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公,某恐怕无能为力。”史可法推开王之心:“江督、安抚、芜抚、文武操江、郑鸿逵、郑彩、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兵十二万,计饷二百四十万。合之有七百余万两。而川、楚、东、豫的督、抚、镇尚未算进去。”
    “咱家不认识这么许多人!”王之心大怒,挥袖斥道:“要兵的时候影子都不见。要银子粮草的时候就都冒出来了!咱家不管,这一百二十万两饷银和五十万本色,一丝一毫都不能少!否则咱家只能奏明圣上,仰听圣裁了!”
    这正是守备太监的最大杀手锏。一般来说,皇帝对于这三千里外亲臣格外信任,真要有这么一份弹章到了御前,多半是问大司马的罪过。更何况刚才王之心已经抓住了漏洞,只是取高杰、刘泽清部的粮饷,并非另立新项,实在没有道理不给。
    忻城伯赵之龙见史可法硬顶着不给,王之心又死咬着不松口,只好出来圆场,道:“二位都是为朝廷、圣上办事,何至于此呢?”他笑道:“一百二十万饷银倒是未必从国库出,南直、浙江多豪富之家,劝募一些又何妨?我家可认捐一千两!”说着,他有望向王之心,希望他能退一步。
    王之心刚拿了人家一万两纹银的见面礼,不能这么快就翻脸,只是坐回上座玩弄指甲。
    史可法长吸一口气道:“国家大事,岂能私相授受?史某另有要务,先告辞!”
    王之心阴森道:“好走,不送!”
    史可法被气得胸闷,也不管赵之龙,起身便走。南京以他三人为重臣,王之心有皇室为后盾,赵之龙代表的是南都所有留守勋臣,而南京官员不过是吏隐之辈,可咨询而不能参与决策。
    史可法想到这上,不由生出孤独之感。
    ……
    “司马老爷在上,小的是户书高老爷家人。”有人叫住了史可法的官轿,大声报道。
    史可法让人落了轿,问道:“何事?”
    那下人上前拜道:“我家老爷请司马公过府一叙,有我家老爷手书在此。”
    史可法让人接了手书,展开过目,不过寥寥数语,颇有弦外之音。他道:“老夫这就前去拜访。”那下人叩首告退,先行回转去了。
    史可法先回府中更换便服,临要出门,又有些迟疑,对仆从道:“去叫姚先生来,我在书房等他。”他说完便赚取书房,只觉得江南七月天颇为憋闷,满屋子的书册连翻也不想翻。
    好在姚先生没让他久等,不一时书房门开,走进来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白发皓首,清瘦露骨,行走时翩翩然颇有文气,倒是个老宗师样的人物。
    “姚先生。”史可法起身相迎,并不托大。
    “东翁急召,不知何事?”姚先生躬身一礼,款款落座。
    “是这,”史可法与姚先生对坐,“高司徒手书相召,似乎别有意味,特请先生帮着参详一二。”
    姚先生微微颌首,道:“不知可否一观?”
    史可法从袖中取出手书,递给姚先生。
    姚先生接过,细细读了两遍,抬头道:“东翁是问高弘图所谓的‘临机大事’到底何谓?”
    “正要先生指教。”
    姚先生起身踱步,眉头微微解开,朗声诵道:“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解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享大名乎?”
    史可法口中喃喃重复道:“临机不发……将何以享大名……”
    姚先生呵呵笑道:“此乃阎忠劝皇甫嵩效仿韩信,背汉自立之言。”
    “先生博学,我已经是丢了书本良久了。”史可法有些羞愧,旋即又道:“然则司徒公恐怕不是此意。当时皇甫嵩有剿灭黄巾之兵威,而汉皇势弱……”
    “敢请教东翁,”姚先生摇头道,“当今时局,还有何事可算是大事?”
    “自然是迎圣天子还朝。”史可法道:“此乃天下第一紧要事。”
    姚先生笑道:“此事对东翁而言是理所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却是未必然。故而他们要与东翁商议商议,看临此机会,如何成大事。”
    “高弘图素来忠义,岂会有如此不臣之心!”史可法大惊失色:“再者,当今谁有皇甫嵩那般的武功?”
    “要移神器于己家,未必只能靠兵势。”姚先生轻轻弹了弹衣服上的浮灰,缓缓道:“宗室也可以。”
    史可法沉默不语,良久方才道:“此乱国之兆也!我去与高公分说。”
    姚先生微微摇头,道:“东翁,人心叵测,天命难违啊。”他起身一躬,自顾自出去了。
    Ps:求推荐票和月票啦~~~

二七七 向来枉费推移力(二)
    七月的南京沉闷得没有一丝风,天上也不曾见有云彩飘过,整个天地都像是凝滞了一般。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坐在凉亭里,只是闭目养神。亭中其他人也都各自发呆,并没有议论。
    史可法在高弘图家人的引领下,足下生风,快步进了凉亭。凉亭中众人不乏白发苍苍者,见史可法进来,也都纷纷起身见礼。
    史可法先与迎出来的高弘图见了礼。又见人群中有满头银发的张慎言,史可法连忙上前,道:“不料藐山先生在此间。”张慎言是东林党魁**星的举荐人,史可法又是东林左光斗的学生,自然不敢以官位相见。而且张慎言位居南京吏部尚书,掌右都御使事,在名义上也不逊于史可法。
    张慎言微微一笑,旋即落座。
    史可法又见吕大器在场,上前揖礼相见,然后才与其他几个陪客拱手作礼。
    这一个过场走完,史可法暗道姚先生这回失算了,这里在座的都是东林君子,岂会有那些不臣之论?
    “道邻,”高弘图对史可法道,“今日见王太监与忻城伯,可有何言论?”
    “王太监只是一味要钱,忻城伯只会圆场,能有何言论?”史可法苦笑一声,旋即又道:“诸公在此可寻得救国之策?”
    高弘图看了一眼张慎言,道:“遑论救国,还是先救圣上吧。”
    “圣上如今驻跸泰安州,指日南幸,有何要救的?”史可法皱眉问道。
    吕大器直言道:“司马公,莱州至南京不过千四百余里,为何从三月走到七月还不曾到?反倒是几番传出圣旨,轻易督、镇,甚至有封异姓王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司马公不以为怪么?”
    “先自。”史可法对吕大器好言道,“捕风捉影之事岂可浪言?姜燕及(姜曰广号燕及)随驾南幸,时时有信来,也说是因为北面军情紧急,分不出兵来护卫圣驾。若是南都有兵,自然可以早日归迎皇上还朝。”
    吕大器冷笑一声,道:“若是真有肃宗灵武之事。姜燕及恐怕也只能言不由衷。”
    高弘图见两人语气过于激烈。插进来道:“无论东宫是否有灵武之心,圣驾久久不能归朝问政却是实实在在的。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又正值兵凶战危之际,岂能虚耗光阴?”
    史可法心中一顿。暗道:难道还真让姚先生说中了?高弘图怎会有这等妄想!
    “南臣中有人议论,要以福王监国。”张慎言谨慎道。
    史可法猛然站起:“此何言哉!此何言哉!圣天子在途,而我南都众臣竟擅议立监国?此何言哉!”
    “道邻且勿焦躁。”高弘图道:“此论并非我等所倡。”
    史可法刚才热血灌顶,这时方才冷静下来,浑身寒栗,道:“是何人所论!可杀!竟出此不臣之言!”他说着,望向吕大器。
    吕大器知道刚才自己冒失了,让史可法误会,只得跟着骂道:“果然是不臣之论!不当人子!不过。司马公。物议汹汹,皆谓圣天子受人挟持,而之前东宫确有枭雄之姿……”
    “咳咳,”张慎言轻咳一声,“诸公切莫混淆本末。如今要务。是圣上一日不还朝,便一日无人主持大局。无论北面情况如何,立个监国固结人心也是应有之议。”
    史可法知道张慎言的意思,如果太子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用监国的确可以破除这份野心,使他只能送皇帝归朝。
    “然则,东宫若的确是纯孝之人呢?”史可法道:“擅立监国,岂不是与谋逆等罪!”
    “谁敢擅立?自然是要具奏天子圣裁。”吕大器道:“只是有人要立福王,这是我等无论如何不能认同的。”
    史可法眉头更紧道:“监国首以太子,其次有定王、永王,哪里轮得到福藩?”
    “呵呵,”吕大器干笑一声,跳过了太子,道,“定王、永王都随圣驾,自然也是来不了的。”
    史可法终于明白了,有人就是想借立监国之论行打草惊蛇之事。
    因为这个“福王”实在太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