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门子弟任高官数十年后何尝又不是一个新的名门,所以要想消除世家的影响,健全制度才是长久之道。
“公平?”张焕仔细地咀嚼这两个字的含义,渐渐地,他开始明白了李泌地一片苦心,沉思了半天,张焕才勉强点了点头,“那好,朕这次就照先生的原则来做,用考试的办法驱劣留良。”说到这,张焕又微微一笑道:“朕自当上这个皇帝后,出宫一趟山呼海啸,全然没有从前那般微服私访的怡然轻松,眼看制科要举行,天下英才必将聚会长安,朕就烦请先生替朕暗访一二,看能否发现大才之人。****”
李泌也呵呵笑道:“臣意愿替陛下去暗访贤才,另外臣也建议这次制科考试不妨采用糊名制,先考才、再察德,以杜绝暗箱操作的可能。”
张焕点了点头,他曾经就读于张家的书院,深知糊名的重要性,但糊名后又不利于考察士子之德,
确实是难以兼顾两全,不过张焕却考虑到了寒门子弟地利益,这个建议可以提请相国们商量。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安忠顺的禀报,“陛下,裴明远求见。”
张焕一怔,今天裴莹要回娘家协调裴家家主的争端,他不回府准备,跑来找自己做什么,想归想,张焕还是立刻命道:“宣他觐见!”
“陛下召银青光禄大夫裴明远觐见!”
青光禄大夫是裴明远的散官名,他的职官是土地田亩监令,从三品衔,但如果是工作需要调他做户部侍郎,那就变成了正四品下阶,这就不是工作调动,而是被贬职了,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就有了散官这种品阶补充,以明确他的实际官品地位,一般而言,散官多是指资历,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散官就类似现代的衔,比如军衔、警衔等等,文散官就是文官的官衔,和它具体任职是分开的。
裴明远虽然是张焕地心腹,陇右五虎之一,但他也和杜梅等人一样,没有在吏部备案过,他司马一职属于张焕私授,说白了就是做要干活的幕僚,所以他突然被提升为从三品的土地田亩监令,为了防止其他官员不服,也为了他的工作能顺利展开,张焕特地授他青光禄大夫,等于将他从前在陇右的任职经历也一起算成他的做官资历。
这样,裴明远就一步登天,摇身变成仅次于相国的高官,这种一步登天的情况也大多是新帝登基时才会出现,至于他地位上升后在裴家的影响,以后再慢慢说。
片刻,裴明远在宦官地引领下匆匆进了御书房,见李泌也在,他先微微点头,随即给张焕深施一礼,“臣裴明远参见陛下。”
张焕呵呵一笑,“咱们地土地爷这么着急赶来,是来问朕要土地庙么?”
房间里的人都被皇上地幽默逗乐了,只有起居郎东方云眉头微微一皱,笔下却写了句,新任土地田亩监令觐见,帝知其忧官署。
这时李泌站了起来告辞道:“陛下,臣就不打扰陛下了,臣请告退。”
张焕点了点头,待他走后便一指座位对裴明远道:“坐吧!”
“谢陛下!”
裴明远坐下,立刻开门见山道:“臣着急赶来和土地田亩监一事无关,臣是想推荐一人,此人精通西方军器,臣以为陛下既然要备战大食,那他就能为陛下的计划出一份力。”
“你要推荐谁?”张焕的腰慢慢挺直了,脸色肃然。
“陛下还记得否?臣曾经说过有一人曾在大食军方研究军器多年。”
“你是说张焕忽然明白了他所指是谁。
裴明远郑重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臣所指就是杜环。”
(传言杜环在大食确实是服务于大食军方,发明了对付希腊火的辟火板,但由于他的逃走,使得大食的研究功败垂成。)
第四百零三章 裴莹省亲
由于裴家主要人物都在上朝,因此裴莹一直等待下午百官散朝时分才启程前往裴府,裴莹的身份是大唐皇后,也就是一国之母,她回娘家省亲照旧例是一件极为重大之事,须提前数月就要做好安排,然后宫中和府里一再确认,诸多细节也要一一商定,出门时也要净水泼街、侍卫开道、路人回避,极尽排场铺张,就仿佛红楼梦中元妃省亲一样。
但这么繁琐复杂之事到了裴莹这里却一律取消掉了,原因很简单,宫中没有钱支付这个开支,也没有这么多宦官为此事跑腿安排,所以,她就像在张府时回娘家一样,下午酉时正,左银台门悄悄地开了,一百多名侍卫护卫着大唐皇后的凤辇驶出大明宫。
这几天裴莹心事重重,首先是儿子立太子之事,丈夫已经明确告诉了她,太子的稳定关乎大唐社稷稳定、不可妄动,正因为如此也不能妄立,不能以嫡长为先,而应以贤德者为优,再者大唐太子也无非嫡长子不立的定例,琪儿可优先考虑,但在儿子成年之前他不会考虑太子之事。
丈夫的表态让裴莹深为忧虑,母凭子贵是不争事实,虽然她和张焕是结发夫妻,但也不能保证他不被别的女人所迷,裴莹不由想到了那个崔雪竹,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当她笑起来时更有一种夺人魂魄的媚色,裴莹是女人,她很清楚这种尤物对男人的杀伤力,尤其是自己青春将逝,已不能和她的鲜嫩娇人相比,她一直暗盼这个女人与张焕无缘,可偏偏事情就落在最坏的那个点上。昨晚崔宁告诉她,崔家准备用崔雪竹入宫来作为放弃土地的条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可这么重大的事情丈夫却没有告诉她,不知是他是没把此事放在心上。还是另有顾忌、觉得还不是时候,裴莹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很希望丈夫不要娶这个崔雪竹,可她又没有这个底气反对,丈夫身为一国之君,后宫却只有五人,说出去都让人笑话了,不仅是笑这个皇帝无能,还会指责她这个皇后不懂国礼。一时间裴莹心乱如麻。
现在自己地事情都顾不过来,她还要为裴家的内乱忧心,她不由深恶伽叔和二哥的私心,一个残破的裴家难道就能遂他们的意,张家、崔家地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她听说裴明远回来后,大哥和二哥甚至不准他进府,不准他拜祭父亲的灵位。这太过分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凤辇转了一个弯,已经快要到朱雀大街了,但速度却减缓下来,最后竟慢慢停住了。
“娘娘!”一名宦官飞奔跑来禀报,“前面盐铁监杨使君的马车和另一名官员的马车相撞。堵住路了。”
“娘娘,不如属下去把他们赶开。”护送裴莹的侍卫长低声请示道。
裴莹立刻摇头道:“不要把事情闹大,他们也不是有心堵路,我们就换一条路吧!”
此时正逢下朝的高峰,沿途都是大小官员的马车,不等裴莹马车的离开,前后左右很快便有马车跟了上来,想调头都不可能了,就这样出现了尴尬的一幕。堂堂大唐皇后地辇驾竟被堵在了路中间。
裴莹的马车很特殊,是皇后专用的凤辇,一般辇是用人力挽,但宫中人数不够,便改用了马力,尽管如此,它特殊的装饰和式样还是引起了许多官员的注意,但很多人都不相信皇后娘娘会在车中,就在裴莹拉开车帘向前方眺望路时。旁边的一名官员率先发现了她。他竟惊讶得大叫起来。
一时,整个大街都沸腾了。^^首发 小 说 5 2 0 ^^无数的马车拼命向两边挤让,以让出一条路来,许多官员甚至跳下马车维持来秩序,驱赶行人,很快,一条人为辟开地坦荡大路出现在裴莹的车驾面前,连堵路的马车也被硬拖到一旁。
在场数百名官员的忙碌使裴莹十分过意不去,她拉起车帘向两边的官员挥手表示谢意,人群中骤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皇后千岁!千岁!”裴莹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她又向正躬身致歉的盐铁监令杨炎摆了摆手,表示并无关系,一直离开了大路,裴莹再一向百官招手以示感谢。
皇后娘娘地平易近人使欢呼声更加响亮,“皇后千岁!”
人潮涌动,所有的官员都涌到路口,目送这位亲近和蔼的大唐皇后远去,内心充满了感动,人群久久也没有散去。
路上的偶然事件使裴莹的心情好了起来,她忽然意识到太子的废立并不是丈夫一个人说了算,就算丈夫心有他属,若百官群起反对他亦无可奈何,况且琪儿好学努力、心地温良,也绝不是一个浪荡纨绔子弟
想到这,她一颗心也略略放下,凤辇加速,一行人很快便驶进了宣义坊。
裴府是下午才知道皇后要回府省亲,全府上下紧急动员起来,裴俊去世后,由于家主没有明确,裴明凯和裴明耀两兄弟谁都不肯搬走,便各自占了一半府第,且各开一个大门,两边的连通门道则用墙砖砌死,表示不相往来,这样一来正儿八经的大门倒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