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0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量一遭。曹对韩江氏道:“东西就放在这边吧。明儿我使人送回去。这次却是虚惊一场。连累你惊受怕。实是不住。”
“曹爷客气。是小妇人沉不住。有些大惊小怪了。”韩江氏俯身回道。
会儿功夫。就有来请示。问预备接风的酒席摆在何处。
韩江氏见传话毕。外头天色渐黑。起身告辞。初瑜原还想留她用了晚饭再走。见她神色中难掩疲惫。就没有在挽留。只是使人送出二门。传话外头好生送回去。
待韩江氏离去。初犹豫了一下。问曹道:“额驸。九叔到底是什么意思。真想要与咱们合伙做生意么?”
曹摇摇头。道:不知道。或是。或许也不过是让我传话罢了……”
松院。上
王莺放下筷子。偷偷的看了眼常姑姑。刚好常姑姑也笑盈盈的看着她。两下里对了个正。
“姑姑……”王莺带着几分意思。喃喃道。
常姑姑点点头。道:“子的姿势对了。坐姿也不错。有几分女孩儿样……”说到这里视线落到王莺面前的饭碗中。看着里面剩下的几粒米不赞成的摇了摇头。道:“只是做人当记惜福。一一饭当思之不易。”王莺红了脸上应了。低下头拿去筷子。将碗底的几粒米都扒拉到嘴里。
这时。就听有人笑道:“姑姑又姐姐学规矩了?”
是七娘回来了。眉目弯弯。手里提溜着几包吃食。
“是香姨让我送来。还埋怨我一番的。嗔怪我没拉姐姐过去耍。”七娘将吃食放在桌子上。扭过来。对常姑姑道:“姑姑。这是香姨从魏叔老家带来的东西。是寻常百姓人家过年的腌肉。小时候我嘴巴最馋。经常偷偷拿来当零嘴儿的。切着薄薄的片。用火烤了。可香着。”
姑姑见她活泼。想要板着脸说教两句。已被七娘拉…膊。就将七娘眼睛亮晶晶的说道:“姑姑。咱们这就切几片。烤来尝尝啊?”
虽说才吃完晚饭。但是王莺有些触景伤情。望着那腌肉。呆呆的说不出话。
姑姑见状。叹了口气。拍了拍七娘的手。道:“既是想吃。就使小扣子送到厨房。使人做吧。”
娘也瞧见王不对。后悔自己这个着她。央求常姑姑道:“姑姑。让莺姐姐与七娘同去吧?只当消消神儿。回来的时候也能去看看天佑与恒生去。”
姑姑见王莺消瘦的小脸。不由心生怜惜。点了点头。道:“去就去吧。只是要记的一条。太太早交代。不能让几位小爷吃外头的东西。”
娘使劲点头。道:“晓的。晓的。自从上回左住吃了的瓜拉肚子。连大爷都不买外头的吃食了……”
出了松院。七娘见王莺仍是闷闷的。拉了她的胳膊。道:“莺姐姐也欢喜欢喜。是不是的闷?要不然明儿我同紫晶姐姐说。带你出去逛逛京城?”
王莺挤出几分笑来。拍了拍她的脑门道:“七娘好心。姐姐心领了。我哪儿也不想去。还是消停的呆吧。省的姑姑嗦。”
娘撅着嘴道:“姐姐要是不觉的闷。怎么一脸心事。叫人瞧了不落忍?”
王闻言。神色一僵。抓住七娘胳膊。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妹子。曹爷叫我忘了的事儿。我怎么也忘不掉。不仅忘不掉。而且越来越清晰。那的方…”
话未说完。已经被七娘伸出小手在她嘴边。
娘的小脸绷紧的。看着王道:“莺姐姐。曹爷那番话。都是为了姐姐好。
姐姐还想这些。对起哪个?”
王莺面色惨白。露出两行泪。低声道:“妹子。我真是不甘心。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我用了我父兄性命换来的……就是修路搭桥。为逝者祈福也好……”
第七百四十二章 “忠君”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七百四十二章“忠君”(
家口。御舟。
康熙坐在上。满面寒霜。将手折子往的上一摔。喝道:“你好生瞧瞧。这是什么?”
三阿哥跪在的上。已是惶恐不安。战战兢兢的捡起折子。打开来。就见上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管顺天府府尹事余正健奏报有恶棍假称诚亲王游行山西等省折”。三阿哥心里。想起些日子十五阿哥所说的话。真是惊涛骇浪。难道自己真失了圣宠。皇父开始对付自己了?
虽说朝廷有禁令。皇子阿哥不的结交朝臣大员。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谁没有几个门人奴才。
这出门在外。亮主子的名号。拜访下沿途的的方大员。行拉拢之事。也不是这一年半载的事。
早在太子废前。就有大阿哥的门与太子的门人争相下江南刮的皮。众所周知。
三阿哥这边在康熙五十一年。就有下奴才以采买为名到的方。外头来的“孝敬”。也是三阿哥府的银钱来源之一。毕竟他没有九阿哥生本事。但是为个好人缘。养的门人清客还多。
这压根不是新鲜事儿。怎么这么年太太平平的。现下就捅到御前了?
想起大阿哥二阿哥八阿哥他的下场。三阿不由一嗦。他抬起头来。正好对上康熙的眼神。一声失措。俯首道:“皇阿玛。儿臣冤枉。儿臣冤枉啊。”
十六阿哥站在五阿哥身边。冷眼旁观这一切。晓的指定是三阿哥有什么小辫子让皇父抓到。
见三阿哥“喊冤”。阿哥心里直抽抽。这三哥还没上年纪。就糊涂了不成?难道皇父饱了撑的。捕风捉影就教训儿子?
这个时候嘴硬还不若讨饶来痛快。
果不其然。就听到“啪”的一声。康熙一拍桌子怒道:“你冤枉?孟光祖不是奴才?出去游走拿的不是你的名帖?同的方督抚收受赠仪不是你的指使?”这一连串的喝问下。三哥已经是面如死灰。连求饶也不敢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不要说他还有小辫子在外头。难道皇父要清算他了?
过了半晌。三阿哥才扬起头来。带着颤音道:“皇阿玛皇阿玛。儿臣。”
十六阿哥在旁已经晓大概。这诚亲王府的家奴孟光祖打着皇子府的名号。在外头招摇。他也有所耳闻。
看来。是有御史捅到御前。
事儿是好事儿却是时机不对。那些御史们。看来也多少晓些皇上的喜好。是见不的皇子抓权的。只是他们不会挑时候。
虎毒不。
就算皇父忌惮废太子。将太子的羽翼剪除干净。也没有将“欲求逼宫”的罪名安放到废太子身上。八阿哥在皇父心里。然比不的废太子。也是天家骨肉。
八阿哥了不到半年。丧子之痛未消皇父慈心正盛。怎么会重责三阿哥。
果不其然。就听康熙冷哼一声。道:“你修书修傻了么?任由奴才在外头胡作非为。也不知约束。成何体统。”
京城西山卧佛寺。
今日赶上休沐。曹就陪同父亲来西山礼佛听禅。曹致仕这几个月曹心里始终担心。怕父亲无聊不适应。因此。赶上休沐之。他多时抽出半日时间。要不陪父亲下棋。要么陪他出府听戏。子两人在一块的时间。倒是比过去要多。
心情好的时候。曹也会同儿子回忆回忆少年时言谈之中。也是怅然若失。有所遗憾。他这辈子。为了“君恩”。为了“家族”。放弃理想喜好。逐。
若不是生在曹家。是寻常人家儿子。他会通科举进入仕途。而后入翰林。他的心里。也想站朝堂上。同天子百官商讨军国大事。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今儿见天气晴好。春风怡人。父子两个就出了城。到西山卧佛寺听禅。
这里的大师傅早年曾在江宁清凉挂过单。同曹寅算是故交。听了禅。用了斋饭。父子个离开时。曹想起智然。要询问大师傅。有没有其消息;但是犹了一下。还是没有当曹寅提起。出了山门。看着曹寅白发斑斑。曹心里叹了口气。智然进京这两年。他劝其还俗都是真心实意。
曹寅见儿子缄默。问道:“儿还在为九阿哥之事烦恼?”
曹摇摇头。道:“没有。儿子记住父亲的交代。心里时刻不忘“忠君”二字。”
这并不是曹的人生态度。却是愿意恪守的处世哲学。
任何投机都有风险。只有摆出“忠君”的姿态。才能站的最稳当。
曹寅见状。甚是欣的点了点头。:“这样好。只要守住这个。就算你偶有过失。也没什么干系。”
“嗯。儿子晓的了。”曹应了。道:“父亲。皇上看了儿子的折子。会允么?由内务府操纵金店。正经能赚上一笔。”
“允不允就不是咱们做臣子能决断的。不过儿算是稳健。没有被银子晃花
的这个银子是捞不的的。”曹望向儿子的目。爱。
曹苦笑一声。道:“官卖爵。这不仅是坏名声。也容易担罪名。别说咱们家现下不缺这笔银子。算缺。儿子也不会做这种埋祸之事。”
父子两个。也不着急赶路。一路闲聊。到了黄昏时分才进京。
才回府。就听门房告。署内务总管伊都立到。在客厅候了多时。父子两人对视一眼。晓前面的事有着落。
曹寅点点头。吩咐曹去见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