低,战机的作战效率自然大大降低。

只不过,对美日联军的地面部队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既然东北军还盘踞在材料厂里,而且修建了地下防御工事,就得让空军出力。

天黑后,美军继续展开轰炸。

毫无疑问,打击地下目标,要比轰炸地表目标麻烦得多,作战效率也低得多,仅仅是甄别轰炸效果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轰炸从夜间七点三十分持续到十点三十分,美军才完成了第一轮打击。

这次,美日联军吸取了教训,没有立即推进,而是派出无人侦察机,对材料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全面侦察。

毫无疑问,这个决定,至少拯救了数百名美日官兵。

轰炸确实起到了左右,可惜的是,没能彻底摧毁东北军的地下防御工事。

从无人侦察机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拍下的照片来看,东北军不但在材料厂修建了大量地下防御工事,还用钢材对地下防御工事进行了加固处理,很多地方,甚至直接用钢轨作为地下坑道的横梁。

显然,这样的防御强度,超过了美军钻地炸弹的摧毁能力。

事实上,在其他战场上,美军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暂且不说如何把钢轨送入地下坑道,仅仅是在狭窄的坑道里将钢轨架起来就是一件让人无法想像的事情,至少美军办不到。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夜间的轰炸仅仅除掉了地下坑道的表土,没有伤到坑道本身。

无可奈何之下,美军只能再次呼叫空中打击,让战机带上激光制导炸弹,对地下坑道的交汇出与出入口进行精确轰炸。

这次,美军使用的仍然是两千磅级炸弹。

只不过,不是钻地炸弹,而是装药量高出将近三倍的高爆弹。

相对而言,轰炸效果还算理想。

虽然高爆弹无法钻透坑道顶部的加固钢梁,但是肯定能够阵塌坑道,达到堵塞与瘫痪坑道的目的。

这轮轰炸从二十七日凌晨一点四十五分开始,持续到了二点过五分。

经过二十分钟的高强度轰炸之后,美军才初步确认,材料厂的地下坑道系统已经被彻底瘫痪,就算仍然有部分东北军幸存了下来,也无法上到地面,更加不可能在美日联军发起地面突击的时候组织起有规模的反击行动。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美日联军才再次开上津滨大道,向主城区推进。

与美军指挥官判断的一样,东北军确实没有对美日联军进行有效阻击。

虽然在美日联军推进的时候,部分幸存下来的东北军将士躲在附近的建筑物废墟里,向美日联军打冷枪,毙伤了一些敌人,但是美日联军的推进行动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

只不过,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并不顺利。

天亮前,美军先头部队到达了西安路附近。

在这里,美日联军再次遭到东北军的顽强阻击,而且东北军将防御阵地设在了西安路西面的两座化学工厂里

更要命的是,这是两座染料化学厂

也就是说,在这两座化学厂里肯定有不少有毒化学品。就算东北军不打算与美日联军打一场“化学战”,美日联军在进攻的时候也得有所顾虑,特别是在呼叫空中支援的时候,肯定得考虑到轰炸的附带伤害。

如果不小心炸到了化学厂的有毒化学品仓库,方圆数公里都将变成无人区。

虽然美日联军拥有完备的防化学装备,但是对于进攻部队来说,戴上防毒面具肯定会影响作战行动。再说了,在城市战中,很少有步兵在戴着防毒面具的情况下作战,而且东北军肯定会利用这一有利情况。

受此影响,天亮前,美日联军没有发起进攻。

当时,美军前线指挥官也是举棋不定。如果有可能的话,美日联军肯定希望绕过这两座化学厂,避免不需要的伤亡。

问题是,绕得过去吗?   

第四十六章 举步维艰

第四十六章举步维艰

到了二十七日上午,主要战场转移到了双港镇。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帕特里奇并没把南面迂回当成主攻方向,但是C集团军先头部队在滨海机场的糟糕表现,让他认识到,如果不能尽快开辟新的战线,扩大进攻范围,迫使东北军在更长的战线上,才能尽快打下天津。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在二十六日就命令C集团军抽调两个美军主力师与两个日军二线师从滨海机场南下。

如此一来,双港镇成为了美日联军重点攻打的对象。

作为位于东南方向上,紧挨着主城区的双港镇,可以说是天津主城区外围防线上最重要的结点之一。只要拿下了双港镇,美日联军就能沿着密集的道路网继续向前推进,对津汕高速构成威胁,从一零七省道或者二零五国道北上,从津港运河东面攻入天津主城区,将东北军的防线拉长近一倍。

要知道,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主力几乎全部部署在天津主城区的北面。

也就是说,只要美日联军能够在天津主城区南面投入足够多的兵力,沿着主要道路发起进攻,东北军的防线就将岌岌可危,不得不在城区内与美日联军作战。打到这个地步,究竟鹿死谁手,那就很难说得清了。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抽调了C集团军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去攻打双港镇。

只不过,美日联军进攻行动并不顺利。

虽然双港镇在外环线外,建筑物不是很密集,也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受地质影响,东北军也很难在这边构筑起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但是与主城区相比,双港镇这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地理特点,即水网密集。

在双港镇附近,有双巨引河、双巨排污河、洪泥河、卫津河、西河、南白排河等多条河流与人工河渠,而且综合交错,形成了较为密集的河网。虽然这些河渠并不宽阔,很多地方都没有宽到足以组织美日联军装甲部队泅水涉渡的地步,但是密集的河网,肯定对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产生了影响,不但使得那些需要在路面上行驶、得从桥上渡河的重型运输车辆无法顺利通行,还对战斗重量较大的主战坦克产生了影响。

别忘了,美军M1系列主战坦克的战斗重量都在六十吨以上,M1A3在披挂了附加装甲之后,战斗全重甚至超过了七十吨,而中国陆军的主战坦克普遍在五十吨以下,96式只有四十多吨,99式也只有五十吨出头,即便在经过了大规模改进、披挂了附加装甲的99C的战斗全重也只有五十六吨,比美军的主战坦克普遍轻了十吨以上。事实上,即便只有五十多吨的99C也不太适合在河网密集的地区作战,不然在南方战场上,特别是在东南军中,打主力的就不会是96式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美日联军中没有适合在该地区作战的主战坦克。

日军的90式与04式主战坦克就比较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