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孙策-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子一听却是马上摇摇头说道:“这个理由不行!想要如此,你大可以去投入军中,向将军们学习沙场征战之道!这根本是武夫之道,书院里没有!”
  徐庶只好想了想,又说:“为在母亲面前尽孝,尽人子的孝道!”
  “为自己能成才,报效国家!”
  那少年童子却总是摇头,徐庶的额角不由得渗出了几滴冷汗!
  “不会就让这个童子就给打发回去了吗。别说求学,鹿门书院的大门也进不去,那可真是要被人给笑死了。”
  最后脑中灵光一现,想起那桓阶给他看的那封信上一句话:“为大汉百姓的安静平定,还大汉一个朗朗青天而读书!”
  他最后及时把战,改成了读书!
  那少年果然眼睛一亮,思忖着点点头说道:“噢,还有那么点意思!好吧,鹿门书院收下你了!你跟我进来拜见师傅,会见学友。”
  徐庶一楞,这就收下了。这个小童子不简单,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童子。
  反应过来,徐庶急步上前,跟上了这个少年的步伐,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这位小兄弟,你究竟是什么身份。刚才徐庶冒昧了,还请原谅!”
  童子立定了脚步:“我是庞统,字士元。是鹿门书院的学生。”
  看到徐庶松了口气,好像放松了一些。
  庞统接着说道:“也是书院里《论语》课的教习!你可以称我学兄,也可以称我庞教习!”
  刚有些松口气的徐庶顿时呆住。
  眼神带着不可思议的怀疑:“啊!这么小、噢年青的教习?”
  庞统听了他的藐视,有不高兴的说道:“怎么,你没听说过达者为师这句话吗?以貌取人这等浅薄的行为,实属不该,你等歇下后,把论语抄上一遍,三天后交给我!”
  徐庶缩了缩脖子,只好苦着脸,表情恭敬的应是。
  心下惊讶想到:“这个教习怎么穿着门下童子的服饰?那又怎么可以怪我看错!这小老师很严厉啊!我还没进门呢,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啊!嗯!看来这小子我可得罪不起!”
  庞统看了一下,仿佛知道徐庶的心思,做出老成的样子说道:“这是书院教习才穿的服饰,你认为我很小吗?我今年十六岁了,只是长的苗条一些而已!好了,不要在那里装咳嗽了,我带你去见过同学们。”
  庞统庞老师的声音转低,自语道:“也不知道今年鹿门书院是怎么了,收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家伙!
  一个憨憨的象是乡下来的土老冒,一个是老的要掉牙的前太守,还有一个高傲的自以为是卧龙的小子!襄阳卧龙岗出来的就叫卧龙吗?呸!我还是凤雏呢!才十二岁的小子,却比我还要高大了,还生得比我英俊,现在的小孩子哟!真是要命!
  眼下又来一个,老是傻楞楞的傻大个!都不知道,会把这原本文雅的书院搞成什么样子。”
  这一年,是汉献帝初平三年。这年年末,徐庶经推荐进入鹿门书院,拜了庞德公为师,开始了他谋士生涯的起点。并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同学好友。
  石韬,字广元,颍川人。
  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
  崔钧,字州平,即崔州平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
  还有一个今年刚十二岁的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第六十五章攻城之法

  孙策带着江东军众将,和他的一百卫队,完美的完成了山寨之行。
  这次不但收伏了管亥、周仓、裴元绍三个勇将,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下的三千青壮,使江东军的隐藏实力整整翻了一番。有人就有未来!而且完善安排好了后勤生产,再无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把孙氏太极拳的精义全部都教给了周瑜,这让孙策对这个兄弟的健康情况放心了许多。至少在将来,周瑜不会再仅仅因为身体的病弱就轻易的病死!
  虽然看来现在强壮的他怎么也不象是有隐疾的样子。
  其实现在就算真有问题,至少还有一个『药』王李当之在他身边做保障,华陀做后援。
  孙策等人在李儒率领的中军,到达舒县的第二天清早,就如旋风般的赶到了大营。双方的时间配合的正好,就算袁术会有安排监视,也不会有机会进入到守卫严密的中军大帐。
  只要安排一个身材相仿的人偶尔出现一下,远观之下根本就不会被袁术的探子察觉,孙策曾经离开大营十几天。
  在赶回大营的半路上,孙策就安排了贾华赶去寿春,通知吴用来一趟舒县大营。
  孙策有些等不及了,在他的感觉中,这些由书生做主将守卫的城市,定然是轻易就可以打下来。看着宽阔整齐的军营,和营中正列队『操』练的各队精悍的部卒。孙策的心越发的火热起来。
  看着一脸轻松,大步走入中军大帐的孙策,担心了半月的李儒终于放下心来。急着想听到确切的消息。还是赶紧问道:“主公,哪边没事了吧!”
  孙策心情轻松微笑的点点头,看着都在帐中先期到达的各将:“没事了!而且一切都出乎意料的好!军师,这些天辛苦你们大家了。这边也没事吧!”
  两人交换了这段时间的重要情况。听说山寨已经平定,而且江东军的实力大大扩充。自然都是十分的高兴。只是大家也都为邓当的半残惋惜了一下,但他没有阵亡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久经战阵看惯生死的将军们自不会惺惺作态!
  孙策听到前日,陆康居然派了两千军马出城,与陷阵营狠狠的打了一仗。倒是十分的惊讶。连忙问道:“噢!还有这样的事!陷阵营的战果如何?歼敌多少?”
  他不问陷阵营胜败,自然是对高顺的陷阵营有绝对的信心了。从无败绩的高顺,怎么可能败呢。只是却是有些想当然了一些,要是当时陆康是个善战的将军,继续派更多后继的部队攻击,只怕陷阵营就算不败,也根本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守住这个营寨。
  高顺在办正事时脸上却始终带着严正的表情。
  拱手报告:“主公,这次陷阵营首战,共杀敌五百余,伤者未计,俘敌一人。
  孙策有些惊讶道:“俘敌怎么会只一人?你们根本就没捉俘虏吧!”
  高顺应道:“是主公,当时陷阵营初到,营地还没有建立,不适宜看押俘虏。故而属下特别下令不要俘虏,只是这小子自己冲入我军阵中投降,兄弟们碍于军规,也就顺手捉了他来。
  此次我陷阵营战死五十七人,伤三十九人。没有完成以一当百的目标,还请主公责罚。”
  帐中众将都是惊叹不已。
  “在弱势兵力下,还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这个古板的小子平时议事时,一个屁也没有。看不出来练兵还真有一套,难怪主公会对他这么放心。
  只能说主公还真是有识人之明。这样的战果还要请求责罚,那大家还打什么仗!你究竟是自责还是在我们面前卖弄你的成绩啊!”
  帐中各将心下十分的佩服,却又有些腹诽。
  孙策听了高顺的报告。叹了口气,拍拍高顺宽厚的肩膀:“高顺,我们当初建军时,定下的以一当百,是你们陷阵营要追求的目标。
  但是战争哪里有不死人的!现在还是初始阶段,你要求就不要太严苛了。一比十的伤亡,就现在的陷阵营已经很好了。等日后,多加训练,多打上几次仗,会更加好起来的!”
  看了一眼众将,孙策大声说道:“用不了几天,本将就是新任庐江太守了。大家有没有信心,用三天时间拿下这小小的舒县!”
  没等众将应诺。李儒就打断了孙策的话:“主公,你太轻敌了!再说这三天,我军还要赶制一些攻城器具。大概三天后再能正式开始攻城。你要三天打下舒县可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孙策大窘道:“啊!这个攻城器具没有现成的吗?怎么还要赶制?”
  李儒呵呵笑道:“主公你不知道吗?就如同井阑,抛石车,城门撞车这些大型器具,都是笨重之极。
  短途运输还可以。要是这几百里的远路的,不说能不能运,就算是运到也是猴年马月了。更只怕一路颠簸,到了阵前它们也都是要散架了,那还不如直接运上一堆木头来还更快些。
  所以最好的攻城之法一般都是安营扎寨,分兵围住三门,留下一门做生路。如有更多的兵力还可以在远路加以埋伏,以期全歼敌军。
  然后主将前去挑战一番,以振士气。等匠营器械齐备了再一起攻击,否则我们带这么多匠人来做什么!难道主公忘记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