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漫长的冰封期,但在春天到来时,多半地区有半年以上的通航时间。
    朝廷暂时不指望这里的税收,不过通航了,就能繁荣这里的商业,加强与中原的来往与联系,互补有无。
    不指望这里的税务能保障官兵以及其他的支出,然而与如同西北一样,这里可以会练兵,可能发陆续发生一些战事,因此在前期不仅不指望税务,朝廷还要运送一部分物资来此。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必须先将人心拢住,那么先开始就必须要执行低税政策,除了辽南与沿海部分地区人口密集,自现在的铁岭,以前的银州向北,因为辽国将渤海国人口大多数强行迁向辽南或者中京一带,许多地区还是人烟空旷的所在,必须要有一个长时间的休生养息发展阶段。
    当然治理好了,朝廷就可以征税了,如同宋九在岭南所做的那样,当然北方人更强悍,人烟更稀少,基础更差,朝廷想得到收益,会比广南更慢。
    但现在朝廷也不急,若没有战争,或者将宋辽战争的费用节约下来,那就非常惊人了。
    例如澶渊一战,就花费了几千万缗钱。
    将这个费用节约下来,用在治理北方,会达到如何惊人的效应?
    而且宋朝财政现在依然很健康,可能接下来三四年里会很难,但难就难在这三四年。并且书院开始尝试着将蒸汽机放在船上,利用螺旋桨推动船只前进。
    这个技术可能还要几年才能成熟。
    它不是使船只变得更快,但它意味着一旦成功,便不需要借助季风航行,若是远可能技术跟不上,但辽东不是太远,那怕是绕道混同江入海口,一路有海岸线,有供给,相信高丽人会听话的,况且也会给他们带来收益,那么就不需要季风,来回通航。
    但这是能治理好的情况才投入这些钱帛与人力的。
    往北就不行了,天气更寒冷,人烟更稀少,往西同样又不行了,大漠地带,人烟稀少不算,没有河流通达,有河流通达也不能让船航行到哪里。在这时代,船只仍然是运费最少的交通工具,没有船,用车子推到大漠深处。想也不要想哪!
    这依然是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
    赵恒到达上阳府。
    诸多部族酋首来朝拜。
    辽国当初多么强大,在萧燕燕带领下。差一点将高丽灭国,连高丽人的开京城都攻下了。乌玄明当初闹得那么大。最后也被灭国,逃到宋朝郁郁寡欢之下去世。阻卜多次叛乱,也被镇压。
    然而宋朝大军来了,两个月即将辽国灭亡了。
    这样想是错误的,实际辽国灭国应当从去年九月总攻宋朝就开始了,若非所有精锐军队一起丢在宋朝,萧燕燕、韩德让等人也丢在宋朝,那结果又会是两样。
    就是五月宋朝开始再度进攻,若是耶律隆庆不将军队集中。于锦州南部与宋朝决一死战,那么这次宋朝进攻还会发生许多麻烦,可能收复辽国最少还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其实一旦拖长了,宋朝惫于战争,困于财力,最后能不了了之。
    不过表面上宋朝确实只用了五十来天,便将上京中京一起拿下。
    并且几场大会战,宋军杀伤了无数辽军。
    在北方。素以强者为尊,当然也颠覆了宋朝大多数官员的观念。
    于是“万族”来朝,既然北方诸族奉行强者为尊的理念,于是赵恒起驾去了上阳府。
    在上阳府接见诸族酋长。但呆的时间不会太长,到了上阳府供给就困难了。若随行兵力带得少,大臣们不放心。带得多,无疑会有很多困难。
    可能因为是高兴。可能是试探,赵恒在宋九一长串官职。如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同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权幽州路安抚经略营田大使兼兵马都部署、上柱国赐紫鱼袋食邑xx户实封yy户,后面又结上幽州郡王充卢龙振武节度使。
    能不能得到这两个职务呢?
    应当说能。
    若找,在宋九身上能找出一大堆毛病,不过论功绩,平下辽国后,宋九的功绩足以让他能名列这个时空历史上十大宰相之一。
    即便房杜也稍逊之,文治上稍仿佛,在吏政上他们做得更好,不过经济上做得略差,然而武功上却远不及。当然有人能与之相比,如萧何,或者赵普,李斯,不管怎么说,人家是匡护立国之功。
    或者管仲、诸葛亮、王猛、谢安、郭子仪,这几人功劳应当来说还要更大点,不过他们未统一天下,或者未消灭藩镇,使得功劳稍逊一筹。
    但几人拥有过这么多高官要职?
    况且振武节度使在哪儿,便是原来唐朝的朔方地区,同时兼领着绥、银、麟、胜等州、东中二受降城、及振武镇北等州军。
    卢龙节度使便是指幽州。
    尽管它是虚职,可配合宋九的业迹,就有着无比浓厚的象征意义,若再配上幽州郡王,象征意义更厚。
    上京辽国皇城大殿里诸大臣喘着粗气。
    宋九苦笑道:“陛下,平东北难,治东北更难,所以臣才请救留在东北呆上一两年时间,打下基础,臣就致仕了。如果陛下不喜,臣这就致仕。”
    赵恒“醒悟”:“朕失误了,朕失误了。”
    可能是失误吧,宋九又说道:“陛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朝中不乏能治理的文臣,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还是不多,最少在这几年有许多地区要备有名将驻守,等到辽东安定,才可以重做将领调动。一是云中路,必须以李继隆为兵马都部署,文臣治理政务,李继隆掌管军务,朝廷节制,这样云中有变才不会骚乱,迅速平定,同时以防北方游牧民族,有李继隆在,便能与幽州路形成良好配合。其次曹玮必须重新回秦州督掌秦渭路,马知节去巴蜀,掌管巴蜀军务,丁谓那种策略虽替朝廷省了心,终是治标之策……”
    还有一个用意宋九就没有说了,曹玮去秦渭,还有经营吐蕃与河西走廊之意,那要看国家情况了。
    马知节去四川,若是国家情况好,那可以兵临大理。
    为什么川南各蛮部乱乱平平,正是因为有大理让他们两边倒。而且得到大理,就可以对交趾形成两面夹攻之势。
    而且马知节才五十岁,曹玮才三十来岁,两人若没有意外。能用很长时间。
    至于他们之后的人选?宋九能说得清楚吗?
    知道,狄青。可几十年后还有没有狄青存在,都说不清楚了。
    当然。现在的情况比较好,经过这大半年的多次大会战,诸多将领得到进一步的成长,虽不能说是名帅,然而督掌几千军队作战是没有问题的。
    并且用将用得广泛,有六十多岁的老将,也有二十几岁的小将,数次战役打下来,孰优孰劣就能看出来了。如王超大家包括宋九之前都看好的,但此次表现很不好,还不如他的儿子王德用。
    如魏能,有人说不好,但这次表现却十分出色。
    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不用宋九说,大家都清楚,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议论各将的所长所短,以便运用,包括赵恒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主要是赵恒这个反常的授职。让宋九担心,也会让李继隆担心,作为主帅,此次他也拜了使相。封了几个节度使在身上,若是以为赵恒对他们不放心,李继隆即便呆在云州。也不敢有所作为,那就失去了其意义。
    赵恒默默地点了点头。
    别的不说。只说唐朝,突厥被李世民灭了又灭。但灭完了又有一部突厥崛起,直到回鹘人配合,才将突厥危害削弱,可是回鹘人又来了。还有当初的吐蕃在唐朝时又有多强大呢?文成公主一嫁,吐蕃北下吐谷浑了。
    除非象汉武帝那样不要命地攻击。
    不过西羌一直还困扰着汉朝,匈奴并没有完全失去威胁,只是危害一下子留到西晋时发作。
    只能说宋朝头号强敌被灭了,不能说边患就没有了。
    宋九却在心里叹道:“幸好自己急流勇退啊,难怪以前那些功臣没有好下场,赏无可赏时,要么就是被杀,要么就是起反谋反!”
    但总的来说,还好,他挂着的是文臣称号,赵恒疑心终不及赵匡义,当然,做为皇帝,换成自己,想一点儿疑心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宋九又说了第二个问题:“如今燕云收回,头号强敌歼灭,国家不需要那么多禁兵了,就此为止,数量刚刚适中。”
    说到这里他一声叹息,赵恒也是一声叹息。
    虽然灭掉辽国,然而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首先是经济,多年来的盈余挥霍一空,还得要花钱,虽然从辽国得到一笔可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