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便趁着天黑人不知鬼不觉的偷偷离开了,当然这要给上级打个招呼,理由有的是,随便找一个便得啦
这次行军度快了很多,大家心疼王爷,也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便把他塞进了马车,其实是俩老头骑了几天马,受不了了,可王爷都不坐车,他们又怎么好意思呢宽大的座车中,有见喜和赵信两人陪着,前边的车辕上坐着武松两个近卫,后边的脚踏上还坐着个抱着枪的近卫,安全是没问题了,赵柽琢磨着这要是换成吉普车,自己就是那巴顿将军啦
坐车就是比骑马舒服,赵柽半躺在厚厚的毡垫上,身上盖着大氅,车厢里点着火盆也不冷,红泥小炉上边煮着茶,身边放着满满一箱子的,他正捧着本地志,一边看一边与厢壁上挂着的地图核对,了解自己将要去的地方
宋朝的西北边境主要是鄜延路、泾延路、环庆路、秦凤路、熙和路、河东路和河北路,分别以延州、渭州、庆州、秦州、熙州、并州和大名为路治北方军事防御区主要是河北、河东地区,而两地自古以来就是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要地,汉朝之与匈奴,北魏之与柔然,隋唐之与突厥,五代、宋之与契丹都在此互有攻守到了宋代,河北、河东地区的战略地位比过去得到空前提升因为北宋定都不是在以前山河四固的关中地区,也不是在关塞重重的伊洛流域,而是在交通便利却又无险可恃的开封城,那么河北、河东地区就代替陕北、河西成为庇护京畿的最后屏障
河东路“其地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控云、胡,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除了代北为契丹所据以外,山川形胜还是比较完整的,主要是山地与黄土高原结合的地貌,而且区域分异明显,东西两侧皆为山地与高原,分别以太行山、吕梁山为主体,中部则是河谷盆地相间其中,自古就有“山河表里”的美称
由于河东路的地理环境是山河相间,从北向南依次为晋北的恒山山脉,晋中的忻定、太原盆地,晋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上党盆地,本朝以其为重镇,屯精兵以控边部其国防便是常用的依托代北恒山山脉起伏的山峦修建关隘要塞,特别是从契丹入侵晋中地区的四个主要交通孔道,是择精兵以拒之
宋代的河东地区,辖区主要在黄河以东;大致相当于今山西省大部和陕西的部分,管辖太原、隆德、平阳三府,代、忻、宪、丰、府、麟、岚、石、隰、慈、汾、绛、辽、泽十四州,宁化、保德、火山、晋宁、平定、威德八军
路治太原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下瞰长安谓开封,才数百里,诚古今必争之地也宋太平兴国四年,宋仁宗灭北汉后,毁旧城徙建城,以为北方重镇“控扼二虏谓辽人,夏人也”太原府南下又分东西两道,往西南走汾州大道可去平阳府、绛州以控制临汾、运城两盆地,再趋永兴军路可攻略关中太原府往东南走即为东南大道,经团柏镇达威胜军治铜鞮县,再南至泽、潞州的上党地区由于唐宋经济政治中心的东移,河东地区联系东南道路繁荣起来,而泽、潞州也成为中原地区联系河东的要冲和军事争夺的焦点而且自此东南穿穴径可达相州,东北通过壶关也可与太行山东麓大道相会隆德府往正南则是泽州险要天井关,可去孟津港渡大河
赵柽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直接越过这些地区,停留在陕北地区,那里虽然只有麟州、府州和丰州那么手指甲那么一点的地方,但是这里却是宋、辽、西夏三国交界,其西及北是西夏领地,东北隔河又与辽国的东胜州、武州相望,乃是三国边界的交会之处,也是西夏侵犯河东的必经之路。
第九十章 边情
第九十章边情
“见喜你把关于麟、府、丰三州的兵要地志都拿来!”赵柽审视良久,扭头吩咐见喜道。
“是!”见喜答应一声,在车厢壁上敲了两下,马车立刻停下,车队也马上停下,他下了车来到后边的一辆车上,mō出钥匙开了车mén,很快搬下一个箱子,让惜福送到王爷的马车上,锁好车mén,又用力拽了两下锁头才返回车上,吩咐重。
赵柽打开箱子捧出一卷,封面上工整的写着《河东路兵要地志》,从目录分为八章,即用兵的观察、地形及地质、气象、jiāo通、卫生、宿营及给养、居民及聚居地、宗教和思想以及大量的附录、附表、附图等项。全书共有三卷,每卷都有两寸多厚。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赵柽对此下了大功夫的,为了编制兵要地志,他翻遍了前人的论述笔记,从中寻找线索,有了商队以后,派驻到他们中间的文书主薄,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各地的情报,以后随着各处酒楼邸店的建立,他们收集到的讯息也都定期送到赵柽这里,他经过分析后,编制成册。但是他先前的目标是辽国,西夏还在其次,可随着事情的发展,他不得不把重心在一年前转到西夏,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仓促,有些东西还不完备,需要不断的补充!
“河东一路介于二虏,若首尾合而内寇,则其为患大于关北宋河东路的辖区主要在黄河以
大致相当于今山西省大部分地
辖管到今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中。国家备河东,重戍正当在麟、府,使麟、府不能制贼后,则大河以东孰可守者?故麟、府之于并、代,犹手臂之捍头目也。”书卷的开篇概述引用的是原知永兴军陈执中的一篇奏章,点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xìng。
麟、府、丰三州的地理对于宋朝政fǔ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在宋、夏战争
它是宋河东路的重要障蔽,这里北控沙
山谷险
黄河带其
长城绕其北,地据上游,势若建瓴,实秦晋之咽
关陕之险要也。
其次麟、府、丰一带宜农宜牧,特别是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土地féi沃,又能引河水溉田,是麟、府二州的主要产粮区。麟、府州守将就地募民耕之,可补边费。另外,这里还出产良马,这对于本不产马的中原政fǔ来说是一处输入战马的场所。
其
陕北的羌兵悍勇善战,“河外之兵,懦而罕战。惟横山一带蕃部,东至麟、府,西至原、
二千余里,人马jīng劲,惯习战斗之事。夏元昊曾依靠这些蕃兵屡败宋军,而宋朝也把内属诸蕃部落组成蕃兵和弓箭手,成为北宋抗击西夏的一支生力军。所以,保住麟、府地区是关乎北宋河东路安危的大事。
同样,麟、府、丰地区对西夏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西夏在陕北地区拥有夏、绥、银、宥、静等
其东北面是宋河东路麟、府、丰
南面是宋鄜延等路。如果西夏取得麟、府二州,不仅能彻底消除西夏在陕北作战一直处于鄜延和麟、府腹背受敌的艰难境
而且对于西夏进攻宋河东路有重要意义。
麟、府、丰三州之西、北是夏土,东北隔河为契丹境,东面隔河又是宋河东路。西夏一旦夺取了麟、府、丰三州并驻以重兵,宋河东路岢岚、火山诸军皆可图矣,且以河为
进退自如。所以,从西夏立国之初就对北宋麟、府、丰三州虎视眈眈,一心想吞并之,扫清进攻北宋河东的道路。
另外西夏土产多为大麦、荜豆、青稞、子、古子蔓、碱地蓬实、苁蓉苗、小芜荑、席jī草子、地黄叶、登厢草、沙葱、野韭、拒灰条、白蒿、碱地松实,在中原这些东西不过是喂牲口的饲料,但这些野菜、土产在西夏却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依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出西夏能产稻麦的良田并不
粮食并不富足。
西夏自然环境又比较恶
其境内可耕之地也仅有宁夏平原、陕北和河西走廊一
东北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土地为戈壁沙漠。境内即使有“土宜三种”的兴、灵地
但粮食生产并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麟、府二
山川回环五六百里,系蕃、汉居民种植之所,特别是屈野河流域土地féi
是麟、府地区的主要产粮区,所以西夏为了获得可以耕种的土地,对宋朝边境地区不断挑起战争,其目的就是夺取陕北沿边地区的耕地,而麟、府、丰三州便成了其首选目标。
为防止西夏侵耕,当初宋朝也为图谋西夏的银、夏、绥、宥、静等五州,把五州的都市城堡地区都纳入宋朝的辖下,宋在麟、府、丰三州屯有大量军队,仅麟州和府州就屯兵一万八千余人,不断在此修筑堡
并增派兵
进行积极的进攻,百年来在这里进行了无数次的搏杀。
但是,那些都市地区都是很偏东偏南的地方;五州之地的北部与西部广大的沙漠草原山林地区,宋朝则无法有效掌握。於是,西夏便趁机往西北沙漠地区建立了一个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