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海风云录-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睦嬖谡郏嬲芄徽驹谑澜缛嗣窠嵌瓤次侍獾模桓龆济挥小A踯涝诼壅匠跗谝布尤肓苏飧稣酵牛罄凑秸婺R辉倮┐螅致鄣奈侍庖苍嚼丛蕉啵踯朗翟谑敲籮īng力和那些专业的喷子们去互喷了,干脆就停止了发表评论文章。但是这时候谁还顾得上刘芾是谁啊,大家都喷出火气来了,早就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给忘光了,完全就是为了喷而喷了。
    在这场战争中,唯一的胜利者就是那些报社了,他们的报纸由于这场历时几个月的论战而一再增发,原来的周刊变成了rì刊,原来的rì刊现在每天再加刊。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人给假设一套服务器然后通上网络,搞一个论坛啥的,估计每天访问量得上几亿。
    除了文学水平和政治水平不够之外,刘芾退出了这场论战的主要愿意还是时间不够用了,本来每天除了rì常的一些文件需要审阅,再去找个研究所看看,还能剩2小时看看报纸,不过一个突如其来的申请把刘芾这种悠闲的rì子打破了,位于苏拉威西岛上的那个“45”研究所申请建立一座小型的核反应堆。
    这份申请是通过内务部的特别渠道递上来的,属于极度机密,当刘芾看到文件上面的代号45时,就知道有大事情要发生了。但是当看到45研究所居然要申请建造一座小型的核反应堆之后,刘芾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看来这些科学家们有进展了。
    放下了手中的一切事情,刘芾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位于苏拉威西岛上的45研究所,第一时间听取了研究所对于核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联邦有规模有计划的核能研究起步的非常早,早在1900年刘芾刚刚控制台湾的时候就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核能研究所,不过那时候只有10多个研究员和一些简陋的设备。
    而后这个极度保密的单位有曾经有过2次壮大和发展。第一次就是在联邦占领了原法属印度支那后,在1915年这个核能研究所被搬迁到了越南北部和老挝交界的深山里,并正式命名为“45”研究所,这个名字只有一个意义,当年刘芾整整45岁。
    这一次研究所的规模随着搬迁扩大了很多倍,当时刘芾动用了所有的关系,从欧洲和美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并用各种手段,弄来了几十位欧洲各国的核物理方面的专家,再加上原来研究所里的研究员们,组成了近百人的研究队伍,并单独配备了一支部队用于防御保密,正式番号为“联邦国防部传染病预防处理部队”。
    第二次搬家是在1918年,为了更安全更保密,这个45研究所被整体迁移到了苏拉威西岛南部的一个小岛穆纳岛上,并在哪里修建了深达百米的地下建筑,还特意配备了小型火力发电厂和水处理设施,自此之后,这个45研究所就从联邦消失了,只有一个“传染病预防处理部队”孤零零的驻守在苏拉威西岛南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十八章 绝密单位

    既然是极度机密,刘芾也就不好经常跑过去看看,只能通过特殊通讯方式来相互联系。虽然本人不能到位,但是一切物资保证和后勤保障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按时送到,无论是从科研人员的个人待遇上还是科研设备装备上,这个45研究所可以说是联邦国内科研单位里待遇最高的,放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
    刘芾之所以对核研究项目这么用心,主要是他很清楚,当南海联邦的潜艇、航母和飞机这些跨时代的武器被对手研究透彻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更多可以完全压制其他国家的武器可以发明了。而且在未来的战争中,联邦的武力打败一场战斗、一场战役甚至一场战争都能够做到,但是在打败一个国家,尤其是像美国这种幅员辽阔,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而像美国这种国家,已经在后世中很好的为全世界演绎了它的战争潜力,当年r本人一举干掉了它的多半太平洋舰队,然后用数量和质量都好于美国的联合舰队试图控制太平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美国就依靠着它强大的制造业把太平洋舰队重新武装了起来,最终打得r本举国投降,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的,但是美国的支援重点还是在欧洲,也就是说美国只用了几分之一的国力,就完全碾压了rì本。
    就刘芾自己认为,当时的r本没有再继续进攻美国西海岸是一个大错误。它不应该再把注意力放在东南亚那些破岛上,而是应该调集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去进攻美国西海岸,最终达到摧毁美国一部分工业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当然了,这种可能xìng也不太大,但是总比一点没有的强。
    现在的南海联邦虽然比当年的r本要强大了不少,但是与r本同样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而且目前联邦zhèng fǔ要比r本zhèng fǔ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现在南海联邦与美国zhèng fǔ已经是互为假想敌了。还是最主要的那种。再像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不是说一点可能没有。但是可能xìng已经极小了。
    当年r本是选择了一举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然后在这1、2年的空窗期里全力占据东南亚,甚至也有进攻澳洲的打算,但是这一切都被美国的制造能力击败。而刘芾有着这个经验之后。自然就不会去选择先打伤美国。然后放虎归山。等待它养好伤再跳出来和自己拼命。
    但是刘芾琢仔细的比较过,依靠联邦目前的军事实力,想把美国一次彻底打倒难度太大。所以刘芾不能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常规武器上,现在刘芾唯一称得上秘密武器的,不再是潜艇、飞机了,而是核武器。
    这个想法不是刘芾几年、十几年内才有的,自从他打算在这个时代中建立一个国家起,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才会在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成立那个最初的核研究所。经过了3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刘芾这个半仙的死命扇呼,目前这个45研究所终于在核研究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原子弹的原理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讲,就是用一个中子去高速轰击一个铀235原子,这个铀235原子被打中子成2半,在释放出来大量质子的同时,还会产生2个中子。当这两个中子又轰击到其他铀235原子时,又会产生同样的反应。
    这样1变2;2变4;4变8;8变16,如此传导下去,就形成了核裂变,准确的叫法是“自持式链式反应”,这也就是核反应堆的最基本原理,而原子弹其实就是一个缩小化并去掉了防止临界化机构的核反应堆。
    想要制造核反应堆或者原子弹,就必须获得铀235,但是这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非常非常之低,在天然铀当中只有0。7%的含量,而且如何提纯也是一个大问题。
    经过45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1925年左右,45研究所终于找到了两种能够提纯铀235的方法。他们用几千层金属薄膜制成一种“筛子”,上面有无数个小孔,每个孔只有百分之一厘米大小。然后将六氟化铀气体通过这些“筛子”,由于铀235的氟化物分子量较小,因此会比铀238更快的通过“筛子”,从而达到提纯铀235的目的。
    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电磁场来达到同样的目的,由于铀235和铀238在氟化物分子量上有区别,所以在穿过电磁场时它们的弯曲度就会不同,这样就可以区分铀235和铀238,并将之分离开。
    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化学法分离的比较慢,但是成本低;物理法分离的速度要快很多,但是成本高,因为它多要求的电磁场强度不是普通的电磁铁就可以达到的,需要更大更强的电磁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45研究所先是在实验室中建造了一个电池线圈来试验,最终确定这个线圈磁极直径需要达到4。6米以上,也就是说这个线圈的内径就得有4米多。除了体积庞大之外,这个线圈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缠绕线圈所用的铜也非常多,每个线圈所需的铜大概得有20吨,而要想规模化提纯铀235,这样的线圈大概得有6000个左右,才能达到以每月以公斤级生产90%以上纯度铀235的目的。
    而这6000多个大线圈先不说供电和场地问题,这些相比起来需要耗费的铜的用量来说,都已经不是事了。它们总共要耗费15万吨铜,当时联邦年产铜200多万吨,但是铜是一种战略物资,很多地方都需要这种原料,不可能都給45研究所使用。
    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刘芾对45研究所的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