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绍仪的示弱让索尔兹伯里感觉到了对中国的放心,同时也明白法俄如果同时对华开战,那么中华帝国的胜算很低。由于法俄两国都是英国的敌人,因此索尔兹伯里明白一旦法俄获得胜利,那么在中国的利益就会被法俄独占。
    最终,索尔兹伯里被唐绍仪说服,在此后三天里,索尔兹伯里陆续说服了英国议会其他反对派议员们,最终同意跟中华帝国结成军事同盟。
    虽然英国议会勉强同意了跟中华帝国结盟一事,但英国政斧对于中华帝国的戒心还是很大的。当初王辰浩的北洋政斧废除了绝大多数不平等条约,更是在鸦片问题上狠狠的打击了英国,令英国在华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这种影响造成英国政斧很不高兴。而很多英国鹰派分子希望中华帝国跟俄国两败俱伤后,英国的影响力能够重新回到中国,重新将中国纳入英国的殖民市场系统当中。
    于是,英国政斧作出了一个妥协的决定。即答应跟中华帝国结成军事同盟,但是为了英国自身利益,同盟时间只有两年。
    英国政斧作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判断中俄之间的战争将在未来两年内爆发,英国只需要阻止法国介入战争,便可以让中俄两国打的两败俱伤。英国政斧认为中俄的战争不会持续太久,两年足够了。
    对于这个结果,唐绍仪觉得有些失望,但是当王辰浩得知后却是大喜。王辰浩知道当年英国为了帮助曰本对俄作战,为了防止法国介入战争,也只跟曰本结成五年同盟。英国当时同样也是不希望给曰本太多的支持,防止曰本做大。正因为只有两年同盟,曰本在跟俄国打了一年多后,当曰本军事上大胜时,英国便不在续约,致使曰本害怕继续打下去超出同盟期限,失去英曰同盟后法国将有可能参战。因此,曰本接受调停结束战争。
    当年英国人就是用五年同盟来约束住曰本,防止俄国被过分削弱让曰本做大,英国的这个政策成功的阻止了俄国东扩和曰本扩张。
    如今,英国人自然对华也会采取这种策略。只不过中华帝国远较曰本强大,因此英国人怕五年时间太长无法控制中国,因此限定在两年。当然,如果两年内中俄没有开战,那么英国将再延长两年时间,以此类推。
    王辰浩于是电告唐绍仪,取得两年军事同盟已经是大胜,他功不可没,这才让唐绍仪好受一些。
    得到王辰浩的旨意后,唐绍仪代表中华帝国政斧同英国政斧代表兰斯多恩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华帝国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印度联合王'***'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各自在全球的利益。缔约国一方为保护己方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2年。
    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中英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
    中英同盟订立后,顿时引起欧美强烈反应。首当其冲的便是俄国和法国。俄国本来在远东海上力量便不如中华帝国海军,如果英国海军介入的话,俄国海军维持平局的战略构想将面临失败。对于法国来说,中英同盟的目的明确就是防止法'***'事介入中俄战争。原本法国政斧也打算在中俄战争的时候,悄悄的在中国南方分一杯羹,或者胁迫中国签署一些条约来让利给法国,以换取法国不参战。但如今中英同盟定立后,中国便不惧怕法国的军事威胁。
    法国政斧在随后的法俄对话中顿时不再明确表态介入战争,这令俄国方面非常恼火,尼古尔二世为此大发雷霆,发誓将来一定要让喜欢管闲事的英国人吃屎去。
    随后一个礼拜,唐绍仪陆续访问了法国和德国两国,并同德法两国分别展开对话和谈判。唐绍仪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两个欧洲强国在未来的中俄冲突中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法国碍于中英同盟的订立,自然不会再叫嚣着介入了。不过德国却并不买账,此时德国和英国在南非问题上闹得非常不愉快,见中英结盟后,德国非常不高兴,因此对于唐绍仪的要求,德国政斧依然表示会为俄国海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德国政斧否认会介入中俄冲突,原因是德国同样忌惮英国的强大海上力量。
    唐绍仪结束了欧洲访问后,随后来到美国。虽然美国政斧同中华帝国在巴拿马问题上闹得很不愉快,但是两国在菲律宾问题上还保持着密切合作。二十多万美军在菲律宾作战,需要依靠中华帝国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基地的支持。美军的弹药、粮食、医药、煤炭等物资补给从中国进口比从本土运来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费用,节约成本总额高达两亿美元,而美菲战争打了快三年了,还没有消灭菲律宾军队,因此美国国防部在不确定美菲战争何时结束的前提下,还得依靠中国。
    当然,王辰浩不认为美国会支持俄国,他让唐绍仪访问美国只是顺道。因为王辰浩希望唐绍仪到美国顺道将美洲银行储备的黄金运回国,王辰浩准备将美洲银行总部迁到上海。
    王辰浩的美洲银行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六千吨,其中在天津储备有三千四百吨,大部分是帝国银行的黄金,也就是中华帝国的国家黄金储备。王辰浩称帝后,决定将他个人资产和国家资产分开,因此天津的黄金储备将大部分运回燕京帝国银行。而王辰浩在纽约的黄金储备达到两千四百吨,放在美国王辰浩觉得不安全,因此将黄金运回国内储存。
    另外,唐绍仪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到美国继续圈地。
    自从王辰浩上次在美国东德克萨斯州圈地卖石油后,美国人疯狂的闯进德克萨斯州,到处寻找石油。王辰浩在洛克菲勒财团的石油股份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两亿美元,考虑到洛克菲勒财团即将面临美国政斧的反托拉斯法制裁,到时候洛克菲勒托拉斯将被拆分,股票价格将暴跌,于是王辰浩命唐绍仪将他持有的股票先卖掉,等到几年后洛克菲勒财团的股票跌至谷底时再重新买回,这样王辰浩从中可以多赚几千万美元。
    唐绍仪抵达美国后,迅速跟小洛克菲勒会谈,将王辰浩持有的两亿美元股票卖掉。此时洛克菲勒石油股票依然在上涨,没有人知道洛克菲勒石油股票将大跌,包括小洛克菲勒在内。
    小洛克菲勒问及唐绍仪为何王辰浩要将股票抛掉,唐绍仪称中华帝国正面临来自俄国的战争威胁,因此作为帝国皇帝,王辰浩需要用钱。小洛克菲勒觉得有理,于是他便出两亿美元将王辰浩的股份买下。
    (未完待续)


第269章 第二次美国圈地
    早在王辰浩在美国东德克萨斯州第一次圈地卖石油后,没过多久,王辰浩便再次派人秘密在美国圣华金、洛杉矶、加利福尼亚西南沿岸、伊利若斯、堪萨斯东北、威明顿、库克湾、乌尼斯塔、阿纳达科、希尔斯等地区秘密圈地,并派出十几支石油勘探队在这些地区打井勘探。
    经过三年多的勘探,勘探队陆续在洛杉矶、威明顿、库克湾等地区发现了八处大油田,储量超过十一亿吨。其他地区暂时还未发现石油,但是王辰浩明确告诉勘探队那里有大油田,因此勘探队无法去别的地方,只能在王辰浩划定的区域内寻找石油。王辰浩知道他划定的这些地区的范围并不是很大,只是目前中国的这些勘探队的技术和能力还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发现一些埋藏浅的油田。
    但王辰浩并不着急,这些地方涵盖了美国80%以上的油田储量,将会有一百多处油田区,总量高达一百二十亿吨,哪怕花费几十年在上面也都划算。
    眼下发现的八处大油田中,洛杉矶地区占了五处,总量六亿吨左右。王辰浩决定让唐绍仪将洛杉矶的五处大油田卖出去,按照当前美国大型油田的价格,这五处大油田可以卖出三亿美元的好价钱,而王辰浩花在地皮上的钱和石油开采权却不超过一千万美元。
    至于其他已经发现的三处油田,王辰浩下令立即封堵,并将周边石油成田区的土地全部买下来,以备将来之用。
    王辰浩知道油田不能一下子都拿出来,那样会导致油田太多而价格暴跌,因此王辰浩决定每隔两三年时间便拿出几个大油田出售,通过这种方式来一直保持高额利润。
    洛杉矶的五处大油田王辰浩让唐绍仪联络策林根家族、花旗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这三个跟王辰浩关系好的大财阀,计划卖给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