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优势。进入视距内之后,因为F22A已经在超视距战斗中取得了优势,加上部署在东北战场上的美军战斗机要比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多得多,所以F22A往往能够凭借较为明显的数量优势,弥补在格斗空战中的机动性差距。
但是对美军来说,J20带来的最大问题不是F22A打不过,而是美军的整套对空作战体系受到了威胁。
要知道,在美军的对空作战系统中,F22A只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而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规模庞大的支援机群,特别是由E3与E2组成的预警机群。说得直接一点,即便没有F22A,依靠性能先进、数量众多的预警机,美军仍然能够用以F第三代战斗机取得空中优势。
相反,如果预警机发挥不了作用,就算有再多的F22A,美军也很难掌握制空权。
问题就在这里。
拿E3D来说,其脉冲多普勒探测雷达对J11这类大型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在四百公里以上,对同类型的大型飞机的探测距离更是高达六百公里,即便在下视情况下,对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也在三百公里以上。但是在面对J20这类隐身战斗机的时候,E3D的最大探测距离还不到一百公里。如果J20的航向正好对准了E3D,即将RCS面积最小的头部对准E3D,那么E3D对J20的最大探测距离只有六十公里。与之相比,J20的相控阵火控雷达即便在边搜索边跟踪的工作模式下,对E3D这样的大型飞机的探测距离也在两百五十公里以上。
如此一来,J20反而能够提前发现E3D。
也就是说,预警机已经不能提供预警了。
更重要的是,J20配备的SD10S中程空对空导弹在拦截迎向目标的时候,最大射程超过了一百二十公里,即便攻击逃逸目标,最大射程也在六十公里以上。也就是说,J20可以在被E3D发现之前发射导弹,然后转向逃逸。
等到E3D发现逼近的导弹时,已经来不及进行规避了。
正是如此,在此之前的战斗中,J20才多次偷袭美军预警机得手。
可以说,如果不是中国空军严重欠缺远程警戒能力,无法准确掌握美军预警机的部署情况,不然J20还能击落更多的预警机。
预警机所遭受的损失,肯定会对F22A的作战使用产生影响。
甚至可以说,在没有预警机支持的情况下,F22A能够发挥出一半的性能,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实战中,F22A在与J20交战时损失惨重,就与美军的预警体系受到打击有直接关系。
再回过头来看,就不难明白,帕特里奇为什么一再认为,到了第三季度,随着中国空军的先进战斗机大规模服役,美军的空中优势将被抵消掉,而失去空中优势之后,美军在地面战场上一定举步维艰。
可惜的是,这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对帕特里奇来讲,解决问题的唯一法子就是增大投入,在中国空军获得足以扭转局面的力量之前,拖垮中国空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只能主动发起攻击,而且得针对中**队的重要目标,迫使中国空军应战。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会让美日联军的空中力量重点轰炸军事目标。
地面战争还没打响,空中决战就开始了
第十章 斩首行动
第十章斩首行动
发起空中战役,只是帕特里奇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
为了顺利打下北京,帕特里奇还选择了其他手段。比如在下达作战命令之后,帕特里奇采纳了联合司令部里一名日军参谋的建议,仿照美军在伊拉克的做法,以涉嫌战争最的名义下达了“扑克牌通缉令”。
事实上,就连帕特里奇都知道,在伊拉克行得通的法子,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
别的不说,美军悬赏通缉中国高层领导人与军队高级将领的名义就不成立。虽然在此之前,美国就一直指责,中**队违反了国际战争法,比如在东北战场上,中**队就处决了不少日本战俘,甚至将日军遗体钉在木桩上,但是这种指责只针对中**队,而不针对中**队的某一个将领。事实上,美国也拿不出相关证据,证明中国高层、或者是高级将领下达过违反战争法的命令。再说了,美军自己的行为也不够干净,配合美军作战的日军也犯下了不少罪行。真要追究责任的话,谁都跑不了。
最重要的是,中国并没战败,也没有沦陷,通缉中国领导人自然没有多少意义。
显然,帕特里奇不会对此抱多大的希望。
有意思的是,在美军的悬赏中,用红心J代表的罗耀武的赏金高达五千万美元,而用大鬼代表的狄劭康的赏金只有五百万美元。依照美军给出的解释,罗耀武涉嫌下令让部队秘秘密处决了数十万日韩战俘,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而狄劭康只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并不是军队指挥官,也就没有下达过类似的命令。
不管怎么说,帕特里奇确实看得起罗耀武。
问题是,有机会靠近罗耀武的人中,恐怕没有哪一个会为了钱动心。
当然,打击中**队的法子还有很多。
从七月十五日开始,即在美军再次夺取了制空权,迫使中国空军不得不将有限的先进战斗机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保护西山指挥中心。得益于此,美军在当天就出动了十多架大型运输机,在北京上空投下了数百万张传单。
为了增强心理战的效果,随后几天里,美军甚至向北京空投了一批收音机。
美军宣传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即中国的高层领导已经离开了北京,全体逃亡成都。
这么宣传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中**队放弃抵抗。
受此影响,从七月十八日开始,狄劭康与刘诚志不得不亲自出面,前往各个军营慰问基层官兵,甚至出现在了居民取里,用实际行动告诉北京的军民,国家最高领导人与军队最高指挥官都在北京,并没前往成都。
狄劭康与刘诚志这么做,受到了罗耀武的坚决反对。
理由很简单,美军大打心理战,还下了悬赏通缉令,摆明了准备执行斩首行动,肯定会针对中国的军政领导人下手。虽然鼓舞士气很重要,但是狄劭康与刘诚志是北军军民的主心骨,是将士坚守下去的基础。如果两人在外出活动中出个什么意外,即便没被炸死,也会对民心士气产生重大影响。
出与安全考虑,罗耀武一直在警告刘诚志。
当时,军事情报局也发出了警告,要首都卫戍部队,特别是元首警卫部队密切留意美军的行动。
问题是,狄劭康与刘诚志没有把这些警告听进去。
这也很好理解,两人留在北京的价值,就是让守城官兵振作起来,让北京的千万市民恢复信心。美军的心理战已经产生影响,如果两人继续龟缩在防空洞里,只会使美军的宣传得逞。
当时,刘诚志甚至认为,呆在外面,要比留在西山指挥中心更加安全。
原因很简单,在七月十八日,西山指挥中心就遭到了美军的重点轰炸。虽然美军战斗机连续投下的三枚重磅钻地炸弹没有能够击穿两百多米厚的泥土与岩石,甚至没有对地下掩体构成威胁,但是美军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中**队,西山战略指挥中心也在美军的打击范围之内。
事实上,如果美军愿意,只需要动用一枚战术核弹头,就能摧毁西山指挥中心。
受此影响,狄劭康与刘诚志都认为应该呆在外面。
问题是,外面就一定安全吗?
七月二十二日,狄劭康在前往昌平慰问驻扎在当地的民兵部队时,负责掩护元首行踪的一支车队在行驶途中遭到美军轰炸,十多台车辆全被炸毁,警卫人员伤亡过百,而狄劭康的替身也被炸死。
这下,连刘诚志都紧张了起来。
美军的行动足以证明,肯定有人泄露了元首出行的消息,让美军获得了准确情报。只是元首出行的时候,都有五支以上的车队同时出发,而狄劭康到底在哪支车队里,是由元首警卫队的指挥官临时决定的。依照不成文的规矩,出发前,由警卫队长抽签决定。因此元首的行踪是随机的,而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美军的运气不太好,没有碰上狄劭康所在的哪支车队,只炸死了替身。
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一次强有力的警告。
得到消息之后,刘诚志立即联系了元首卫队,并且以总参谋长的身份,要求元首卫队立即把狄劭康送往最近的防空中心。
可惜的是,刘诚志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就在他让元首所在的车队改道之后不到五分钟,四支车队几乎同时遭到轰炸,其中就包括了狄劭康所在的那支车队。
罗耀武是在半个小时后收到消息的,而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派出救援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