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分精明能干,尤其擅长于从各种繁杂的头绪中抓住问题要害,深得张焕的器重,任命他专掌管机要文书。
很快,牛僧孺便拿着几本厚厚的簿子走进来,“请都督吩咐。”
“我要十天前从逻些送来地,关于吐蕃赞普受伤那封情报。”
牛僧孺略一沉思,立刻从其中一本中找到一份卷宗,递给张焕,“都督要地可是这个?“是!就是它,把它暂放我这里,你去吧!”
张焕将卷宗递给了裴明远,笑道:“你还记得它吗?”
裴明远接过卷宗看了看,这是他们在逻些的探子传来地消息,十万远征天竺的吐蕃军在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被十五万大食军围困,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身受重伤,可能不久于人世,吐蕃内部各个派系为争夺赞普继承人资格目前斗争激烈。
“我也怀疑回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派特使来见都督。”
张焕微微一笑道:“你和胡长史先和他谈一谈,明日摆下厚重礼仪,我亲自到府门前迎接。”
从回纥来的特使叫做墨啜达干,他曾多次出使大唐,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这次是受可汗之命前来联络张焕。
回纥在过去的几年里连连发生内乱,新立可汗不到半年便离奇而亡,宰相顿莫贺达干便自立为回纥可汗,继续采用毗伽可汗的称号,他一向主张与大唐亲善,即位之初便遣使迎接咸宁公主自娶,并向太后崔小芙上交国书。
在回纥政局逐渐稳定后,夺取吐蕃所占领的安西又再次成为回纥的目标,这时,吐蕃国内发生内乱,使回纥看到了夺取安西的机会,便邀大唐共击吐蕃,取安西、河西分之,但大唐朝廷却以内靖不肃予以断然拒绝,这时,可汗顿莫贺达干便想起了曾经代表张焕出使回纥的裴明远,在与大臣反复协商后,顿莫贺达干毅然决定绕过大唐朝廷与张焕联合,共击吐蕃。
墨啜达干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两个月前。也是他赴长安联合大唐进攻吐蕃,却遭到冷遇,最终只见到了鸿胪寺卿,也让他看到了大唐朝廷对西域的漠视,一个大国都如此怯弱,那一个地方节度使还能强到哪里去呢?
但事情的发展很快便令他刮目相看,一大早,鼓乐声声、龙腾虎跃。数千军队清肃道路,一辆华丽地马车停在迎宾馆外,陇右节度府长史胡镛和司马裴明远联袂来到迎宾馆,将墨啜达干请上马车,三百骑威武地仪仗骑兵在前面开路。使墨啜达干享尽上使的荣光。也使他看到了张焕的合作诚意。
仪仗骑兵行到张焕府前停了下来。张焕亲自出府门迎接,“特使一路风沙而来,辛苦了。”
墨啜达干身负重任而来,加之当年张焕攻下翰耳朵八里时他也是被俘官员之人,对张焕便先有一种敬畏之感,所以他并不因张焕的厚待而傲慢,更不因以国使身份见地方官而小瞧陇右。
他见张焕亲自出来迎接。连忙走下马车躬身施礼道:“墨啜达干参见张都督。”张焕见他知礼。倒也有几分好感,便上前拉住他的手笑道:“我等待你们已经很久了。来!我们进去细谈。”
“那就打扰张都督了。”
张焕将墨啜达干请到自己书房,并命胡镛与裴明远二人相陪,丫鬟上来香茶,墨啜达干叹了口气先道:“我数月前曾赴长安邀大唐朝廷共猎吐蕃,鸿胪寺卿告诉我,此事事关重大,须朝廷内阁商议,但我等了半月,却丝毫没有消息,再找到鸿胪寺卿,他只说裴相国事务繁忙,无暇考虑此事,再问,又说内靖不肃、无力出兵,国之利益奈何轻慢如此,由此可见大唐不思河西久矣,我本已心冷,难道大唐真无人思念故土了吗?可我家可汗却言,大唐有一人必愿与回纥同伐吐蕃,都督可猜此人是谁?”
张焕淡淡一笑道:“若论个人,大唐欲与吐蕃一战者何止千万,可若以实力计,此人非我张焕莫属。”
他与墨啜达干对望一眼,两人一起仰天大笑,话说到这一步,事情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墨啜达干取出一张地图,在张焕面前展开,他指着河西和安西两地坦率说道:“我家可汗最迟在下月兵伐安西,他希望都督也出兵河西,牵制住河西的吐蕃军,同时他也会牵制住安西的吐蕃军,这样一来,双方的压力都会减少一半,不知都督意下如何?”
张焕沉吟一下便道:“从原则上我愿意出兵河西,但我与你们可汗之间只是口头约定,不能有半点书面字样,这一点你可答应?”
“这个
墨啜达干有些犹豫了,他当然知道张焕是不想落下什么与回纥勾结地证据,但如果没有什么协议,他又如何向可汗交代。
这时,旁边的胡镛接口笑道:“我们陇右参不参战并不影响回纥南下安西的决策,得之是回纥的意外收获,不得,回纥也没有什么损失,如此,特使还有什么左右为难之事呢?”
墨啜达干恍然大悟,他站起来向张焕深施一礼,“如此,我立刻回国禀报可汗,希望都督能如约发兵。”
“你放心,我一定会发兵,这一天我已经整整等了三年了。”张焕冷冷一笑道。
裴明远送墨啜达干而去,张焕却留下了胡镛,张焕背着手望着西方的天空默默无语,良久,他才缓缓道:“长史可能猜到我在想何事?”
胡镛微微笑道:“我知道。”
“你知道?”张焕回头看了他一眼,惊讶地笑问道:“长史不妨说说看。”
“都督可是想趁机把安西一起拿下?”胡镛紧紧盯着张焕眼睛道。
张焕半晌没有说话,他慢慢坐回位子,低低叹息一声道:“你说得不错,当我听见回纥使者口口声声说他们要拿下安西,我心里就像吞了苍蝇般难受,明明安西和北庭都是我大唐领土,现在却变成别人盘中地美味,仅仅拿下河西,我不甘心啊!”
胡镛点了点头,他伸出两根指头,“我有两计可让都督选择如何夺回安西。”
“你说!”
“一个叫奇计,都督可效仿夺取陇右地策略,拿下河西后趁回纥大军在安西作战,一鼓作气先夺下北庭,断了回纥军地退路,再击安西。”
“那另外一计呢?”张焕不露声色地问道。
“另一计叫正计,都督可先拿下河西,再派使告之回纥,安西素来是我大唐领土,希望他们能交还,若他们不答应,我们再出兵进攻。”
张焕沉思不语,奇计虽然狠辣,但会严重损害回纥与大唐的关系,于大局不利,而正计在外交上虽然站得住脚,但又不符合兵家的策略,胜算并不大。
就在张焕沉思之时,忽然从门外传来了杜梅的笑声,“我也有一计,既可使都督按兵家之道夺取安西,又可使回纥理亏而退,可称为诡计。”
宣仁六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在吐火罗受重伤,又有传言他已身死,消息传到逻些后便发生了内乱,逻些出现两个继位赞普,大相尚结息拥戴赤松德赞次子登位,称牟底赞普;而吐蕃权贵那囊氏则拥戴赤松德赞长子登位称牟尼赞普,两派各拥甲兵数万,在逻些城外已厮杀数阵,两军死伤惨重。
就在这时,回纥毗伽可汗邀张焕会猎吐蕃于初秋,八月末,回纥五万大军从北庭忽然出兵焉耆镇,镇守安西的三万吐蕃军奋起反击,与此同时,张掖、酒泉的吐蕃军纷纷向敦煌集结,欲支援安西,但就在九月初,沉默了三年的西凉军忽然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贺娄无忌率五万军进攻武威,而另一路则由陇右节度使张焕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从九曲出发,向遥远地逻些城挺进。
第二百三十七章 明争暗夺
清晨,蓬勃的朝阳从鱼鳞般的云片中喷薄而出,火红的朝阳铺满了河西走廊,山、水、原野都披上一件火一般的纱衣。
朝霞同样洒在贺娄无忌肃穆的脸上,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在霞光中仿佛使他变成一座雕像,这位年轻的将军立马在会西堡的废墟前,久久沉默不语,三年前这里曾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六千大唐军全部长眠于此,现在废墟上长满了荒草蒿蔓,大块青石被茂密的灌木丛掩埋,成了蛇鼠蝼蚁们的家园。
在他的身后旌旗招展,五万大军牵马列队在会西堡前广袤的戈壁上,黑压压俨如一幅铺盖大地的黑色幔布,漫天的杀气弥漫在河西走廊的始端。
“贺娄将军,出发吧!”说话的是老将白光远,白光远已经六十岁,他曾随高仙芝南征北战,后又为李光弼部将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他作战最多还是吐蕃军,庆治二年,吐蕃大将马重英、尚结息率十万大军进攻陇右及关中,老将郭子仪临危受命,而当时的白光远便是郭子仪副将,他在陇西郡大败尚结息部,歼敌二万余人,尚结息仓惶撤兵,为最终吐蕃战略失败奠定了胜局。
此次他是受张焕之托随西路军征战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