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安原本乃是一员大将,只因战场上受了伤,这才被逼下野地,如今的吴安真恨不得起身纳头便拜,但是吴安又想到了自己地断腕,自己只是一个残废,如何效犬马之劳啊!人家嫌不嫌弃你还不知道呢?你就别痴心妄想了!
左傲冉经过与吴安地一番闲聊中产生了对其身份地兴趣,以左傲冉的眼光来看,这个吴安的言行举止,都显示出应该是个将军,以此人方才的武艺来说,也不应该在三国中默默无闻,但是在左傲冉所知的了解中,三国时期北海一代是没有这么一号人物地啊!
虽然人的姓名可以更换,但是吴安那个独臂的特征却是更改不了的,于是左傲冉根据对三国的了解,从黄巾之乱开始往后回想,当想到虎牢关之战时,一个人显现在了左傲冉的脑海中,北海太守孔融麾下大将——武安国!
左傲冉清晰地记得,武安国曾与吕布交战了十几个回合后才被吕布砍断了手腕地,而武安国受伤在身,还能在赤兔马的追赶下逃得性命,在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吴应该是武的偕音,而安也是安国的第一个字,应该不会错了。
就在此时,刘关张引军押着三十几名俘虏而回,见到此景后,左傲冉当即有了主意,扶着吴安说道:“方才我回想起了从黄巾之乱到现在发生过地一些事情,从中我想起了一个人来,不知吴壮士可曾听说过?”
吴安不知道左傲冉说的是谁,但隐隐之中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于是便依言问道:“不知元帅想起的是谁?”
左傲冉看着吴安说道:“就在不久之前,各路诸侯征伐董卓之时,有一使锤的将军和吕布大战了十几个回合,还在受伤的情况下从赤兔马的追击中,利用娴熟的驭马能力逃得性命,呵呵,此人名叫武安国,壮士可认识否?”由于在历史上对武安国的介绍很少,因此左傲冉也不知道安国是他的名还是字,或是武安国复姓武安,单字名国。
吴安听到关于自己从前的事迹,不由得心里一震,抬头时和左傲冉的目光相遇,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隐藏了,于是苦笑着说道:“元帅果然慧眼,不知元帅是如何知道在下真实身份的?”
“方才与将军认识,又见将军的武艺,冉断定将军绝非平常之人,根据将军的言行举止,当是个统兵之人,并且绝对不是无名之辈,又根据将军断手的特征,回忆了近几年的战争史,只有在虎牢关的战斗中,将军在和吕布单打独斗中手部受伤,又把将军的姓名与吴安对照,更是加深了自己的判断,如今一试,果然就是将军,请受在下一拜。”左傲冉说完,给武安国鞠了一躬。
武安国赶紧扶起左傲冉,诚惶诚恐地说道:“元帅乃是万金之体,在下如何敢当啊!”
这是刘关张三人也过来了,张飞一听此人便是武安国,当即一拳击在其身,哈哈大笑道:“原来是你小子啊!当年独战吕布那厮之中,却没丢了性命的,你可是虎牢关前第一人啊!”
武安国苦笑着摇头道:“败军之将尔!”
左傲冉怕张飞再把话说下去会使武安国难看,当即接下话茬道:“将军应该是北海孔太守的部下,因为战事而受伤,理应由他照顾,为何流落于此啊?”
看到左傲冉已经了解了自己的过去,武安国于是也不再隐瞒,将自己受伤后的事告诉了左傲冉等众人,听到孔融在知道武安国受伤无用后就抛弃了他,左傲冉骂了句:“假仁假义的家伙!”而张飞气得就要引军而回,不久救北海了,要不是刘备说以百姓黎民为重,没准还真引军会平原喝茶扯皮去了。
而后又听武安国说到他的妻子也跟着管家把家中的财物卷走后,左傲冉更是气愤,张飞更是虎吼道:“如果让我碰到他们,必将他们剜眼割舌!”听到最后,左傲冉更是在那里骂不绝口。
武安国听了大为感动,反过来劝左傲冉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太守向来重文轻武,以他的性格没有治我战败之罪,已经不错了,如今北海有难,我本想前去助手,哼!没想到连这几十名贼兵都对付不了啊!!!”
左傲冉听了后又道:“生逢乱世,将军可曾想要再干些什么吗?”
武安国说道:“本想跟随孔太守有所作为,不料因为一战之故而成了废人,如今又能有何想法呢?”
“其实不然,虽然将军左手受伤,但是冉认为将军还有右手,加上将军能够躲避开赤兔马的追击,还有精湛的骑术,更为重要的是将军还有着坚定的性格和意志,最重要的是将军有着一颗忠义为本地心,如果将军能够再出世,定然会有一番作为的!”左傲冉激励地说道。
正如左傲冉所说,武安国对于自己的武艺还是很有信心的,要不然就不会独自一人来援北海了,至于骑术更是他引以为荣的绝技,不用手只要两脚就能轻松控制任何烈马,毕竟这是他在关外近十年所学得来的东西,想到这里,武安国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表情,但是随即又黯淡了下来,看了看自己的左手,打了个哀声道:“残废之人,又能如何呢?方才仅仅数十名黄巾杂兵而已,若不是元帅赶到,国以丢了性命矣!”
左傲冉就等着武安国说这句话呢,当即双手横放,下令道:“取下我周身铠甲,为武安国将军穿戴整齐!”
左傲冉一声令下,自有兵士上前脱去其铠甲,武安国自然是不肯受地,但是在左傲冉强拉硬套之下,还是穿在了身上,你还别说,武安国的身材是魁梧了一些,但却还是能穿上左傲冉的周身铠甲。
“元帅,这又能如何?”武安国看着左傲冉无奈地说道。
左傲冉呵呵一笑,什么也没有回答武安国,而是让人将那些俘虏押过来,看着这些俘虏道:“你们拿起武器,只要能杀了或是伤了这位将军,我便饶过你们一命,相反!则一个不留!”
第1卷:叱咤三国 第35章:北海城外欺管亥
第35章:北海城外欺管亥
众贼兵虽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为了保命,还是拿起了武器,一个个面目狰狞地冲向了武安国,武安国没有理解左傲冉的意图,但是在武将的本应下,武安国舞动右手单锤,死命地厮杀着。
三十多名为了生而拿起屠刀看人的人是可怕地,连半盏茶地工夫都没用上,武安国的体力就有些跟不上了,怎么说先前也失血过多啊!只听两声闷响,武安国的背后身中两枪,两名贼兵还在想为什么刺不死眼前之人的时候,已经被惊异之中,却本能反手一锤地武安国砸死了。
诸如此类刺而不死,砍而不死地例子多如牛马,反而知道自己身穿是宝铠的武安国却一反常态,完全不再是守势,招招皆是进攻,完全是大开大合之势,恢复了以往征战地英姿,武安国没有任何的留情,一扫以往地颓废,将所有的黄巾俘虏尽皆斩杀,大大地出了一口先前受地窝囊气。
武安国杀光了俘虏,好意意犹未尽一般,脸上地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左傲冉看着武安国,笑着说道:“武将军,此铠甲乃是冉亲自督造地,如今武将军比冉更需要他,自此,这件铠甲便归武将军了,武将军不要多言,将军若是不收,那就是看不起我左傲冉!”
武安国看了看身上地铠甲,深吸了一口气,口气异常坚定地跪倒在地道:“若蒙元帅不弃,武安国愿效犬马之劳!”
左傲冉上前扶起武安国道:“冉能够得到武将军的帮助,真是莫大的幸事,如今救援北海在即,暂时委任武将军为军前都尉,他日返并州,再另任官职。”
左傲冉收了武安国,又因武安国为本地人,便由武安国引路,大军向北海方向进发,在路上大家才得知,武安国原来复姓武安,单字名国,乃是武安君白起之后。
(战国时,秦将白起因功封为武安君,其后子孙以封爵“武安”为氏,称武安氏,后简姓武。与之相同的还有武疆氏,出自周顷王之孙姬满的后裔。因姬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因而其子孙以封邑名为氏,称武疆氏,后亦简姓武。)
却说孔融在北海,自太史慈走后,便鼓动城中百姓,拼死守城,又身先士卒,每日穿了官服于城头巡守,每次黄巾攻城,竟也伫立不退,与城头军卒青壮共进退。
孔融自任北海相,施仁政,兴教化,多有爱民之举,百姓皆信之,又见孔融自始至终,与他等一起守城,莫不感动,于是城中无论男女老幼,皆拼死力,竟然奇迹般的连番击退黄巾军的连番攻击,足有十日之久。
管亥望着北海那残破的城墙,心中无奈的直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