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太师刚刚入朝,外朝借着太师新得陛下宠信正和刘谨斗的死去活来。所以朝中大臣根本没心思顾及其他。而当时刘谨的一个义子,名叫梁洪,仗着自己干爹是刘谨在霸州仗势欺人,横行无忌。后闻刘氏兄弟得朝廷赏赐颇丰,便向刘氏兄弟勒索金银财物,刘氏兄弟严词拒绝。梁洪勒索未遂,恼羞成怒。便暗向刘谨诬告刘氏兄弟等是畿南强盗。刘谨偏信谗言,派遣都御使柳尚义等画影图形,调兵缉捕。刘六、刘七闻讯逃匿。官军将其家抄掠焚烧一空,并逮虏了妻孥。刘氏兄弟陷入无路可走的绝境,只好落草为寇,现在这两人在文安县暗中收容灾民,已经组织起了人数足有好几千人的义军,似乎要图谋不轨。不过他们这些事情都做的很保密,除了他们内部的人知道外,普通百姓都没察觉到,所以现在普通百姓都还以为他兄弟二人是大善人。家境困难的人都愿意去投奔他们。”
听完杭雄的话,李月轩顿时苦闷的吐了口气,苦笑道:“看来这两人是被逼上梁山了,准备造反了吧”
杭雄知道朝廷向来最忌讳造反二字,特别是在刚刚安化王反,闻香教一事之后。杭雄叹了口气,无奈的点点头道:“看样子恐怕是如此”
李月轩无力的摇摇头,长长一声叹息道:“今日光城里就有近千人的灾民,后来从城外又进城了一千多灾民,总共就有两千人多了,而且这还只是霸州城附近而已,其他地方恐怕就更多了。如果刘六刘七真是煽动这些灾民起来造反,情势恐怕将十分不妙啊”
杭雄紧拧着眉头,深以为然道:“太师说的不错,幸好太师已经命小杨回京调兵了,咱们可以在刘六刘七动作之前,把他们二人一举拿下”
“本座叫小杨回去调兵,原本是因为要搜索全城,找到那被偷的粮食,想不到如今却。。。”李月轩苦苦一笑,正惆怅唏嘘时,脑中忽然想到一事,忙向杭雄问道:“对了,最近霸州可出现过闻香教的身影?”
杭雄愣了愣,似乎刚反应过来这事,急忙从身上掏出分折子,递给李月轩道:“倒并没有发现闻香教的影子,只是前些日子霸州来了一个姓王的女子,说自己是清净门的门主,在霸州大做善事,医病救人,还给灾民发吃的穿的,很受灾民拥护,只是不知为何,没过几日便又消失了”
“清净门?”李月轩嗤笑一声:“这清净门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杭雄道:“属下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据说当时那姓王的女子在霸州活动时,身旁总有一对夫妻跟随,那对夫妻在此地似乎很有名望,在他们的号召下,很多灾民都入了那姓王女子的清净门”
李月轩眉头微微一皱,看来事情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他急忙问道:“可查到了他们是谁?”
杭雄点点头,沉声道:“男的叫杨虎,是霸州绿林的头把交椅,女的是他的妻子崔氏,这两人在霸州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据说他们也不断在收容灾民,人数比起刘六刘七更多了一倍不止。”
“又是个山大王”李月轩愤愤的道:“霸州可真是藏龙卧虎啊,这杨虎恐怕也是个不愿老死山林的人”
杭雄苦笑着点点头,默然不语。无论哪朝哪代,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朝廷最怕的就是心有歹意的人乘机利用,聚众造反。现在看来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两人静了半晌,杭雄似乎突然想起一事,对李月轩道:“对了,太师,今日咱们宅子被人盯上了,刚刚有亲兵来报,据说有几个灾民模样的人一直在门前有意无意徘徊,他们又不跟灾民一同来要粥喝,只是夹杂在灾民里,属下看,这些人定是有人派来监视李家的,看来有人打起了咱们的主意”
李月轩似乎并不吃惊,此刻竟然淡淡笑了起来:“你以为本座千心万苦弄来的的这个身份容易吗?”
杭雄听他这么一说,顿时也笑了起来,说道:“太师看来早就算到他们会找上门来了,只是这些人身份不明,又小心谨慎。想知道他们的是何人派来的,恐怕并不容易啊”
李月轩脸上一晒,轻笑道:“谁说他们身份不明了,咱们马上就会知道了”
杭雄心中惊咦了一声,就在这时,门外忽然有人禀告:“太师,属下回来了”
“进来吧”李月轩脸上一喜,颇为得意的看了一眼杭雄。
杭雄目光带着惊诧看了李月轩一眼,心里忽然省悟到怎么忘了这小太师的内厂可不是像东西二厂那种普通的监察机构,它经过许泰这半年来的苦心经营,已经成了大明一个的最有效率最隐秘的情报机构,据说里面的成员都是受过这位小太师特别的训练,跟踪术和反跟踪术极是了得。只要是被他们盯上的人就算是跑到了天涯海角都摔不掉。
杭雄想着,顿时一身冷汗,心道如果让这内厂的人盯上,恐怕真不是好玩的。亏这位小太师能想的出来。他不由又满怀警意看了一眼。
在杭雄敬佩的目光中,李月轩怡然笑道:“杭大哥,可愿和本座一起听听那些人是何方神圣”
杭雄精神一振,抱拳道:“属下敢不从命”
国之不宁 壹五六 暗流涌动
更新时间:2009…2…24 14:26:20 本章字数:3170
内厂探子把看到的情况说了一便,李月轩与杭雄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闪过一丝震惊之色。
“看来衙门里果真有问题”杭雄把事情细细想了想,道:“如果那批粮食真是衙门里有人监守自盗的话,那么他们派人监视,肯定是盯上了太师这个米粮大户了”
李月轩点点头,说:“应该是如此了,本座已经命人查过衙门里的人,自前任知府被杨大学士罢免后,现在由同知赵景隆代行知府之权,据说此人处事沉稳,精明干练,就连杨大学士当初也对他赞赏有嘉。”
“噢?”连杨大学士都夸赞过的人,杭雄也不禁来了兴趣,插话道:“赵景隆属下也听人提起过,是个相当正直的人,一直以来口碑都十分之好,这盗粮之事似乎就是他报上朝廷的,他应该不会是贼人吧。”
李月轩摇头笑了笑,轻声道:“现在说什么都太早,既然已经知道衙门有问题,现在就只等小杨领军前来了”
杭雄也觉得自己说的太武断了,便点了点头,现在也只有先等杨博调兵来后再说了,霸州危机四伏,的确不能轻易相信一个外人。
************************
然而杨博回京调兵却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大明调兵向来是个比较费时的事,要调集兵马出征必须要经过两个衙门,一个是兵部,另一个则是五军都督府。兵部有调兵权而没有领兵权,五军都督府有领兵权却没有调兵权,这样相互制约本是大明朝开国以来定下的规矩,只是这样做两处衙门虽然有效限制了对方的权利,但效率,应变性却也大打了折扣。
杨博把折子送到李家,让李东阳带转正德。正德看后,立即便叫兵部尚书王琼调集京畿兵马,然而王琼却不为所动,只说十二字:“不见陛下兵符,不敢擅自调兵”
正德一拍脑门,直怪自己记性差,这调兵出征必须要自己手上的一半兵符和兵部尚书手里的一半兵符合在一起才行。否则兵部尚书乱动一兵一卒等同谋反,王琼哪敢做那糊涂事。
正德想同了关节,急忙让内侍把兵符送到兵部,王琼这才开始调集了三卫兵马聚集在城南外。把这些事做完,王琼就不管其他了,该干吗还干马去。这下正德傻眼了,咋的,就把大军放在那就不管了?王琼也不说话,反正接下来的事也不归他管了。
正德平日又是与夏皇后在那鸳鸯戏水,又是忙着纳妃。一时把调兵的程序都忘了,正在他气闷时,还是张永小声提醒了一句:“陛下,这领兵之人须得五军都督府来决定啊”
正德一拍脑门,是了,是了,五军都督府不止管练兵还有领兵权。于是他忙下令于五军都督府,任命超武侯为统兵元帅,杨博为副将,张永为监军,前往霸州。虽然一般都是五军都督府推荐将领由皇帝裁决,像这种皇帝直接确定将领人选的情况少有,但他们哪敢不从命,想想,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上次镇压安化王时,不也是皇帝直接任命主将的吗。
张永一听正德派自己去当监军,也是眉开眼笑的谢了恩。他与李月轩已经有了上次镇压安化王叛乱的革命友谊,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眼下再度合作,自然是希望开创新局面了。
领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