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羽翼大明-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陛下!”
“不是说了,没什么大事,就不要来烦我吗?”朱厚照脸色沉了下来,这个时候被人打搅了兴致,他心里高兴才怪呢。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那宦官上气不接下气:“安化王反了!安化王反了!”
豹房门外,内阁三位大学士,李东阳、王鏊、焦芳脸色阴沉的站在朝房门口,甘肃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上午到了京城,到现在为止,这个消息还只有内阁和兵部知道,这个消息,肯定是不能耽搁的,必须尽管让天子知道,并拿出应对的办法。
随着军报而来的,还有一封安化王的檄文,文中屡次历数刘瑾之罪状,三位大学士,都是宦海沉浮的老人,这落眼一见,就知道此次叛乱,绝对和刘瑾脱不干系,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但是,却是一致决定此事绕过司礼监,而直接求见朱厚照了。就连一向和刘瑾走得极近的焦芳焦大学士,对于李东阳王鏊的决意,这一次也没有任何的迟疑。
传旨的太监,在朝房门口出现了,他带来了朱厚照的口谕,随着小宦官,三人脚步匆匆的来到了豹房里很少启用的御书房,朱厚照看到他们三人进来,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免礼,赐座!”
“说说吧,情况怎么样了!”没有繁文缛节,朱厚照直接进入了正题。
“宁夏总兵姜汉殉国,镇守太监李增殉国,巡抚安惟学殉国、少卿周东殉国!”李东阳砸吧了一下嘴,开口说道。
“朕不关心这个,这么大的事情,这些人干什么吃的,朝廷事先一丝风声都没听到,朝廷让他们去甘肃,是为朝廷效力,不是去那里养老的!”朱厚照冷冷说道:“殉国,殉国到是好事情,若是没殉国,那他们才叫糟糕了呢!”
“陛下……”
“朕要知道的,叛军现在的动态,他们纠集了多少人马,占据了多少地方,眼下他们的兵马又到了哪里?”
“这个,叛军号称十万之众,这个不可信,宁夏镇城,朝廷驻军不过一万余人,就算裹胁民众,短时间里,叛军也达不到这个数目!”
王鏊在一旁,慢慢的说道:“军报上寥寥数语,夸大其词是肯定的,至于叛军已经朝东挺近,陕西巡抚已经令军队在黄河西岸设防,并派军焚毁了大坝、小坝这两处朝廷囤积多年的粮草,安化之祸,暂时只怕还延续不到黄河西岸这边来!”
“这是你们内阁的看法么?”朱厚照一直保持着冷笑:“一万之众,就敢举旗造反,朝廷在他们眼里就是纸扎的么?”
“眼下军报只来了一封,相信接下来的这几天了,应该宁夏,陕西,陆续都会有军报来,那个时候,具体情况如何,也就明了了,内阁的意思是,陛下一旦知晓了详情,必须立刻告知天下安化王的举动实属叛乱,并火速得力将领率军进剿,这才能令官员百姓,不至于于稀里糊涂的附逆,站在朝廷的对立面!”
“进剿!?”朱厚照哼了一声,“当然要进剿,造朕的反,朕不剿了他,难道拿他当祖宗供起来一样么?”
“令户部筹办钱粮,兵部甄选得力将领,朕要御驾亲征!”
“不可!”“万万不可!”
几个内阁大学士几乎是同时响起这声音,这种事情,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这个时候,绝对不是朱厚照能够任性的时候,大明的忠臣良将还没死绝,这动不动就让天子御驾亲征,这算什么事情?若是天子如同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那样,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那也罢了,但是眼下以天子的心性,这御驾亲征,还真是拿国运赌博的事情的啊!
“陛下不要着急,一切等后续军报来了再做打算,叛军一万余人,或许不到此数,若是陛下御驾亲征,将来在史书上也是一个笑话!”
到底还是李东阳对朱厚照的性子了解得多一些,眼珠子一转,他用了这样一个理由。
“嗯!你说的也是有几分道理的!”朱厚照考虑了一下,还真是这个理儿,真要留个笑话在史书上,那就有违他的本意了:“那这几日,只要有甘肃的军报,立马给朕送来,不管什么时候,朕在做什么!”
“遵旨!”

235。第235章 一个反王的诞生
安化王,是大明庆亲王(庆靖王朱栴)的一分支,靖王第四子,永乐十九年袭封安化郡王,封地在甘肃安化。爵位承袭到朱厚照这会儿,顶着安化郡王这个爵位的,是庆靖王曾孙朱寘鐇,按照宗室的辈分算起来,朱厚照还得叫他一声王叔。
好吧,坦白的说,朱寘鐇并不算是个什么大奸大恶的阴谋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苦孩子。这个不怨他,真的不怨他,大明朝亲王郡王不少,封地自然有好有差,他的祖宗想来在靖难那会儿,也没啥出彩的表现,结果就摊到宁夏这倒霉地方吃沙子了。
如果事情按照正常的发展,他作为大明郡王,虽然封地贫瘠了一点,隔三差五还有些鞑子骚扰一下,对他个人的生活质量其实还是没多大的影响,他富富贵贵过完这一生,然后给庆亲王这一支生下一堆儿子女儿,大抵也就这样了。
可问题是,在他袭爵之后,他遇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王九儿,据说神通广大,能和鬼神交流,在甘肃一带,倒也是有几分薄名。这王九儿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经过一番周折,见到了朱寘鐇,这货见面就噗通一声,三跪九磕,对朱寘鐇高呼“老天子”!
能被这样的“神仙”人物如此青眼,这朱寘鐇心里也有些嘀咕开了,这三跪九叩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尤其还是这样的能人,莫非,我命里头真的有九五之相?
大抵就是从那一天起,这朱寘鐇心里就被这王九儿种下了这样的一颗种子。说起来,这还真不能全怪朱寘鐇是不是,这和当年高祖文皇帝“靖难”是何种的相似。一样是少年天子,乱政误国,一样是王叔镇守边陲,手握重兵,再往那辉煌的前景想一想,他心里头就更火热了,这当初靖难可是成功了,天下可是换了主人的了啊!
既然有了这个心思,这招揽人才的举动自然是不会少的,也还别说,这些年,他还真的招揽了一些人才,文文武武都有,文的有孙景文,孟彬等人,武的有何锦,周昂,丁广等人,一乍看过去,还真有点座下人才济济的感觉。
这军师有了,将军有了,似乎欠缺的就是只有兵马了。朝廷律令,这亲王可按例拥有三卫兵马,而郡王可有一卫兵马,以充护卫,依仗职责。他安化王可不是一字王,这身边有一卫兵马,那已经是顶天了。这一卫人马,哪怕是再使劲搞点花头,也不会有多大看头,你总不能将一千多号人,一下子变成几万精锐吧。
所以,朱寘鐇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地方遇见了瓶颈,还是那句话,这真的不怨他啊,他封地里的收益,就算让他使劲的养兵,他也真养不了多少,这是个太烧钱的活儿。
万幸的是,这人要走起运来,这真是老天爷都帮忙。刘瑾上台没多久,就开始惦记清理天下田亩,整饬军屯了。这种差事,可是肥的流油的差事,刘瑾自然派投靠自己的那些官儿出去。大理寺少卿周东,就这样得意洋洋的来到了甘肃,来到了安化。
好吧,这周东为人极其刻薄,捞钱的法子简直是花样百出不说,偏生到了安化,他还遇见一个和他臭味相投的家伙——镇守太监李增。这两人在一起,那真是相见恨晚,感情好的跟亲哥俩似的。他们两好了,倒霉的自然是被他们整饬清理的田地的主人了。
注意,安化不是什么好地方,这里是边陲,边镇。这里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是军屯,这两人联手起来,倒霉的军将可不是一个两个,比如说上面提到的何锦,周昂,丁广等武将,那对这几个家伙更是恨得牙痒痒的了。
朱寘鐇不傻啊!这些武将,都是手里握着朝廷的兵权的,这周东,李增真是太给面子了,拼命的将人往我这兜里塞,我要不收下,那就太让人家失望了,于是,在孙景文的串联下,这些一肚子的怨气的武将们,很快就被朱寘鐇的“宽厚仁德”给拉拢到了他的阵营里,再以这些武将为媒介,安化附近城池的守将很多也加入了他朱寘鐇的“大业!”
好了,现在万事具备,就只欠东风了。
三月,边境告急,安化诸地军马调动频繁,这些投奔过来的武将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带着自己的兵马乱窜了,朱寘鐇一看,吖,这东风来了啊,这机会可不常有,干脆反了吧!
于是,以劳军的名义,朱寘鐇将这安化的头头脑脑们全部都请到他的王府,席间自然少不了一番劝说,估计,这劝说的人口才不怎么样,反正好像没多大效果,既然劝说不行,那就干脆砍了吧。于是,宁夏总兵姜汉,卒;镇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