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在乱世-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美军掌握了美日联军的指挥权。

这不仅仅体现在战役与战略层面,也体现在了战术层面上。

九月二十七日,美日联军在锦州东边的凌海市发起了一次代号为“嘹亮号角”的扫荡行动,重点打击盘踞在该市的几支游击队,以确保从沈阳到锦州的交通线。在这场行动中,美日联军协同作战,由美军指挥作战行动,结果冲锋陷阵的全是日军,几乎所有艰巨任务都由日军承担,美军主要负责掩护与支援。

名义上,这是为了锻炼日军,实际上,却是在为美军开脱。

当然,这轮扫荡行动,也确实锻炼了日军,至少让参与行动的几个师团的日军基层军官充分掌握了美军的基本战术。

由此也看得出来,帕特里奇肩上的压力非常大。

作为联合司令官,他不但要指挥部队打赢这场战争,还得尽量减少美军伤亡,让美军坚持到获胜的那一天。

只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帕特里奇也意识到,如果还不采取行动,胜利就将离去。

也就在“嘹亮号角”吹响的第二天,帕特里奇敲定了作战计划。虽然许多参谋都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突出部上,围歼该地区的数十万中**队,打开进军朝阳的大门,但是帕特里奇仍然坚持迂回攻打赤峰,迫使中**队主动撤离朝阳。

只不过,帕特里奇并没有把参谋的意见完全放在一边。

在制订主要作战计划的同时,帕特里奇也让参谋制订了一份备用计划,即在进军赤峰不利的情况下,把主力转向突出部,以占领突出部,正面强攻朝阳为主。

事实上,这也正是美军指挥制度的直接体现。

虽然帕特里奇是司令官,但是在参谋提出了意见之后,他仍然得有所顾虑。可以说,就算帕特里奇仍然坚信美日联军能够打下赤峰,他也得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这其中,最让他担心的,就是中**队在美日联军发起进攻之前发动反击。

从某种意义上讲,帕特里奇让参谋制订备用计划,就是针对这一情况。

虽然侦察机与侦察部队没有搞清楚部署在突出部的中**队到底是不是主力,但是集结在该地区的中**队多达数十万,而且都是作战部队,而不是民兵。这一迹象表明,罗耀武很有可能在策划一次大规模战略反击行动。就算以中**队的实力,打回阜新与锦州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却能以此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如果中**队能在关外坚持两到三个月,随着严冬到来,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一定会推迟到二零一四年的春天。

对帕特里奇来说,推迟进攻,等于是放弃胜利。

罗耀武已经动员了大批游击队,每天都有数十名、甚至上百名美军官兵在占领区的小规模战斗中伤亡。仅在八月份,在对付游击队的战斗中阵亡的美军就超过了两千名,而九月份前三周阵亡的美军官兵更是多达二千一百七十八名,最终很有可能突破三千人。如果拖到二零一四年,仅在后方阵亡的美军就将超过两万人!

对美国来说,这绝对是不可承受的重大伤亡。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罗耀武会发动反击,利用积极主动的反击行动拖延美日联军的进军步伐,最终达到击溃美军的目的。

没有美军当主心骨,就算美日联军能够突破山海关,进入华北平原,也不见得能够打下北京,更别说取得最后的胜利了。

受此影响,在整个战役策划阶段,帕特里奇非常重视战场情报。

如果不是为了打击中**队的导弹部队动用了大批侦察力量,帕特里奇甚至有可能在该方向上投入全部侦察机,搞清楚部署在突出部的中**队到底是不是主力,从而搞清楚罗耀武的战役企图。

可惜的是,在帕特里奇搞清楚这些问题之前,中**队的反击行动就开始了。

十月二日,部署在突出部的中**队分别沿三零五国道与三零七省道,从北面与西面攻打义县。

“突出部战役”就此打响!   

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右两难

中**队攻打义县,并没让帕特里奇觉得惊讶。

阜锦会战结束之后,帕特里奇着手策划下一轮进攻,从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北面,打算从通辽迂回到赤峰,从而迫使中**队主动撤退,用最简单的方式打下朝阳与葫芦岛市,打开进军山海关的大门。

照此计划,帕特里奇将美军主力放在了北面,沿海地区则以日军为主。

整条战线上,正是以义县为分界点。也就是说,义县是美日联军防线的结合部,属于防御较为松散的区域,也最容易遭到攻击。

很明显,这一部署存在严重问题。

在阜锦会战期间,罗耀武就派重兵驻守义县。会战后期,绝大部分中**队也是从义县撤退的。可以说,义县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重要性不在锦州与阜新之下。正是因为美日联军没有能够及时打下义县,才让中**队在阜新会战后期从容撤退,并且在白石水库东面部署防线,形成了突出部。

别说帕特里奇这样的高级指挥官,就连普通参谋都知道,应该重点守卫义县。

帕特里奇不是不知道义县的重要性,而是别有企图。

前面已经提到,策划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部署在突出部地区的中**队。按理说,帕特里奇应该首先占领突出部,拉平战线,消除侧翼威胁,再进军赤峰,以确保战线的完整性。可是从时间上看,就算长崎没有遭到战略打击,美日联军也得花上一两个月才能占领突出部。如此一来,等到美日联军再次做好进军准备,也要到年底,也就是冬季到来之后才能向山海关进军。

很明显,单独发动一场战役,将打乱帕特里奇的战争部署。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别无选择,只能把赌注全都押在赤峰,尽最大努力争取迂回行动的绝对胜利。只要中**队的侧翼防线受到威胁,突出部的价值就将大打折扣。只是从战术层面上讲,在美日联军迂回攻打赤峰的时候,肯定得想法牵制住突出部里的中**队,以确保美日联军侧翼不受到攻击。

最好的法子不是进攻,而是诱使中**队进攻。

对于已经掌握了战场优势的美日联军来说,防御能使优势最大化。

长崎遭到战略打击之后,帕特里奇更加坚定了这一战术,即在以日军为主的南部战线上以防御为主,牵制住突出部内的中**队,然后美军从北面发起进攻,在中**队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打下赤峰。

如此一来,义县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问题是,日军能够顶住中**队吗?

毫无疑问,罗耀武也看出了帕特里奇的战役企图,知道义县是一个圈套,如果将过多的兵力用在该方向上,一定导致其他方向上兵力不足,从而使整条防线松动,给美军留下穿插的缺口。

问题是,罗耀武也别无选择。

突出部的面积非常有限,无法做到纵深防御,也就很难通过被动防御来取得胜利。

美日联军的战役企图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南面牵制,北面进攻,以迅速攻占赤峰,切断中**队的后勤补给线为主要目的。

如果与美军打对攻战,中**队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优势可言。

对罗耀武来说,最佳选择就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中**队的战斗力不如美军,即便是主力集团军,也不见得能够击败美军主力师。可是与日军相比,中**队仍然具有优势,哪怕是很微弱的优势。

正是如此,在战役策划阶段,罗耀武调整了战役目的。

此战,还是只能盯着日军打,而不能与美军硬碰。

虽然在调整编制之后,日军的战斗力有所上升,特别是得到加强的各主力师团,在作战能力方面已经接近美军主力师,但是日军的编制改革很不彻底,只流于表面,在之前的反游击战中就已证明。

依照罗耀武的判断,如果能够率先在南面取得突破,对锦州构成威胁,哪怕美军在北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会因为后方受到威胁,不得不放弃进攻。

关键就是能不能迅速打到锦州!

从这个目的出发,罗耀武别无选择,只能强攻义县。只要能够打下义县,就能将美日联军的防线拦腰截断,然后集中兵力对付盘踞在锦州的日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罗耀武派出了两个战斗力最强悍的主力集团军。

第三十九集团军主攻,第十五集团军主守!

依照罗耀武的部署,在第三十九集团军打下义县之后,将由第十五集团军部署防线,并且将战线推进到医巫闾山,与当地的游击队取得联系。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将派遣小股部队支持游击队,袭击医巫闾山东面的敌军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