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返祖-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的眼睛耳朵皮肤这些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信息,远比一个人自己意识到的多得多。可是这些信息不能一股脑儿地都直接传给大脑判断,那样的话就信息爆炸了,你会什么事都干不了。所以,所有过于微弱或者被判断为不重要的信息都被自动过滤了,你的显意识根本不知道自己还看到、听到过那些东西。但被过滤掉的大量信息并非凭空消失,而是进入了人的潜意识。”

六耳点头说:“我听说,有的证人记不起案发现场的情况,却在催眠师的帮助下,完整地还原了当时的景象,就好像电影回放一样。这是不是说,当时证人看到的很多东西,被当做无效信息过滤了,自己记不起来,却存在于潜意识里?”

“没错。人脑的潜力还有多少可供发掘,科学家们说法不一,但肯定有着巨大的空间。潜意识里有大量被忽略的信息,或许直觉就是潜意识综合了这些信息而得出的结果。只不过人脑毕竟不是计算机,信息也有不全面的地方,所以直觉有时准有时不准。要是以这个为理论依据来说你的情况……”我摸出钥匙打开房门,故意趁势停了下来,想吊吊六耳的胃口。

“因为我的感觉比常人敏锐很多,而潜意识的判断能力又不明原因地提升了,拿老王家的书来说,潜意识自动分析了每本书的堆积角度,甚至考虑到了室内空气流动等细微因素,判断出这堆书将在几秒钟后倒塌。这样的判断结果以直觉的方式传到我显意识中。”六耳接着我的话说。

“就是这样,你的确比以前敏锐了很多,不管是感觉上还是思想上。可是说到不明原因,你真认为是不明原因吗?”我随手打开空调,坐在沙发上问六耳。

六耳摸着手臂上开始长出来的细细黑毛,说: “这或许是替代它们的新能力吧,我终究还是和寻常人不一样。”

十、再见三兔

等在王茂元楼下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今天真正算是起了个大早,六点半不到就爬起来。因为和王茂元约定等候的时间是七点二十。算算这些年里那么早就爬起来的日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小伙子,很少起这么早吧?我老头子是睡不着,幸福啊。”和王茂元一路过去,不多久我的困倦就被他发现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过会儿就好了。”

反观六耳,倒是精神得很。

提篮桥监狱我和六耳都是头一回去,厚实的高墙压抑着每一个经过者的心情,我的困意也立刻消散了。

整个监狱还是关着很多犯人,只是我们要去的那个区现在清空了,改造工程刚刚开始。我和六耳出示了身份证,填好外来访客单,检查过随身物品,然后在胸前别上访客证,跟着王茂元走入高墙。

检查的时候我看到六耳居然把昨天王茂元给他的那件囚服带在包里,心里奇怪。放行之后,我小声地问他:

“你怎么把这衣服带来了?”

六耳一笑:“等会儿或许有用。”

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心里嘀咕,这小子的想法我越来越猜不透了。

香港电影里那种监狱外墙和内墙之间的宽广院子,并不存在于提篮桥监狱中,站着持枪哨兵的高高岗楼和探照灯也不知藏在什么地方。不过这座监狱的安全性毋庸置疑,这上世纪初由英国人建造的‘‘回”字形建筑群,当时可是号称“远东第一大监狱”呢。

进了大铁门就是四层高的监狱楼,我们要去的是c区。走在狭窄的走道里,经过一扇又一扇的铁门。现在这些铁门后面大多没有人,犯人早饭后都进裙房里的工厂劳动了。

c区的走道里堆着些建筑材料,王茂元一边走一边告诉我们,英国人的建筑结构非常牢固,所以这次只是整修一下表面。提篮桥监狱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上海司法对外的窗口,常常有人来参观,不能太破旧了,正在有计划地分步重修。

c区的铁门都虚掩着,开始一段的房间已经开始粉刷。王茂元在5号牢房前停了下来。

“当年,从c区的3号房开始直到27号房,关的基本都是‘4·23’案的案犯。那支笔的主人吴玉柱就关在这5号房,张金龙在13号房。”说着,他推开铁门走了进去。

5号房是间比较大的牢房,约十平方米出头。这间房只有铁门上的小窗,现在把铁门全开着采光也不太好,可以想象要是关在里面是多么阴暗。

话说回来,当年被关在里面的人,恐怕也没有什么心情抱怨采光问题。

地面是水磨石,如果吴玉柱的钢管笔是在牢房里磨损的话,留下的痕迹只可能在这水磨石的地面上。

我弯下腰细看地面,王茂元和六耳两人也是一样的动作。我才看了几眼就怔住,不由得叹了口气。

并不是找不到痕迹,而是地上留下的痕迹太多了点。

这座监狱自建成到现在近百年。在这间c5号牢房里关过的犯人数以百计,他们百无聊赖之际,早就把坚硬的水磨石地面搞成了大花脸。

虽然不至于布满了乱七八糟的划痕,但就在我周围这两平方米里,就最少有三处较深的划痕,整间牢房少说也有十几处,又怎么能知道哪一处才是吴玉柱划的?

我失望地直起腰,却看见王茂元和六耳还在弯腰细查。

我有些奇怪。我想到的,这两人没道理想不到啊。

过了一会儿,王茂元也发出一声叹息,直起腰来说:  “真是没法子辨认了,我已经看到三处可能是钢管笔划出的痕迹,整间屋子加起来有六七处有可能。原本还想有所收获,这么些年过去,当年的痕迹是找不出喽。…

我心想原来王茂元是在各种划痕里努力分辨,过细的划痕是可以排除的,只可惜这间屋里近似的划痕太多。

可六耳居然还毛着腰移动着脚步,依然不肯放弃。

“你有什么分辨的办法吗?”我问六耳。

他向我做了个“等一等”的手势。王茂元看看他,又看看我,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再次弯腰观察起地面。他一定奇怪六耳正在依据什么进行分辨。

我随着六耳的视线看,却瞧不出什么来。

“找到了。”六耳突然说。

我和王茂元立刻凑了上去。

那里有一块两个巴掌大的划痕。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我问。

“别急,你先看看这像什么。”六耳说。

我跟着王茂元蹲下去,微眯着眼睛细看。

这肯定不是汉字,应该是个图案。

划痕很深,边缘相当模糊。这种模糊看起来是反复刻画所造成的。

王茂元站起来,退开几步往这里看了看,说:  “这里当年好像是吴玉柱睡觉的地方。”

他又走过来,比了比,说:  “要是他头冲这边睡的话,右手伸直差不多是这个地方。嗯,很有可能,他或许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捏着笔画的·日复一日,可惜这痕迹挺难辨认的。”

“那多,你不觉得这图案有点眼熟吗?”六耳对我说。

“眼熟?”经他这么一说我是有点觉得似曾相识。

“你看,这划痕的中间有个圆圈,圆圈里是什么?”

的确是个圆圈,那里面……

痕迹实在是有点模糊,我越看越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

六耳也蹲了下来,以手当笔,画了个圆圈,又在里面画个一串连在一起的图案。

王茂元还没看出这是什么,我却立刻被点破迷雾。

“三兔图,是三兔图!”

六耳画的,就是三兔图最核心的圆圈图案——三只耳朵相连的兔子图。

再比对吴玉柱留下的划痕,没错,是三兔图。那圆圈外面原本难以辨认的曲线,依稀就是三兔图核心圆圈外如云气缠绕的一个个弧型。

“什么三兔图?”王茂元却不明白。

“是……是……”我想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

“就是一种耳朵相连的兔子图,就像这样——”六耳摸出纸笔,很快画了出来,  “就是这样。”六耳把图递给王茂元。

“你居然能完全画出来?”我惊讶地问六耳。

三只耳朵相连的兔子图留心一下就可以画出,可四周那一个个不规则的圆弧云气十分复杂,要画出就很不容易了。六耳不是只在双圣庙里见过一次吗?那时候他可还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呀。

王茂元接过图一看就叫了声:  “是这图!”

“您也看过那则新闻?”我问。

“什么新闻?”没想到王茂元反问道。

我简单地说了一下,王茂元说: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来历,不过我是在一个叫郭超的犯人的日记本上见到的,他也是‘4·23’案的案犯,有时会写些日记,在本子上偶尔会见到这样的图。我当时问过他,他只说是随手画的,我就没在意。”

王茂元拿着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