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治通鉴全译-第10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庶充实以后,再加以使用。”乐平王拓跋丕说:“和龙新近平定,应当大力发展农桑来充实军备,然后再进一步攻取,高丽就可以被我们一举消灭了。”拓跋焘于是放弃了进攻的计划。



'17'癸丑,封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



   '17'癸丑(初五),刘宋文帝封皇子刘浚为始兴王,刘骏为武陵王。



'18'冬,十一月,己酉,魏主如阳,驱野马于云中,置野马苑;闰月,壬子,还宫。



   '18'冬季,十一月,己酉(初一),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阳,驱赶野马到云中,在那里设置了野马苑。闰十一月,壬子(初五),拓跋焘回宫。



'19'初,高祖克长安,得古铜浑仪,仪状虽举,不缀七曜。是岁,诏太史令钱乐之更铸浑仪,径六尺八分,以水转之,昏明中星与天相应。



   '19'当初,刘裕攻克长安时,得到了一部古人制作的铜质浑天仪。浑天仪的构架虽然完整,但七星已经残缺。这一年,文帝诏令太史令钱乐之重新铸造浑天仪,直径六尺八分,用水作为动力旋转,仪上的星象,日出、日落和日中时与天上的星象相对应。



'20'柔然与魏绝和亲,犯魏边。



   '20'柔然汗国与北魏断绝了和亲友好关系,开始骚扰北魏的边境。



'21'吐谷浑惠王慕卒,弟慕利延立。



'21'吐谷浑汗国可汗慕容慕去世,他的弟弟慕容慕利延继承汗位。



十四年(丁丑、437)



   十四年(丁丑,公元437年)



'1'春,正月,戊子,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卒。



   '1'春季,正月,戊子(十二日),北魏北平王长孙嵩去世。



'2'辛卯,大赦。



   '2'辛卯(十五日),刘宋实行大赦。



'3'二月,乙卯,魏主如幽州。三月,丁丑,魏主以南平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和龙。己卯,还宫。



   '3'二月,乙卯(初九),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幽州。三月,丁丑(初二),拓跋焘任命南平王拓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和龙。己卯(初四),拓跋焘回宫。



'4'帝遣散骑常侍刘熙伯如魏议纳币,会帝女亡而止。



   '4'刘宋文帝派遣散骑常侍刘熙伯出使北魏,商量公主出嫁的事宜。正巧公主去世,因而停止。



'5'夏,四月,赵广、张寻、梁显等各帅众降;别将王道恩斩程道养,送首,余党悉平。丁未。以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



   '5'夏季,四月,益州叛民领袖赵广、张寻、梁显等人帅众投降了朝廷。别将王道恩斩杀了程道养,送程道养的人头进京,程道养的余党被平定。丁未(初二),刘宋朝廷任命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



'6'魏主以民官多贪,夏,五月,己丑,诏吏民得举告守令不如法者。于是奸猾专求牧宰之失,迫胁在位,横于闾里;而长吏咸降心待之,贪纵如故。



   '6'北魏国主拓跋焘认为地方郡守、县令大多贪赃枉法。夏季,五月,己丑(十五日),拓跋焘下诏,命令官吏和百姓可以检举告发地方郡守、县令贪污不法的行为。从此,地方一些地痞流氓乘机专挑地方官的过失,威胁要挟在位的地方官,在民间横行。地方官则自低身分对待这些人,照样贪赃枉法。



'7'丙申,魏主如云中。



   '7'丙申(二十二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云中。



'8'秋,七月,戊子,魏永昌王健等讨山胡白龙余党于西河,灭之。



   '8'秋季,七月,戊子(十五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等讨伐山胡部落酋长白龙的余党所据守的西河,彻底消灭了他们。



'9'八月,甲辰,魏主如河西;九月,甲申,还宫。



   '9'八月,甲辰(初一),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河西。九月,甲申(十二日),拓跋焘回宫。



'10'丁酉,魏主遣使者拜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西平王。



   '10'丁酉(二十五日),拓跋焘派使臣出使吐谷浑汗国,封新即位的吐谷浑可汗慕容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为西平王。



'11'冬,十月,癸卯,魏主如云中;十一月,壬申,还宫。



   '11'冬季,十月,癸卯(初一),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云中。十一月,壬申(初一),回宫。



'12'魏主复遣散骑侍郎董琬、高明等多赍金帛使西域,招抚九国。琬等至乌孙,其王甚喜,曰:“破落那、者舌二国皆欲称臣致贡于魏,但无路自致耳,今使君宜过抚之。”乃遣导译送琬诣破落那,明诣者舌。旁国闻之,争遣使者随琬等入贡,凡十六国,自是每岁朝贡不绝。



   '12'北魏国主拓跋焘再次派遣散骑侍郎董琬、高明等携带大批金银绸缎出使西域,招抚西域九国。董琬等人来到乌孙,乌孙国王大为欢喜,说:“破落那、者舌二国,也都想向魏国称臣进贡,可是没有门路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向,如今你们应绕道前往安抚他们。”于是,乌孙国王特派向导兼翻译送董琬前往破落那,高明前往者舌。邻近其他国家听到这个消息,也争先恐后地派遣使臣,随同董琬等人一道向北魏进贡,共有十六国之多。从此以后,西域各国每年都到北魏朝贡,从不停止。



'13'魏主以其妹武威公主妻河西王牧犍,河西王遣宋繇奉表诣平城谢,且问公主所宜称。魏主使群臣议之,皆曰:“母以子贵,妻从夫爵。牧犍母宜称河西国太后,公主于其国称王后,于京师则称公主。”魏主从之。



   '13'北魏国主拓跋焘把他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北凉王沮渠牧犍。沮渠牧犍派右相宋繇携带奏书前往平城谢恩,并请教将来怎么称呼武威公主。拓跋焘让大臣们讨论,都说:“母以子贵,妻随夫爵。沮渠牧犍的母亲应称为河西国太后,武威公主在河西国内应称作王后,在京师则仍旧称为公主。”拓跋焘同意。



初,牧犍娶凉武昭王之女,及魏公主至,李氏与其母尹氏迁居酒泉。顷之,李氏卒,尹氏抚之,不哭,曰:“汝国破家亡,今死晚矣。”牧犍之弟无讳镇酒泉,谓尹氏曰:“后诸孙在伊吾,后欲就之乎?”尹氏未测其意,绐之曰:“吾子孙漂荡,托身异域;馀生无几,当死此,不复为毡裘之鬼也。”未几,潜奔伊吾。无讳遣骑追及之,尹氏谓追骑曰:“沮渠酒泉许吾归北,何为复追!汝取吾首以往,吾不复还矣。”追骑不敢逼,引还。尹氏卒于伊吾。



当初,沮渠牧犍娶西凉武昭王李的女儿为妻。现在,北魏的公主下嫁,李氏与她的母亲迁居酒泉。不久,李氏去世,她的母亲尹氏抚摸她的尸体,却不曾恸哭,说:“你国破家亡,今天才死,太晚了。”当时,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镇守酒泉,对尹氏说:“您的几个孙儿都在伊吾,您是否打算投奔他们去呢?”尹氏没有揣测出沮渠无讳的真实用意,就欺骗他说:“我的子孙们到处逃亡,流落天涯,在他乡异域寄身。我还能活几天,就死在这儿吧,不再去当游牧地区的野鬼了。”不久,尹氏偷偷地投奔伊吾。沮渠无讳派骑兵追上了她,尹氏对追赶她的骑兵说:“沮渠无讳允许我回到北方,为什么还要派兵追赶。你拿我的人头回去交差吧,我不会再回去了。”追兵不敢逼迫,只好返回。尹氏在伊吾去世。



牧犍遣将军沮渠旁周入贡于魏,魏主遣侍中古弼、尚书李顺赐其侍臣衣服,并征世子封坛入侍。是岁,牧犍遣封坛如魏,亦遣使诣建康,献杂书及敦煌赵所撰《甲寅元历》,并求杂书数十种,帝皆与之。



沮渠牧犍派将军沮渠旁周向北魏进贡。北魏国主拓跋焘派侍中古弼、尚书李顺赐赏北凉侍从臣僚衣服,并征召北凉世子沮渠封坛到京师平城充当人质。这一年,北凉王沮渠牧犍派遣沮渠封坛到平城。同时也遣使前往刘宋都城建康,呈献各种书籍以及敦煌人赵撰写的《甲寅元历》,并索取杂书数十种,文帝都满足了他们。



李顺自河西还,魏主问之曰:“卿往年言取凉州之策,朕以东方有事,未遑也。今和龙已平,吾欲即以此年西征,可乎?”对曰:“臣畴昔所言,以今观之,私谓不谬。然国家戎车屡动,士马疲劳,西征之议,请俟他年。”魏主乃止。



北魏尚书李顺从北凉回国,拓跋焘问他说:“你当年提出的攻取北凉的计划,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