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辉煌三国-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鲜卑勇士怜悯众人,愿意主动退回,归还三县之地,但刘都督要送我们万石粮草,以备今岁过冬之用!”
轲比能缓缓将条件道出,说完便眼睛直盯视刘晔,不错过他一个表情动作。
“可以。”
当刘晔缓缓说出这两个字后,直让轲比能几疑耳朵听错,确认后先是一喜,然后直觉到不对,便收敛脸上稍稍露出的喜色,果然,刘晔亦是一字一句地说道:“轲大人亦得还我,三…县…七…万…子…民!”
“这……”
轲比能头脑冒汗,他猜到刘晔只怕终是知晓了屠村事情,可刚才他还发誓未下令屠杀汉民来着,现今就是脸皮再厚又怎能当面推翻先前所说?
“我鲜卑部正巧需要大批民夫,便请刘都督看着大汉与鲜卑友谊,先让他们支援我等搬迁,后面比能再派人护送他们回来可好?”
“不行!我自可以给你们充足时间撤出,但我堂堂汉民必须归还!”
刘晔冷冷说道,语气不留丝毫余地,直让轲比能眼睛精芒闪动,最后狠声问道:“刘都督!好吧!咱们现在真正趟明白说,比能亦不想着都督‘支援’,便只问都督一句,汝究竟怎样才肯议和?”
刘晔直视轲比能,语气淡然却清晰无比地吐出几个字来:“留下,轲盟主的头……”
此语一出,顿时两方将领瞬间拔兵器再手,局势一触即发!
而刘晔和轲比能却是表情未变,果然,刘晔再续道:“当然不可能,但乞伏利先生在我营中过得不错,便请轲盟主割爱如何?”
轲比能脸上表情未动,其实心里并不平静,颇有些拿不准刘晔思想,还真有几分担心刘晔现在翻脸,现在见到刘晔却是提出这等条件,轲比能思索半晌,再抬起头来,脸上淡淡笑道:“乞伏先生能得刘都督青睐是他的福分,比能自然无有不从!”
乞伏利何人?轲比能怎么会不清楚?他这却是包藏祸心了,却不想他若知道刘晔根本未打着重用此人主意,表情是否还会如现今这般淡然?
似乎解决了争端,接下来便好说了,不过半个时辰便达成退兵和议,到最后落书时,刘晔却是淡然说道:“所谓盟誓条约,不过便是空口废纸而已,轲大人与晔知道怎么做便行,不必落这俗套!”
轲比能见刘晔如此表态,心下再对他高看一层,点点头朗声道:“刘都督此言妙极,比能祝刘都督‘仕途顺利,前途无量’!”
公元190年11月5日,这一天,正是后来被称为“白驹和议”签订的日子,同样也是刘晔对外族争战取得的第一次不落下风的胜利!
显然,这不是结束,而是更壮阔地大时代开启的序幕……   
【08】接收三县理后事 初建牧场为马匹
接下来二十天时日,在刘晔整军缓缓推进接收道人,狝氏两县地盘,以及轲比能部迅速撤出部族人马过程中很快度过。
代郡原本的边民们知道刘晔已重夺回三县境地,鲜卑恶狼终得放弃对他们的压榨后,纷纷泪流满面,自发在刘晔大军经过的乡,里,县组成欢迎的人群,口中大声喊着“汉军无敌,安平侯仁慈!”,将自己心中百般滋味最后汇聚成之浓浓感激以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稍加表达一二。
原本藏匿于山林中艰难度日的边民也渐渐接到消息,纷纷离开毒蛇猛兽层出不绝,性命时刻受到威胁的原始密林,重新返回原先所住乡里。
经此一事,所有边民认清了鲜卑异族同刘晔的分别,从此完全归心,想能逃到山林中的却大多数是青壮,年轻力强,精通马术者更是极多,如此纷纷投军,要凭自己力量保家卫国。
后来刘晔大喜精挑下,得精壮五千,只是稍加训练便可略见威力!
当轲比能最后带着长城镇边堡三千军士离去,关墙上那高傲的狼旗终是得降下时,刘晔带领的五万军士纷纷高兴地齐声呼喊,各自拥抱,又唱又跳,庆祝自己能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声势直达数里外,刚刚离开的轲比能自然也听得清清楚楚。
相应的,便是各级官长说得再好听,各自马匹上也有不少粮食,可这些鲜卑骑兵们还是知道此次战斗终归是失败了,前后折损将士近八千,马匹九千,而刘晔仅折了不到四千军士,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轲比能把将士们低落的士气看在眼里,只是在心底发狠——终有一日,他还要回来!
刘晔任命郭占继任为镇边堡戍屯屯长,领兵一万五千镇守,再转念间发下告示:一,三县百姓各自排查,清除掉不认识的陌生人上报官府,因其极可能便是鲜卑贼子留下的细作探子;二,等清查完毕后,招民夫万人,修复镇边堡破损的关墙等防御设施。晌钱一日二十,五日一发,概不亏欠!
如此一来,先是很快将轲比能埋下百人奸细辨出,再有高薪作引,使边民们在战战兢兢前来作事而自始至终都能按时拿到晌钱后,终是放下心事,此后但是以刘晔名义发出公文告示,皆是信其所言,若没有刘晔印信落款,那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此法却与秦时商鞅变法,立柱以金使人移之以立信义,有异曲同工之妙,迅速使初平后三县境内政令通行,再有刘晔命代郡送来农具,种子等等,依先前安置流民之计,使现在牛羊被夺,家无颗粒的边民们能迅速安下心来,先领着救济粮,等到来年收成再慢慢还清亦可。
刚开始得到马匹万余,刘晔虽然表情不露喜色,实际上内心是极为兴奋的,毕竟有了基础就可以召部份精于养马的边民前来牧养,以后便可不用担心缺马问题不是?
可是,当十一月底,前面诸事已定,刘晔发令请来了四位边民中公推牧马经验最丰富之人,再细说请其选马匹放养供应郡府所需后,四位牧民顿时面面相觑,许久后由其中一位年龄在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小心地问道:“安平侯老爷要草民们一年最少能供应五百马匹?”
刘晔倒不奇怪这些边民称呼,掌握全局的他自然有许多耳目可用,既无大碍且是尊称,也就由得这些百姓叫了,他见自己明言将会由他们在一万马匹中挑选种马和母马,最后各自联合一起,只要每年能送上马匹五百,他便可以每匹三百钱价格付与他们报酬,多多益善。
如今看他们情况,似乎还有隐情,刘晔自然很是奇怪,于是便问道:“有何为难之处,尽可说之,吾不怪你等。”
听闻此话,那中年汉子才长舒一口气,面色舒缓一些,再恭敬地说道:“老爷只怕有些许不知,用作战马的,除了性情温顺的母马,公马却大多数是不适合作种马而阉割过的骟马,因未阉割前其性子暴躁,难以驾驭故多是如此。鲜卑好武,确也有不少武士以征服烈马为荣,但那也是素质稍差的,真正的良品种马却是一直在其部族中好生照料,所以……”
“哦?原来如此……”
刘晔这才知道自己又闹了个大乌龙,没想到层层诏令下来,最后才是当头一棒告诉他,先不说这其中有多少未阉割的公马,便是有那也是“次品”,一般来说,后代素质是会一代比一代差的,故而选其良种本就是常识,只是因为刘晔丝毫不懂养马之道,他身边之人亦是不通此节,这才有这笑话出来。
“嗯,但我大汉从来便欠缺马匹,如此一来,便是素质差些亦无妨,汝等且随吾军士去将其中未阉公马选出,挑选其中良品成为种马,再计算下每年能产出多少马驹报上,同样依先前所议价格不变收购!”
刘晔稍稍静思一番便转过念来,“有总比没有强!”,何况素质差是针对塞外民族马匹来说,若是对比大汉境内只怕相差无几,便是稍强些亦有可能。
“是!”
四位牧民一齐大礼拜过刘晔后,便被亲兵引着前去挑选马匹,直忙活了三天,这才得出结果:共有五百匹公马,六千母马,不计素质极低,实在不适合的后,只有三百匹公马,两千匹母马合格,到两年后,便可一年供应约七百匹可上战阵马匹。但若是没有新血补充,最多五年后便会渐渐缩减,终至再无产出。
由此便可看出,塞外等游牧民族战马来得也并非那般容易。
能自己供应些许马匹,这已经是意外收获了,刘晔不是那种不知足的人,也就放下此事,自教代郡蔡邕派来官吏接收政事,安排与牧民签订供需合约等等事宜。
这时,刘晔才想起在道人县牢中度过将近一月的乞伏利来,趁着众将此时亦有空,刘晔心思一动间便着人布置一番,着张飞,典韦,赵明等将皆来堂中侍立左右,便是郭占和陈风也教其暂时放下军务,来此“三堂会审”!   
【09】立公衙三堂会审 不逞英雄称小人
乞伏利看着眼前景像,堂外有百余围观百姓,堂内两边手拿粗大木棍支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