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真理能离开“我思故我在”,我们凭此,可以得到一个绝对真实的自我意识,因为:离开了笛卡尔的“我思”,一切观点都成为只是或然的 。而一种不受真理约束的或然性学说,一定会成为飘渺无实的。同时,要描述或然的东西,必定要坚持着真实的东西。所以,在有任何一种真理之前,一定要有一种绝对真理,而这种绝对真理,必须是简单的、容易达到的。它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直接地把握。而这种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直接把握的绝对真理就是“我思”。
笛卡尔的“我思”是一种反省意识,萨特将笛卡尔的“我思”一分为二,改造成“反省前的我思”和“反省的我思”。“反省的我思”或是指向物的反省意识,即对对象的意识;或是指向我的反省意识,即以自我为对象,自己与自己相关的意识。这些都是被反省的。应该有一个使反省成为可能而本身却不再被反省的意识,这就是“反省前的我思”。萨特把这种“反省前的我思”作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我思故我在”不仅是萨特哲学的出发点,也是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出发点。他们差不多都是从改造“我思故我在”,赋予“我思”、“我在”以及它们的关系以不同的内容而开始他们的哲学的。如存在主义创始人丹麦的克尔凯郭尔说:“我思故我不在”。西班牙的存在主义者胡果说:“我在故我思”等等。可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对近代哲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它是近代哲学的起点。
2。天赋观念
“天赋观念”论是笛卡尔的重要理论之一。要懂得什么是“天赋观念”,必须先知道什么是观念。笛卡尔认为:“一般而论,观念一语是指一切被思考之物,因为它们在悟性中只有一种客观存在”、“被思考之物”,即思想的对象,也是知识的对象。“一切被思考之物”就是说,观念一语不单单指概念,比如三角形、心灵、太阳,而且也指命题,比如“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二直角”。观念与思想是分不开的。有些时候观念指悟性的思考行为,有时则指被思考的对象,比如上帝。就其指对象而言,笛卡尔称之为形式。他说:“观念一语是指思想的形式,由于这种形式的直接知觉,我们对这些思维才有认识。”也就是说,观念是思维的一种形式。不过笛卡尔所谓的思想包罗万象,正如他所说的:“思想一语是指一切存在于我们内心,为我们所直接意识到的东西。因此一切意志的、理智的、想象的和感知的活动都是思想。但是我加上了‘直接’二字 ,为的是排除那些随着思想而来的东西。例如,有意的动作,虽然它附属于思想,以思想为原因或原理,但它本身不是思想。”
既然思想的意义如此广泛,观念又是思想的形式,那么观念的意义也就跟着广泛了。不过,观念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可能是说,想象的图像、看的印象、听的印象、冷热的感觉、滋味的感觉等等,其本身就是观念;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说,我们有图像的观念、印象的观念、冷热和滋味的观念。前一个意思似乎不妥,后一个意思则符合传统。但是笛卡尔所说的观念很可能包括下列意义:①悟性的概念,如上帝、自我、三角形。②悟性的行为。③悟性的判断,如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二直角。④想象的图像。⑤意志的意愿。⑥感觉,如冷热、疼痛、快乐。⑦情感,如爱、恨、恐惧。根据以上列出的观念的意义可以看出,笛卡尔的观念论是独树一格的。对于观念的起源问题,笛卡尔也有其独特见解。首先从他对观念的分类可以看出。他说:“在我的观念中,有些似乎是天生的,有些是求得的,有些是由我自己制造的。”另外,他在1641年写给梅塞纳的信中也表示过同样的意见。他说:“有些观念是外来的,比如我们一般所拥有的太阳的观念;有些是制造的,比如天文学家靠着推理所形成的太阳的观念,等等;有些则是天生的,比如上帝、心灵、物体、三角形,以及一般而言一切表现真实的、不变的、永恒的本质的观念。”为什么笛卡尔主张有天生的观念呢?他的理由是“我们的感官机能无法带给我们类似观念的东西。”的确,感官提供的印象都是具体的、特殊的,而观念往往是普遍的,单单凭借感官的印象不可能产生普遍的观念。话又说回来,既然感官的机能无法提供我们类似观念的东西,那么感官对于我们的观念有什么贡献呢?笛卡尔说,“观念是在感官所提供的机会上发生在我们心中的。”这就是说,感官的功能只是提供机会。有了这些机会,我们心里就自然而然地生出与那机会相应的观念。不用说,这样的巧合显然是出于上帝的安排,实际上也就是天赋的,因为外在的情境只是提供机会。比如热的观念来自火,但这并不是说热的观念是经由感觉经验而来求得的,而是说,火提供一个机会,同时在我们心里生出热的观念,热的观念是天生的。
那么,笛卡尔所谓的“天生的”或“天赋的”是什么意思呢?依据笛卡尔的描述,“天生的”可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观念存在于心中,如同存在于仓库中,需要时就取出来使用。笛卡尔在谈论上帝的观念时,就采用了这个比喻。他说:“我不一定思考上帝。但是当我决定思考第一和至高无上的实有,并且从我心灵的仓库里把上帝的观念取出来的时候,我就必须把一切真善美归之于他。”就这里的意义而言,观念是现成的,已经存在于心中,我可以使用他们,也可以放在那儿不使用它们。
“天生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形成观念的能力。笛卡尔说:“上帝的观念已印刻在人类心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具有认识他的能力。然而这并不阻止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能使这个观念呈现在自己面前。”他在另一处也说:“每一个人心中至少拥有关于上帝之暗含的观念,也就是明白认识它的能力,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但是如果他们感觉不出自己拥有它,或者不理会自己拥有它,或者把我的《沉思集》阅读了千百遍还是不理会它,我也不会感到吃惊。”
。。
笛卡尔概览(代序)(3)
小说
以上两句话都指出,天赋观念的一个意思是指形成观念的能力。虽然有人不理会自己拥有这个能力,但这并不能证明他们不拥有它。即如无论x是什么东西,x的观念是天生的,就是说,思考x或经验x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由外在的刺激提供我们的。既然观念是天生的,而不是由经验学来的,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生的婴儿已经拥有这些观念。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新生的婴儿似乎没有任何观念,必须等他们长大以后才渐渐有了观念,这个现象似乎当与天赋观念说不合。对于这个问题,笛卡尔提出了下列说明:
“我们可以这样想,而且似乎很合理。那就是刚刚与婴儿的肉体结合在一起的心灵,忙于知觉或感觉痛苦、快乐、冷热的观念,以及其它类似的观念,并且完全被他们所占据。这些观念都是由于它与肉体结合而发生的。虽然如此,他在心里仍旧拥有上帝、自我以及一切自明真理的观念,正像成年人拥有那些观念而不去注意它们的时候那样,他并非在长大之后求得了这些观念。”
这里指出,婴儿的心灵如同成年人的一样,已经拥有上帝、自我,以及一切自明真理的观念,然而由于他们忙于感觉痛苦、快乐、冷热等其它观念,因此来不及注意上帝、自我等这些观念。这些观念已经在某种方式下存在于他们心中。既然一个人新生时就具备了一切观念,那么,就观念而言,人类不需要学习。人类所需要学习的只有语言、文字、技术等。例如,儿童已经有了上帝的观念,但是为了能够表达上帝的观念,他必须学习“上帝”这个词语和文字。又如我已经具有溜冰的观念,但是若要溜得好,我就必须学习。
自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提出之后,从17世纪到18世纪,许多哲学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伽森狄、洛克、休谟等都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提出批判,在哲学界被称为“天赋观念之争”。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一提出,伽森狄就从唯物主义立场逐条批判了笛卡尔形而上学的各种论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指出:“在法国以笛卡尔为主要代表的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