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晔虽然认为这个能起到类似于后世科举的会试制度必定有用,而且初次举办也不能指望着真能选出极为优秀的人才,但是第一天所见景象,心里还是烦躁不已,不想此开场之事只作无用功,干脆心中转过念头,将先前刘虞再三吩咐之“考虑时情,多有考教文士儒学经义,品德操行”的嘱付抛开,坐于州府中开动脑筋想起新的考题来,便是借着这些士子之口起个宣传作用让所有人知道——他刘晔举办这个会试,究竟是为了选拔何种人才!
1,夏商西周时代,政治制度发生了何种改变,掌权之人是何种身份?而大秦先汉又是何种情况?
2,一年两期的“文辨武斗会试”,与本朝“察举”制是否有冲突?
3,若一县有民六千户:其中务农者八成有二,经商者一成有三,余者是为工匠,假如征税为农户十取其一,商贾十取其四,工匠只缴所得二十分之一。以汝观之,其中县府所得是农者多,亦或商者多?一县农工商之比例又应当如何何配调是为合理?
4,对于朝廷现时买卖官职作法之看法若何?
5,若汝身为县长,到任后第一件事应当作什么?
……
于是,在三月十八日,当志得意满的“才子”们走进已然再加布置后,有隔板搭建的二十个被称为“试阁”内,皆跪坐于席伏案静等。半晌后,由两名巡考官也是刘晔亲信的州府记事官各发下一张一尺见方,由州府主薄所书写之共有十个题目的考卷时,这些应考前颇有些自鸣得意的文士们顿时大吃一惊,面色或是一阵青,一阵白,或是愁眉紧锁……
场下围观之人比之第一日更多了些,由于隔板是置于两名应试者中间,故而并作两排各自面向场下的二十名士子那惊诧表情,自然被瞧了个分明。
于是,场下的士人或者百姓们皆是称奇,纷纷谈论起来——
“杨兄,吾观此次刘幽州出手不凡,若非家父不许,吾真想参加此次会试,让大家看看我李某非是只知风月酒味之辈,却亦是文理皆长,若能夺魁技惊四座,岂不妙哉!”
“哈哈!李兄,我倒觉得未去参加才是好事!你自看台上众多士子,便是前日下午独占鳌头,傲视我幽州士子,偏生无人是其对手的那个阎柔,以及后来登场直接挑战于他,将他辨得羞称不如的蔡炎现今都是眉头不展,此二人才学是为大家公认,便是当时主官荀大人亦是频频颔首,非吾自贬,我等确差人一筹也……”
“不错不错,刘幽州少年英才,却不知父叔他们怎就好似对他是怕又是顾忌,我倒觉得刘幽州是为我辈楷模,仅凭是其能轻松将阎柔、蔡炎这等才学出众,亦是模样端正俊美,值得大家真心服气之人考得全无脾性,这便极为了得,应当好生学之!以吾之见:阎柔也好,蔡炎也罢,都比不过刘幽州才学皮毛矣!”
“这……也许父叔他们那般想像也确有道理在其中,对刘幽州敬而远之,我认为此是为正当态度!”
“唐兄此话大谬也!父辈考虑之事,我等多去猜想终是毫无意义,也许将来我们能接任他们职位后,才能理清其中关键吧!但刘幽州年纪轻轻就能平定不可一世、气焰嚣张的公孙瓒那贼厮,这就值得我们尊敬爱戴。以我个人之见,刘幽州却属对事不对人,所想重用者必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对!韩兄正解,我亦是如此想法,父辈思想所受限制极大,我等年轻士子不托庇于祖先之余荫,多学进取这才是为正道,现今乱世已证明旧有思想确有不当之处,我等不与时俱进,只念着有世袭之利而流连于酒肆红楼,被时代淘汰只怕是早晚之事!”
……
从场下这六位聚在一起士子们口中话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家世极好,近次更被刘晔复任为官之本地士族中人,年轻人接受新思想是比较容易的,这自然跟着他们处于这个年龄断性情冲动,又极为好奇有关。
天下士族不能一并而论,如果能引导思想,完成一个合理化的过渡,使下一辈的士族在丧失掉自己特权时明白——
“需得自身努力得到认可,而非是只存心推翻现有统治势力建立一个完全保障他们利益的政权。”
这就是刘晔需要作的事,当他能完成这个过程便算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困挠他的内部矛盾问题也能完全解决!
当然,围观的百姓们自然不会去谈这等高深的道理。他们在意最多的也就是台上谁的样貌最为端正,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像貌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作为别人评价的重要一部份,这就是因为古人把样貌与品德,鬼神牵联一起的原因了。
这些百姓他们观念简单,话语自然也是最直接的,他们谈论中自然离不开从昨日大放光彩的阎柔与蔡炎。当然,对于后来居上,模样更为俊美的蔡炎则是品评更多。当他们见到蔡炎与阎柔先后舒展眉头,开始执笔疾书后,顿时哄然叫好,纷纷口中喊着“蔡才子”、亦或“阎才子”,以此来为他们看重敬慕之人鼓劲。
刘晔定下这出人意料的考题,他自己索性也改变计划不去考场,怕的就是万一这二十名士子中有思想顽固,自认气节极高者跳出来理论,而只教荀彧、田丰、戏志才三人主理,时间到后将答卷交上由他批示便成。
他的顾虑是有道理的,果然其中就有两名士子先后愤然弃笔,语气愤慨地抗议,被戏志才当机立断,以他不能作主为由,教亲兵将他们先“请”到州府中去,而这一幕自然更让围观之众人好奇起来,交头接耳下一片闹哄哄的景像。
但这一切于台上先后认真作答的十八位士子无关,他们各自只专注于眼前答卷,因为刘晔已有明令所说,凡能获得答卷资格的,只要能得他青睐,便有为官的机会!
于是,经过这个小插曲后,见场面再趋于平淡的围观者们,纷纷将眼光转向于另一边的武斗上去。
……
前日选出的十名高手决出前三,然后再凭他们自选挑战张飞,赵云,典韦与否。挑战若能得胜,无论胜谁都可封为校尉,领直属一千军士,秩三百石。反之,张飞,赵云,典韦他们便要职降一级,以此为惩戒!
这个规定是否合理,当它长久施行下去,不断完善后自然会得到证明,既然现时这么规定了,张飞三个当然大有紧迫感,特别是张飞,他可算是幽州百姓公认为刘晔手下第一猛将,职位也属军中第一人,自然许胜不许败。反倒是赵云和典韦之职还不显极大,真有升降也不大引起别人注意。但是,他们自己心里显然是不会这么打算!
“打得好!”
“打倒他!”
……
一片此起彼伏的喝声于右边擂台下响起,这日已是快到正午,文试快到交卷时间,武斗也已进入前三名决胜之战。于是先前多有藏拙的各人纷纷施展绝招,由于刘晔严令只分胜负,不许故意使人残疾,而大多数学武之人,也学有器械,少有拳脚极为精通者,故而争斗场面自然激烈无比。反正武器皆是木制,全力发挥也多是无妨,如此枪影刀风,拳脚相杂,喝声连连,怎不看着围观百姓大声叫好?
一番争斗,到了最后要决出第一,第二名时,却又出了一个小插曲,原本这两个是亲兄弟,兄为张虎,弟名张豹,两个都是人如其名,有虎豹之猛,雄壮之姿。
他两个以兄弟不争,互相谦让,愿意对方为第一,而己居第二,此等美德是当时提倡的,不论他兄弟两个是真心也好,还是故意做秀也罢,反正这番动作却是使台下百姓大声叫好,就连一贯看不起武夫的士子们也少有的露出赞许神色。
这等没结果的事回报于主管权力最大的田丰手上,他也不多想直接便下令道:“此二人皆有百人敌之武勇,又有君子美德,是为主公应重用之士!自古长者为尊,且必须有首次之分,例不可破,便由张虎居首,其弟次之!许其休息后,于下午可自行选择是否挑战张赵典三位将军!”
田丰因为跟随刘晔时间最长直言敢谏,本身才能亦得到众人肯定,身份自然要比戏志才和荀彧要高一些,而戏志才同荀彧两个一为降臣,一为新投,能得封为州府职权第二,第三之属已算极为难得,当然也不会存着嫉妒心思。
于是这道命令被发下后,张虎,张豹以及第三名的徐高名字就此落定下来,被以红榜黑字以公告形式贴于蓟城四门以及州府外刘晔设立的布告栏中,此一出自然让许多原本观望之人看得红了眼。
要知道刘晔可是许了前三名皆可进入军中,以名次由低至高封为什长,都伯,军司马,各自成为中低级军官。这比之需要从军后以极难得到的功劳再往上升迁容易而且安全多了!有些明文黑字,刘晔信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