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焕忽然想到刘元庆,他迟疑一下道:“崔庆功派偏将刘元庆护送我们进京,我看出他是想杀人灭口,但刘元庆听到我是张家子弟后,却将我们放了,惟有此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刘元庆?”张若镐有些诧异,刘元庆他是知道的,崔庆功手下三猛将之一,他可是崔庆功的心腹,竟肯放张焕一马,这让他也难以理解,张若镐走了两步,他猛地想起一事,“难道是因为他!”
张若镐冷冷笑了一下,看来想对付崔圆还大有人在,他坐下来轻轻拍了拍张焕的手背,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你说得对,既然崔雄想冒功,就让他去冒,让他爬得越高越好,此事我不会袖手旁观,你尽管安心去准备科举好了。”
.......
今年气候异常,十二月下旬已到隆冬,长安城本应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季节,但这些日子却艳阳高照,使人浑身暖洋洋的,仿佛到了仲春时节,院子里的几株蜡梅也被欺骗,争相绽开了娇嫩的花瓣。
张焕等人包了一座独院,十分安静,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可以静心读书,一早,院子里便传来林知愚琅琅的读书声,他去年已经落榜一次,今年的压力格外重,若妻子能产下麟儿,自己又金榜高中,那林家就双喜临门了,所以来长安已经六、七日,他天天闭门读书,连在长安服兵役的弟弟林知兵也没有去探望一下。
今天天气温暖,又是出门吉日,赵严便决定带林巧巧去慈恩寺替母亲还愿,小两口一大早便收拾好东西,刚一出门,却迎面见张焕从外面归来,赵严立刻将他拉到一边低声笑道:“说老实话,是不是昨晚一夜未归,去哪里鬼混了?”
张焕随手给了他一拳,笑骂道:“你当我是郑清明吗?我起床时你们还酣睡正香呢!”
“和你开个玩笑罢了!”
赵严指了指刚刚雇来的马车道:“我和巧巧要去慈恩寺还愿,去病可想一同前往?”
张焕想着自己闲来无事,他欣然地点了点头,“也好,慈恩寺有玄奘法师遗迹,一起去看看吧!”
这时,郑清明正鬼鬼祟祟沿着墙根走来,他一抬头见张焕与赵严正站在门口,吓得转身便走,却被张焕一眼瞥见,上前一步抓住他的肩头笑道:“你不是说一路劳累吗?怎么这么早就起床了?”
郑清明脸一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张焕也不再说什么,他笑了笑道:“我们正要去慈恩寺上香,你也一起去吧!”说罢,也不管郑清明愿不愿意,强行拖上他一起向慈恩寺进发。
慈恩寺位于长安万年县的昭国坊内,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皇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而扩建为大慈恩寺,后来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此寺为上座并主持翻经院,此寺便成为为佛教法相宗的祖庭。
虽然时辰还早,但慈恩寺附近已颇为热闹,大多是来瞻仰‘雁塔题名’的士子,这可是新科进士独有的殊荣,也就是新科进士在塔内题上自己的名字、族谱,以流芳百世,郑清明呆呆地望着,他久闻‘雁塔题名’之名,不知不觉,他便随着士子们一齐涌了进去。
张焕也不拦他,带他来就是为了让他收心,看看大雁塔倒也能刺激他上进,他和赵严相视一笑,继续向慈恩寺走去。
相比大雁塔的热闹,慈恩寺内倒很安静,大门处只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十几个家人无精打彩地在门口候着,看来也有大户人家今天过来上香。
三人走进院子,老远便传来舒缓悦耳的诵经声,让人内心宁静,这时,一名知客僧匆匆上前合掌施礼道:“三位香客可是来敬佛?”
赵严亦合掌答道:“两年前家母曾在慈恩寺佛前许愿,今天我与妻子特来为家母还愿,师父可否带我们去大雄宝殿?”
知客僧迟疑一下,他回头望了一眼大殿,有些为难地说道:“现在大殿内正有贵客在上香,三位随我去客房等待片刻,先准备一些功课如何?”
林巧巧点头答应,旁边的张焕却笑道:“你们去吧!我四处走走。”
慈恩寺号称长安第一名刹,据说僧人最多时是永徽年间,达三千人之众,仅做饭的特大铁锅便有五口,但从开元后期起,唐明皇李隆基兴道教以削弱佛教的势力,慈恩寺也渐渐走向下坡路,即便如此,慈恩寺规模宏大,有僧侣近千人,层层叠叠佛堂寺院,走了几圈,便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
张焕也不例外,他瞻仰完韦陀像后便迷了路,转了几圈,竟到了观音院里。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一个小沙弥在扫地上的落叶,见张焕进来,他急忙合掌施一礼,张焕向他点点头,便跨进了高坎。
慈恩寺的鱼篮观音像十分有名,是用一块白玉完整雕刻,大士一手托净瓶,一手挑着鱼蓝,宝相庄严、栩栩如生,让人一见便忍不住有顶礼膜拜的冲动。
观音像前跪着两名中年农妇正虔心祈祷,张焕也悄悄跪下,合掌默默念道:“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请护佑我娘在太原平安无事,请护佑弟子今年科举金榜题名!”
正在祈祷,忽然院内传来一个男子的厉喝,“不行!崔小姐要上香,叫里面的人立即给本公子出来!”
随即一轻柔的声音传来,“楚公子,人有先来后到,我们稍待片刻,又有何妨?”
第三十三章 风波起
两个农妇皆已惊惶逃去,观音像前只剩张焕一人,他虔诚地合掌祷告,仿佛没有听见院内的杂音,一直过了约一刻钟,他才慢慢站起,身后的小沙弥已经等候他多时。 “施主若敬香完毕,请速随我来!”小沙弥低头快步向院内走去,张焕随他来到院中,迎面便看见十几人对他怒目而视,皆是身体粗壮、孔武有力的家将一类,在他们前面站着一个年轻男子,穿一身白袍,腰束玉带,金冠拢发,长得眉目清秀、温文尔雅,但他的眼中却透出一种被压抑的怒气。
张焕的目光却落在一旁年轻女子身上,留下的第一个印象便是高,她比旁边的贵公子足足高出一个头顶,体态丰腴,她穿着一袭深红色的榴花染舞裙,胸前露出一抹雪白的肌肤,肩披黄帛,套着一件绿色窄袖短衫、腰垂红色腰带,亮丽的色彩在萧瑟的冬日显得格外夺目。
但她目光却宁静,双眸俨如潭水般深遂,仿佛笼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让人难以看出她的喜怒哀乐。
见张焕被领出,她歉意地向后退了半步,张焕亦笑着向她微微点头,表示让她久等了,随即他向那年轻男子拱拱手笑道:“菩萨面前不敢失礼,让老兄久等了!”
那男子面无表情,只在鼻腔轻轻哼了一声,他转过头去,脸上却浮现出怜爱之色,声音极其温柔地对那女子道:“宁妹,请!”
张焕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只见那小姐婀娜多姿地走进了观音堂,盈盈在观音面前跪倒,那年轻公子犹豫好久,似乎想和她一起跪下,但小姐身后的一对孪生丫鬟却凶巴巴地拦住他,夺去了他的非分之想。
张焕摇头一笑,‘佳人如玉,公子多情乎!’
走出院子,那小沙弥向张焕合掌道歉,“扰了施主的虔诚,小僧定在菩萨面前默经三百遍,以示赎罪!”
张焕急忙摆了摆手笑道:“小师父并没有打扰我,不必自责!”
停了一下,他又若无其事地问道:“不知那位公子是谁?好大的脾气!”
小沙弥亦摇头笑道:“他便是刑部楚尚书的大公子,今天特来陪崔家小姐上香。”
“崔家小姐?”张焕心念一转,难道她就是崔相国的独女崔宁,在书院一直有一种说法:‘宁为崔家半儿,不登金榜状元,’指就是这个崔宁。
小沙弥自觉说漏了嘴,他急忙叮嘱道:“公子切不可传出去,否则那帮去大雁塔的士子们都要跑来了。”
“哈哈!我偏要说出去,就让那楚公子当一回护花使者如何?”
小沙弥急得重重地一跺脚,“施主!你要害死我的。”
张焕见他急得脸通红,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而去,笑声远扬,把院子里的那帮随从恨得一个个拳头捏得嘎巴直响。
张焕又到各处转了几圈,这才问明方向回到大殿,不料知客僧告诉他,与他同来的三人久候他不来,已经先回去了,留下口信让他直接回客栈。
他走出寺院大门,却见对面的大雁塔也空空如也,早晨人头汹涌的情形早已荡然无存,就在他诧异之时,知客僧对他笑道:“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