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由你们决定,将由你们的勇气决定。我以德意志复兴党领袖的身份在此呼吁,每一个德意志人都拿出不屈的勇气来,遵从你们内心的声音参与这次公投。如果你们受到了威胁,如果你们无法将这种状况反映给国际观察员,那么至少放弃投票,而不是为了一点点食物出卖灵魂……”
持续近半个小时的讲话中,林恩保持着连贯的流畅,几乎很少有错误的音节,但这显然只是广播讲话的最低要求,他无法做到元首那样的激情昂扬,也没办法展现出与斯图普弗类似的感染力,而是一种朴实、诚恳的风格完成了自己作为德意志复兴党领袖发出的第一篇战斗宣言。紧接着,负责宣传和技术的军官们审听了录音,虽然不甚满意,在征求了林恩的意见之后,他们还是决定原声播送。当帝国占领区成千上万的广播喇叭和德国各地不计其数的收音机传出自己的声音时,林恩才真正紧张起来,他怀着极为忐忑的心情回到住处,一根烟接着一根烟的抽。
几个小时之后,负责宣传事务的军官给林恩带来了好消息,从占领区民众反馈的情况来看,这次广播讲话非常成功,人民十分认可年轻果敢的复兴党新领袖——当然了,良好的印象主要建立于过往的成绩,人们通过基尔大游行、战后首次普选、抵抗号召、阿尔卑斯山区游击战以及“斯图加特仍在战斗”等一系列事件逐步认识了解早先名不见经传的雨果。霍斯特,对他展现出来的胆识、才华和毅力给予了忠实的评价。
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林恩随即再接再励,先是在帝国占领区展开一系列造势活动,并通过密集广播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影响力,短期之内,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民众都熟知雨果。霍斯特之名。在这之后,林恩开始在便衣警卫、情报特工以及复兴党众的保护下前往苏军控制区进行巡回讲演。毫无疑问,他的举动已经对苏联决策者的部署造成了极大影响,因而这一路危机四伏。在汉诺威,讲演地点遭到炸弹袭击,苏军随后以维持治安为名强行冲击现场,试图制造破坏停战的恶姓事件,而林恩不仅以过人的胆识平息了民众的惶恐,还明智地接受了苏军的武装保护——很快,苏联当局就迫于各方压力“吐”出了到嘴的猎物;在多特蒙德,林恩两度遭到不明枪手的袭击,但这非但没有吓退他和他的支持者,反而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愤慨,他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大小工厂全面停工,居住在乡村的民众则通过各种途径将储藏起来的食物供应给配给遭到削减的城市同胞;在科隆,几名敬佩勇者的国际观察员全程陪同林恩,进而迫使苏军取消了一系列干涉行动;在美因茨,林恩再次遭遇炸弹袭击,由于临时改换了车辆,他本人逃过一劫,却有三名支持者送了命……
强者越挫越勇,林恩在新的战场上无畏无惧地战斗着,而无视死亡的勇气往往是最具感染力的因素。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许许多多的德国民众改变了他们过往的自保观念,而他们的人数将是一个永远无法统计却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数字!经过三个多星期的筹备,处于苏军直接占领控制下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四国于同一天举行全民公投,四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观察员——主要是西方盟国和欧洲中立国家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公信力的自愿人士,全程见证和监督了投票过程。五天之后,计票结果公布,德国和匈牙利民众要求苏军立即撤军、要求解散现任政斧的票数过半,这意味着苏军必须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从这两个国家撤出主要部队,同时在国际社会的继续监督下,这两个国家将以全民普选的方式决出新的议会和政斧,而在奥地利和波兰,由于反对票数量不足,苏联军队可以将约定的撤军时间延长到1949年底,而奥地利和波兰的各级政斧也将维持运作,直至下一个正常的选举时期到来。
(未完待续)
第39章 联邦国体
在最后一个苏联步兵团撤离德国之前,没有多少人真心觉得苏联决策者会向占领区民众的公投结果和来自西方世界的政治压力屈服,但这一切还是令人惊讶地发生了。遵照公投后的正式撤军声明,数量多达一百七十余万的苏联军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分批撤走。至此,苏军在这两个国家境内仅有数万部队停留在边境和各大城市等候防务交接——苏方坚持向德国和匈牙利合法政斧的合法军队移交防务,可由于德国和匈牙利的现任政斧在全民公投中遭到遗弃,它们对于重新组建军队、从苏军手中接过防务毫无兴趣,甚至有意处处拖延,而苏联又拒绝承认来自北欧的帝'***'队是德国的合法武装,且以战争通牒相要挟,迫使帝'***'队从德国西北部撤回到他们占领下的丹麦诸岛。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对德国、匈牙利军事占领的彻底终结势必要等到两国政治选举结束之后。
主要部队撤走了,余下的苏联军队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维持各地治安,结果,德国和匈牙利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恶劣的抢劫、暴乱事件,碍于条约和声明限制,西方盟'***'队不得越过边界协助安防。眼看无数同胞献出了宝贵生命、无数同胞甘冒危险才争取来的胜利果实受到了威胁,德国和匈牙利的各界人士群情高涨。在德国,雨果。霍斯特领导的复兴党在选举进行之前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特殊时期的“特殊救国”重任,他们利用分布各地的机构人员组织非武装的治安部队,而国防军和防卫军时期均担任高级职务的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元帅也站了出来,他呼吁每一位退役军人都加入到维持地方秩序的行列中来。由于德国本土军队的组织架构已不复存在,各级军官大都回到故乡谋生,而冯。魏克斯元帅的号召又没有明确概念,许多曾在德'***'队服役的人员都加入到了复兴党率先组建的治安部队当中。对于任何一个有意角逐国家权力的政治派别而言,这都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末路政斧”令人愤怒的拖沓效率使得原定于7月份举行的政治选举一再推迟,而在主力部队撤军之后,苏联高层也得以堂而皇之地推卸责任。时间渐渐耗尽了民众的耐心,7月底,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爆发了'***',愤怒的民众冲击总理政斧办公地,甚至发生了平民殴打官员事件,紧张的局势使得重兵屯于边境的苏联政斧蠢蠢欲动;8月初,德国民众在复兴党的组织下举行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大游行,四十多万民众从勃兰登堡等地向首都柏林汇集,海潮般的游行队伍让傀儡政斧的官员们吓破了胆,首脑和部长们纷纷乘车出逃,游行队伍没有动用暴力便占领了新总理府和国会大楼。借此机会,复兴党领袖雨果。霍斯特和军人代表冯。魏克斯联合发出呼吁,请求国际社会支持德国民众组建短期临时政斧,代替失去功能的现政斧组织政治选举并在选举结束之前维持给地治安,一些驻留在德国的国际观察员也积极呼应。很快,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造舆论,蜷缩于德国西北角的帝'***'队虽然按兵不动,但常规武器无法击落的碟形飞行器频繁侵入苏联领空,令莫斯科、列宁格勒等主要城市的气氛重新紧张起来,而在防空飞弹连续试射失败之后,苏联政斧通过外交渠道提出了一项新的建议:鉴于德国和匈牙利两国中央政斧在民众抵触下无法履行正常职责,为免危险分子趁乱夺取政权,两国宜以地方选举产生邦州议会和政斧,再由邦州联合产生中央政斧,而且,这两个国家永远不得出现一个党派在议会和内阁占据超过六成席位的情况,否则必须重新选举。
对于出现过读才'***'并由此走上军事侵略道路的德国而言,杜绝党派专权的约束还可以理解,但“邦州联合产生中央政斧”这一条就很有内涵了。就匈牙利这样一个面积和人口相对较少的中小国家而言,由地方再中央与直接全民普选差别不大,而在德国,不同的邦州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经历了二战及盟国、苏联占领时期的变迁,一些东部邦州的民众更多接受了'***'思想,而在西部和北部邦州,倾向于西式明煮的人比率更高,而南部邦州则是旧第三帝国思维保留较多之地。因此,出于保持政治集权和国家凝聚力的考虑,复兴党联合多党派发出了反对声明,然而德国曾经的强势和自由帝国的存在令西方盟国颇有顾虑,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他们在德国未来政体形式这个问题上同苏联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