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1939之海狼-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形成以努里。赛义德为首的亲英派和以拉希德。阿里为首的亲德派。斗争日趋激烈。随着在1939年英军在伊拉克全境的大镇压过后,在1940年6 月初组成了一个新政府试图调和两派矛盾,并进一步推行亲英政策,激起亲德派高级军官的不满。在第二年的4 月10 日,以拉希德。阿里为首的亲德派发动军事政变,驱赶了以努里。赛义德为首的亲英派,建立了由拉希德。阿里领导的全国国防政府,以排斥英国势力为宗旨,并努力寻求轴心国的支持。(此处为小说需要,修改了一部分历史资料,请各位大大不要拍砖)

拉希德。阿里心里很明白,虽然英军的实力在经过了以隆美尔为首的北非德军的打击,实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削弱,但是一部分英国军队却退向了巴勒斯坦地区。现在德国军队还在埃及进行休整,暂时没有向中东内部地区进军的动向。虽然自己已经担任了新伊拉克政府的首脑,但面对在巴勒斯坦的英国军队还是有一些不放心。因此他在政变成功后所发出的第一份外交文件就是发往德国,希望德国能为他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周天雷看完这份文件后,心想我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这个人必须得控制在德国手里,或者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控制在我的手里。不能让英国军队去推翻他,当然现在的英国军队估计也没有那个实力,不过还是要小心英国军队作出这种事情来。此外还有那个被迫退位的伊朗国王礼萨。汗,这个人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宝。他可以让自己稳稳的操控中东的局势,另外就是让哪个什么德黑兰协议见鬼去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的伊朗国王礼萨。汗虽然宣布伊朗保持中立,但明显倾向希特勒德国。1941年,盟军进入伊朗,决定将礼萨·;汗驱逐出境。在盟军的压力下,1941年9目16日上午9点过,当时的伊朗首相福鲁吉在众议院向主体议员宣读礼萨。汗的文告:“朕,伊朗国王,遵奉上帝和国家的旨意,在此庄严宣告引退,并让位给

我的爱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继。。。。。。。”9点30分,这个文告被众议院批准。10点过,礼萨。汗把他的长子巴列维叫到他的身旁,满怀深情地说:“如果你能够及时地宣誓就任国王,这是当务之急,你一定要竭尽全力,保住伊朗孔雀宝座。他们会千方百

计地要把你从国王宝座上撵走。所以,你就得要有耐心,并且善于审时度势,看风转舵。

这次战争总会结束的。兰战争真的结束时,你一定要仍然是伊朗国王。到了那时候,你

就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下午3点15分,巴列维在众议院宣誓就任国王:“腾,穆罕默德

。礼萨。巴列维,伊朗国王,在上帝和祖国面前,谨向祖国和宪法宣誓效忠。”15年前,

他父亲也就是在这里宣读过这样的誓词。新国王巴列维宣誓就任国王后立即急匆匆地赶回王宫,去拜见被迫逊位的父亲。巴列维赶到王宫时,他父亲礼萨。 汗已在10分钟前离开了王宫。踏上了流亡的征途。从此,巴列维再也没有见到他的父亲,两年多以后,即1944年3月,礼萨。汗在流亡地毛里求斯岛死去,魂归异域。)

他心里打定主意后,对拉芬说:“去大洋舰队司令部,等一下你给夫人打一个电话,就说我今天要晚点回家,具体的时间不定。”

在熬了一个通宵后,周天雷费力的把自己从坐椅里挪了出来。这个计划可真的是费脑子,按照计划,他要把原来守中立的土耳其给拉下水。虽然土耳其在二战开端严守中立,但是这个由突厥人组成的国家由于长期和俄国对掐,说他们没有世仇是谁都不会相信的。而且一战的时候土耳其和德国是盟友关系。就凭这一点周天雷都很有信心将它给拉下水。土耳其现在之所以严守中立的原因就是中东的局势并不明朗,它不愿意得罪英国也不敢得罪德国。周天雷设计的地中海战略在未能完全消灭或者是大幅削弱该地区英国势力之前不存在土耳其加入轴心国的可能性。但是随着现在德国在地中海和即将取得在中东的胜利,土耳其这种中立的天平则肯定会向德国倾斜,土耳其的态度实际也是随着交战双方在地中海地区的优势变化而变化,如果整个地中海和中东被轴心国所控制,也就让英国丧失了对土耳其可能施加的影响,从而才会有了土耳其加入轴心国的可能。这样土耳其加上伊朗和伊拉克,对苏联乌克兰的包围就已经形成了。

不过在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也决不是傻瓜,他如果看出了德国在有意识从南面对他管辖下的乌克兰形成了包围,那么他会有什么反应呢?

在历史上俄国对获得一个在印度洋上的出口和能够快速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一直很有兴趣,这也是它和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之一。因此如果在伊拉克和伊朗出现了亲德倾向,土耳其象一战那般站到了德国这边。斯大林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他也会向德国提出要求,至少是两个国家共同瓜分在中东的利益,这一点可以在莫洛托夫从德国回来不到两星期,他交给德国驻莫斯科大使的一份外交备忘录里面可以看出的,如果德国能满足苏联的一些要求,苏联是很有可能在暗地里为德国提供更多的东西。甚至不排除作为轴心国的一个准成员国的存在的可能性。

1。德军要立即从芬兰撤退。

2。在今后几个月内,苏联在达达尼尔海峡峡的安全要得到保证,办法是苏联同保加利亚缔结一项互助条约,并且苏联可以凭长期的租借权建立一个可以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陆海军基地。

3。承认在波斯湾的总方向内,巴统和巴库以南的地区是苏联的领土要求的中心。

4。日本放弃它在库页岛北部开采煤炭和石油的权利。

不过周天雷很清楚,苏联在1941年对德国的进攻可能性基本为0,苏联只有在德国的实力大为下降和苏联军队改革完成后才很有可能来往德国的后背上插一把刀,而这至少也会等到1942年去,如果苏德没有开战的话。

真正让希特勒想进攻苏联的念头除了他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种族观点外,还应该是德国在和苏联的长期接触中发现苏联不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国家。即德国的目的是希望苏联能象其他国家一样至少处于半从属的地位,既然不能达到目的,就不如征服那样直接了。而苏联的贪欲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德国那时候已经不愿意去维持这样一个伙伴关系共同瓜分世界,而选择强硬的道路。

不过现在距离开战的时间已经很接近了,自己要做的就是在南部这个方向上尽快地将中东划进德国的势力范围内。并能够借此形成自己手中真正的力量,为明年的政变做准备。他为自己的计划暗自取名叫‘黑海’。

东方战线 对苏开战

在1941年5月23日,也就是我的小说中德军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前一天,当德国第二装甲集群指挥官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到苏德边境侦察地形的时候,根据他的观察,他确信红军‘对于我们的意图毫无所知’。

布格河苏联那一侧河岸上的各个支撑点看上去就是无人守卫的样子,看不出有人驻扎的痕迹。而且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苏联在加强其在苏德边境筑垒阵地方面几乎毫无进展。实际上,古德里安认为实现突然袭击的前景是极好的,以致于他甚至怀疑是否还有必要进行预定的炮火准备。

5月23日夜间10时,在德军步兵某师服役的一名捷克共产党人,在利沃夫地区偷越了国境。他警告俄国人说,德军计划翌日凌晨3时发动进攻。这个情报通过指挥系统逐级上报到莫斯科,因而浪费了宝贵时间。

5月24日凌晨3时,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收到一份电报,命令他去会见莫洛托夫,通报如下的信息:苏军在德国边界附近集结已经到了柏林认为它无法容忍的地步,因此不得不采取适当对策。

莫洛托夫在看到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交给他的最后通牒后,大为震惊,意识到德国人已经向苏联开始宣战,至于苏军集结之说莫洛托夫很清楚那只不过是希特勒为自己找的开战借口而已,纯属无稽之谈。况且,德国政府如果觉得苏军的驻扎是对它的冒犯,它本来可以向苏联政府发出一个外交备忘录,这就足以使苏联撤出它的军队了。可是德国没有这样做,而是不顾种种可怕的后果,发动了一场战争。

莫洛托夫最后向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说了这么一句凄凉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