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听出点音来了,这位窦家的四姑爷——英国公府的世子爷这是要出题考他呢!

可为什么啊!

相比宋墨,他出身卑微,又功名,和这位贵胄怎么也扯不上关系,他怎么会盯着自己不放呢?

宋炎满心困惑。

就见宋墨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笑道:“《中庸》修身之理,于政之施者无不该。”

宋炎一时间没明白宋墨是什么意思,好一会,他才认识到宋墨这是在《知所以修身,合下节》为题,做起了艺制文章。

可他看着自己干什么啊?

宋炎在心里小声嘀咕着。

宋墨却望着他但笑不语。

宋炎这才恍然大悟。

宋墨,这是要他接着往下做文章!

他不由得目瞪口呆。

宋墨慢慢地端起了茶盅,轻轻地呷了一口,还赞道:“银毫披露,果真是好茶!”

窦家今天招待他们的是江西双井绿茶。

宋炎不由额头冒汗,求助似地朝宋与民望去。

窦氏兄弟和宋与民醒悟过来,窦德昌正准备救场,谁知道宋墨已笑着问宋与民:“宋先生这是在哪里落脚?”

宋与民摸不清楚宋墨的意图,含含糊糊道:“在一个朋友家?”

宋墨却追问:“在城东,还是城西?哪个坊?”

宋与民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头。

这样英国公府的世子爷,他在京都的这些日子没少听人提起,出身显赫不说,手段谋略也不可小视,他不过是个小小的读书人,自然是能避则避,能忍则忍。

“在城西崇安坊的四条胡同。”宋与民道。“借居在朋友家!”

宋墨笑着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在了宋炎的身上,好像在催他快点承题。

好还宋炎的功底不不错,原本准备随伯父回乡就下场的,这两年一直专注艺制,深深地吸了口气,平静下来,思忖了大约半柱香功夫。道:“举为政之经,自自而推者有其序。甚矣身之不可不修也。《中庸》于此,举政以该于身,而自身以推于政也。”语气虽然有些犹豫,文章却流畅自然,前后连贯。

这截题文最要紧的就是把前后的文句能连到一块了。何况是宋墨破题,宋炎承题。

屋里的人都眼睛一亮。

宋炎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心里多了几分底气,继续道:“独无意乎?子思述孔子答哀公问政之言及此,谓夫为政固在于修身。吾身之理。即在人之理也,诚知所以修身。则德立道行……一人之理,即万人之理也……然天下国家不可以不治,其政之经常者有九焉……”

花厅外突然有人击掌:“好一个‘一人之理,即万人之理也’!”

众人循声望去,就看见穿着朝服的窦世英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万里,没想到你的学问如此的扎实!”

大家起身和窦世英见礼,又重新分宾主坐下。

窦世英笑道:“你们怎么做起制艺来了?”

宋与民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宋墨的身上。

宋墨却毫无异然。笑道:“闲着无事,就聊了几句。”

窦世英做为读书人,自然希望宋墨也有一身好学问。闻言立刻来了兴趣,追问是怎么一回事。

窦政昌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惹得窦世英心痒痒的,和宋与民讨论起制艺文章来。

宋墨却寻了个借口,找到了窦昭:“舅母怎么说?”

“成了!”窦昭露出个胜利的表情,“只要宋家也有这个意思,就可以把亲事定下来了。”

“宋家那边只怕还有些麻烦。”宋墨把自己考校宋炎的事告诉了窦昭,“他既然有这样好的学问,肯定是要科举入仕的,只怕不会答应入赘。”

窦昭张大了嘴,讪讪道:“难怪舅舅和舅母忙了这些年都没有给表妹找个合适的夫婿。”

“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宋墨做了决定,可比窦昭坚韧得多,他沉吟道,“我已打听出宋与民的住处了,等会我就亲自拜访宋与民,势必让他答应这门亲事不可——宋千里既然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又受过宋与民的恩惠,若是宋与民答应了,他还能不答应不成?”

“那你准备怎么让宋先生答应?”在窦昭的印象里,宋先生这人虽然温和,却不是那没有主见的老好人。

“是人就有弱点。”宋墨道,“时间有些来不及,我先和他接触接触再说。”

也只能如此了。

窦昭有点丧气。

连着两次做媒都不顺利,她果然没有当媒人的潜质,给璋如表姐找了个如意郎君之后,她再也不会管这种事了。

两人一个回了后院,一个回了花厅。

用过午膳,宋与民和宋炎告辞。

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宋墨和窦昭也离开了静安寺胡同。

窦德昌缠着窦世英:“七叔父,‘知所以修身,合下节’,是您给四妹夫出的题吧?”

“我没有啊!”窦世英奇道,“难道不是宋先生出的题?”

他怎么敢给宋墨出这么难的题,要是宋墨答不出来,岂不是破坏他们翁婿的感情?

窦政昌和窦德昌不由面面相觑。

窦世英急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快给我说说!”

第三百一十三章亲临

窦德昌急急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窦世英顿时目瞪口呆。

“难道是砚堂从哪里看到的?”他皱着眉头喃喃地道,“不对啊!就算是从哪里看到的,他也不必做篇制艺出来啊!而且,他考宋千里做什么啊?”

窦政昌和窦德昌也想不明白。

窦世英道:“我明天把砚堂叫来问问!”

也只能如此了。

窦政昌和窦德昌无奈地互视一眼。

窦世英打发了高升媳妇去问舅母:“寿姑回来做什么?”

八字还没有一撇,舅母自然不好说什么,拿和窦昭商量了的话搪塞窦世英:“商量着十月初十去开元寺的事。”

窦世英点头,寻思着明天见到了女婿该怎么开口。

宋墨把窦昭送回了英国公府,就去了宋与为临时落脚的地方。

宋与民才刚到屋,还没来得及更衣,穿着刚才出门做客的衣裳出门迎客。

见宋墨也穿着刚才在静安寺胡同穿的衣裳,他疑心重重之余生出几分不安来。

宋与民的朋友不过是小富人家,只请了两三个仆妇,还要照顾这一大家子人,宋与民坐在这里,平日的生活起大依旧是宋炎打量。

他和宋墨分宾主坐下之后,宋炎端了茶进来。

宋墨瞥了宋炎一眼,对宋与民道:“宋先生,我有话单独和你说……”

宋炎闻音知雅,退了下去。只是还没有走出门,就听见宋墨道:“说起来,这件事令侄有关……”

如果是平时,就算听到这样的话,宋炎也会非礼毋视。非礼毋听。可今天的事太奇怪了,先有宋墨无端端的考校,后有这样的半头话,让他犹豫再三,不由在门帘旁站定。

宋墨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我想讨令侄一杯喜酒喝!”

宋与民和宋炎大吃一惊,即也明白了刚才宋墨之举。

宋墨的身份地位,让宋与民不由慎重地道:“不知道世子爷为谁家保媒?我们宋家在衢州虽然素有清誉,可到底是耕读传世的小户人家,齐大非偶。只怕攀起!”

量媒量媒,做为亦师亦父的伯父,宋与民觉得宋炎能取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勤俭节约地过日子就行了。

英国公世子离他们太远了,不可想象。攀宋墨的高枝,他想想都觉得不可能,也就不存在取舍衡量了。

宋墨只当没有听见,笑道:“女方您也认识——我夫人表姐,安香村赵家的三小姐。”

宋与民在窦家做了五年的西席,怎么会不知道安香村赵家?

他顿时觉得被污辱。

赵家,可是招上门女婿。

难道就因为宋家是小门小户。因为宋炎父母双亡,就应该入赘别家不成!

只是没等他开口,宋墨已笑道:“赵大人的人品想来您也听说过了,当年为了能赶上给妹妹发丧。庶吉士都不考了;王家要把女儿扶正的时候,许他生官发财,他也没有理会。令侄上门去给赵家做女婿,怎么会亏待令侄?”

赵大人的人品。的确是没话说。

在这一点上,宋与民没办法否定。

“再说赵三小姐。相貌人品怎样,你也不是不知道的。配令侄,没有委屈他吗?”

虽说男女有别,赵三小姐他也曾远远地见过两次,的确是个品貌出众的千金小姐!

但宋与民还是忍不住道:“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让千里入赘吧?”

宋墨低头喝茶,眼角的余光却扫过夹板帘子,看见了一双青布胖脸鞋。

他不由微微一笑,道:“令侄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的,您也不过是坐馆为生。窦家虽然束修大言,想也不过有二、三百两银子,令侄跟着你,这吃穿嚼用样、笔墨纸砚有窦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