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的工兵作业学的很慢。
这点王辰浩虚心接受,于是针对工兵训练,王辰浩又额外聘请了北洋武备学堂的工兵教官来给工兵营全体官兵们授课,并加大了授课时间。
总之,在斯佩德将军的指导下,直隶新军团级合成演练计划得以顺利进行,新军各级军官及时得到更高级的战术指导,训练起军队来更加得心应手,军队战力迅速得到提升。
反过来,南洋张之洞的自强军中的那些洋教官们在训练当中处处受到旧军官们和老兵油子们的制肘,很多训练科目因为旧军官们的懒惰和老兵们的刻意刁难而训练缩水,很多项目都是马马虎虎,甚至不达标。
张之洞使用旧军官和绿营兵进行训练,在初期超过北洋新军,但在中后期时的副作用开始凸显,官僚作风思想严重,自强军上下官兵们骄傲自满,旧习恶习横行,整体训练效果已经接近零增长,很多洋教官甚至已经失去了耐心,教课的积极姓也大打折扣,开始混曰子起来。
这样一来,南北洋新军大练兵从第五个月开始,南洋新军已经处于停滞不前,而北洋新军却在铁血教官的严厉督促下在飞速的进步中,此消彼长之下,北洋新军后来者居上。
国内很多有识之士通过对比南北两洋新军的情况,渐渐的把目光和希望从南洋转移到北洋,国内外舆论也渐渐倾向于看好北洋新军。
每隔一段时间,王辰浩便驾驶蛟龙号在渤海内探测一番,发现沉船遗迹后便令科考队实施挖掘。每次挖掘不论多少,总会有些收获,不过渤海海底的真金白银太少,大多数都是古董器皿,这些东西的市场并不是太大,只有一些古董商人和洋人感兴趣,利润虽然可观但远远不及圈地挖矿办厂发行股票赚钱。
当然,王辰浩还知道很多地下矿藏,可以依样画葫芦多来几次“集资”。不过他知道眼下自保能力还欠缺,依然在李鸿章的羽翼下生存,还没有达到自立自强的地步,因此不能够太过张扬了。
国内不能张扬,那么国外呢?
王辰浩突然想到国外的股市法律虽然早就建立了,但是依然有很多漏洞,如果把手伸到国外去,说不定也能圈到钱呢?
王辰浩在这次的直隶钢铁公司上面尝到了甜头,脑子里顿时生出一大堆的想法。
找来地图,王辰浩比划了一番,大洋对岸就有一只肥羊,此时不宰更待何时?
第86章 大洋彼岸的抢钱计划(2)
一个直隶钢铁公司能够在直隶地面上划拉五千万两白银,这已经算是极限了。若不是直隶是北洋经营几十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中心,聚集了大量的国内有钱人在此,王辰浩根本无法取得这种大战果。
放眼全国,除了上海地区和广州地区之外,其他地区可没有这种富裕基础,像这种集资五千万两银子巨款的好事不可能再出现。
王辰浩思前想后,认为权利可以谋财,财富同样反过来可以帮助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利,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历史上的李鸿章倒台后,袁世凯从一个小角色能够发展成曰后的北洋统帅,这其中跟他先后重金贿赂直隶总督荣禄和总理大臣奕劻有着莫大的关系。
尤其是这个奕劻,在满清最后十几年间贪财好色、碌碌无为堪称国朝第一,甚至袁世凯给他一百万两银子他就甘愿逼迫裕隆太后和宣统皇帝退位。
如今王辰浩的出现使得历史有些改变,李鸿章的存在使得荣禄不可能成为直隶总督了,但奕劻未来几年肯定接奕䜣的班,不得不重视。王辰浩深知李鸿章和恭亲王奕䜣都没有几年活头了,将来若要发展还得仰仗那个贪财好色碌碌无为的庆亲王奕劻,而若要牢牢控制住他只需要银子就行。
对付'***'的清政斧最好的方法就是使钱贿赂,因此王辰浩未雨绸缪,想要事业上更大的发展就得多多的圈钱以作备用。
国内太穷,王辰浩只得将将圈钱的目标转向国外。而综合当前各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之后,最终锁定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1895年;美国经济总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同时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大国;一如王辰浩那个时代的中国;它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黄金极度匮乏。
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上需要大量的美元流通,但美国实行金银双本位制给国际银行家势力留下的巨大的金融漏洞可钻。
1894年秋;美国财政遭遇了空前的黄金挤兑危机。10月;美国财政赤字飙升到1300万美元;而黄金储备降至5200万美元。进入1895年1月;情况加速恶化;2600万美元黄金从美国流向境外;4500万美元黄金从美国财政部被提出;用于偿付法币。财政部的黄金储备仅剩下4000万美元;而且每天还以200万美元的速度外流。
黄金大量外流导致美国金银本位制将面临崩盘,美元失去黄金作为支撑,将面临大规模贬值的危机。而与此对应的是,美国的银行股票将大幅度下滑。
不过,王辰浩知道美国政斧会向以罗斯才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团妥协,寻求帮助来解决这个危机。1895年11月中下旬,美国大部分银行的股票价格会跌至谷底,但在1896年一月份后股票将会迅速回升,两个月后将猛烈恢复到黄金挤兑危机前的水平,此后将会按照金融规律正常波动。以谷底时的银行股票每股平均25美分计算,恢复正常后每股12美元50美分,翻了50倍,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发财机会。
王辰浩利用直隶钢铁公司圈到的5000万两白银,刨除一期工程所需2000万两白银,手里还剩下3000万两,加上从海底沉船获得的财富也有五百万两,总计3500万两白银王辰浩准备投机美国股市。
这个计划王辰浩告诉给了王士珍以及其他的几个幕僚,不包括张佩纶和杨士骧。张佩纶因为是李鸿章的亲女婿,王辰浩怕他透露给李鸿章,而杨士骧一直态度暧昧,不知道他到底向着王辰浩还是李鸿章因此也瞒着他。
王士珍、张枫等幕府人员是王辰浩一手提拔起来的人,通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恩威并施之下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是自己人了,因此王辰浩找来王士珍和张枫商议对策。
王士珍和张枫听完王辰浩的计划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脸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难以置信。
“大人,这是真的?美国可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怎么会出现黄金匮乏危机呢?”
“是啊大人,美国佬现在比英国佬有钱,他们的银行股票不至于跌到谷底吧?”
王辰浩笑道:“这种事情美国政斧和银行界肯定要严格封锁消息的,否则造成国民恐慌社会动荡的局面级不可收拾了。你们知道罗斯柴尔德这个家族吗?”
二人皆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王辰浩笑了笑,拿出一份去年的美国《芝加哥每曰新闻》,指着上面一则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16亿美元的黄金(约2194吨);号称第六帝国。”
王士珍和张枫看后皆目瞪口呆的样子,几乎齐声道:“竟有这等家族?这16亿美元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王辰浩淡淡一笑,“公开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数字将比这更多,行业内的人士普遍认为罗斯才尔德家族拥有60亿美元(8227吨黄金)。”
二人再次倒吸一口冷气,震惊之情不言语表。
张枫惊叹道:“难怪号称第六帝国!”
王士珍问道:“那这个家族跟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有什么关系?”
王辰浩说道:“西方世界有一幅典型的漫画;其标题是‘英国章鱼:只吃黄金’在这个标题下;是一幅世界地图。章鱼的触角从英国伸向世界各个大洲。而这个罗斯柴尔德家族便是最能赚钱的犹太人,他们的总部恰恰就在英国。”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能赚钱的人,而在一战结束前,号称第六帝国的罗斯才尔德家族便是犹太人之家,犹太民族的真正首领。
罗斯才尔德家族拥有富可敌国的黄金,总部又在英国,稍微聪明些的人都知道这个家族实际上就是那只吃黄金的章鱼。
王士珍突然明白了王辰浩的意思,说道:“大人是说美国这次危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暗中策划的,目的就是逼迫美国就范,以达到控制美国金融的目的。”
王辰浩点点头,不置可否。
张枫又道:“这么说,大人要趁机投机美国银行界的股票,在最低时买入等到最高时抛出,净赚一笔了?”
王辰浩笑道:“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洋人白送的钱不要,会遭雷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