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子打了一会儿,葛木、山地心说高科技板块的武器能用都用了,没一个管用的,再这么打下去,带来这五千人,全要撂在山口这儿了。不行,必须另外想办法,于是仓促收兵。
他们这不打了,飞龙小队全都赶过来了,孟飞龙特意看望了刚刚苏醒过来的欧团长,要求参战。欧致富说了:“现在也是你们飞龙小队该上的时候,你们先去后面找向导,就找‘黄崖三绝’,有了向导,你们才能随时去支持鬼子要攻打之处。”
孟飞龙说行,没问题,问清“黄崖三绝”的所在,就直接奔去后方。到了地方一看,还真有三位同志正在待命,他上去很热情地握手:“‘黄崖三绝’三位同志,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飞龙小队队长孟飞龙,欧团长让我来请你们作向导!”
那三位也很热情,异口同声:“飞龙首长好,‘黄崖三绝’还在后面!”
好嘛,握了半天手,原来这三位不是。过来一位同志说:“找‘黄崖三绝’啊,跟我来吧!”
孟飞龙又走了一段路,才看见前面有位同志在组装步枪,那引路人一指:“飞龙同志,你看那!”
孟飞龙赶紧又上去握手:“同志,你好,你是‘黄崖三绝’之一吧?其他两位同志呢?”
那同志一指身后:“那两位在后面,我这儿忙,你先找他们去吧!”
孟飞龙往后一看,有两位女同志在那里,心说,哟,这“黄崖三绝”还有两个女的。但他可不是那有异性、没人性的主儿,这还问:“谢谢你,同志,你怎么称呼?”
“我啊,我是钱尘,赵钱孙李的钱,尘埃往事的尘,是‘黄崖三绝’中的武器专家。还有一位京剧专家、一位天气专家,就是那两位了,你先去找她们聊吧!”
孟飞龙说好,过去跟两位女同志很热情地打招呼:“两位‘黄崖三绝’中的专家,我是孟飞龙。欧团长让我来找你们的。”
那两人跟看怪物似地上上下下打量孟飞龙,半响才说:“首长,你刚才不是在和‘黄崖三绝’说话吗?我们可不是!”
啊?孟飞龙回头一看,哎呀,那钱尘不见了。这事儿怪了,是遇到神了,还是撞见鬼了?怎么人说没就没?
他这正奇怪,就听后边女同志说:“又要上演好戏了!”
孟飞龙正奇怪,忽然两道白布由上至下迎头打来,好一个孟飞龙,遇变不惊,铁拳猛挥,缠住白布,就想把对方拽下。这双腕之力非同小可,虽不能毁天灭地,却也有碎石断金。没想到,两块白布飞速环绕挥动,你就是万斤之力一样化为无形,白布主人没下来,孟飞龙“咣”地摔那了。
旁边看热闹的正要喊声“好”,只见孟飞龙又一个鲤鱼打挺,跃身而起。双腿使劲,蹬蹬蹬,竟然踏着白布就往上蹿。一看这本事,躲在上面的傻了,心说这是武当梯云纵啊,孟飞龙怎么还懂这个?吓得赶紧一跃而下。
他下来了,孟飞龙不干,半空一个鹞子翻身,接着打。他早就看清对方是钱尘,这是成心试探他孟飞龙啊,如果是在没人的地方较量也就罢了,当着女同志的面儿给我颜色看,这面子丢不起。
孟飞龙是拳打连环,步步紧逼,但钱尘身法更是巧妙,身子转来转去,要么来个劈腿,要么来个翻身。孟飞龙打了一阵儿,明白了,这是趟马的动作啊,也就是京剧演员表演上马场景时的路数。让他不明白的是,对方一大老爷们儿,怎么还表演“卧鱼”呢?孟飞龙要没记错,这动作好像是旦角专利,是不是这钱尘别名李玉刚啊?
打了一阵儿,后边备战的同志们几乎都被吸引过来了,大家越看越来劲,都忘了现在正打仗呐!这时,有人匆匆跑过来,边跑边喊:“飞龙,别打了,鬼子突破前沿阵地了!”
这一喊,把比身手的、看热闹的都吓着了,孟飞龙当时就停了手,一见来的是“无羽鸽”杨国威,他赶紧问:“敌人怎么会突破南口阵地的,欧团长不是亲自在那里督战吗?”
杨国威喘着气摆摆手:“不是从南口阵地突破的,鬼子太狡猾了,他们改冲击水窑口,把特务团前线阵地分割开,再加上敌人使用了喷火器和燃烧弹,硬是撕开了一个口子,向工厂区攻过来。为了抵抗敌人,不少同志都拿着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欧团长命令我们尽快到二线协助防守。飞龙,‘黄崖三绝’找到没有,咱们时间可不多了!”
钱尘虽然是个好诙谐,喜欢挑战高手的人,一听说这情况也不敢逗了,正正经经说:“我就是‘黄崖三绝’钱尘,你们赶紧跟我走,我带你们去二线!”
杨国威这才明白,原来“黄崖三绝”是一个人,他一直以为是三个。孟飞龙也赶紧让杨国威去码人,跟着钱尘抓紧上前线。
在路上,孟飞龙等人才了解到,钱尘曾经在家庭资助下,20岁时出国学习了三年军械学,所以在武器制作方面是一把好手。另外他自幼喜欢京剧,12岁就秘密跟一个京剧班学习,学了8年,学会不少梨园艺术的功夫。不仅如此,在国外时,他又认识了一位专攻气象学的高人,学了一手观天测雨的精妙本领。因此,他既是武器专家、又是气象专家、京剧专家,战友们称他“黄崖三绝”。
让孟飞龙感到有所遗憾的是,这钱尘只会测天气不会测地震,要不然这家伙儿就更有用了,因为地震预测人才,国家更紧缺。
闲话不说,且表正文,来到二线战场,孟飞龙发现这里的敌人似乎没有想象得那么多。他正奇怪呐,就听到另外一边的1650高地传来激烈枪声,他心说坏了,敌人向工厂区迂回进攻了。
正如孟飞龙所料,鬼子攻打前方二线阵地很不顺手,又吃了好几颗地雷,于是便想攻打工厂区侧面的1650高地。他们一面放火逼迫山洞里的八路军出来跟他们肉搏战,一方面又派出少数人,让他们攀崖而上,企图前后夹击八路军。
这帮负责偷袭的鬼子都是攀山爬崖的好手,虽然比不上“攀山猿”刘宇轩,但也比一般人强得多。他们一路爬上,是丝毫无阻,八路军好像根本就没发现。这些小鬼子可高兴了,心说这功劳肯定是大大滴了。他们满心欢喜地往上一爬,上去的第一位站定了脚就回身拉下面的人。但与此同时,他突然听见身后有动静,吓得急忙回头一看,一个八路军战士笑嘻嘻地说:“上来很不容易吧,没关系,下去就快多了!”
说着,一刺刀就刺过来了,那鬼子啊地一声,就来了个自由垂落,这个快啊,比坐电梯还快。后面一看,还往上爬呐,边爬边想,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呐?这正纳闷呢?“悠”又掉下一个。后边的鬼子都急忙互相提醒:“(日本汉语腔)小心大大滴,悬崖危险大大滴!”
这提醒也没用,没多久,又接二连三掉下好几个,大概掉了有十几个了,下面鬼子才害怕了,心说再危险,也没有说爬上去一个就掉下来一个的,八成上面有八路吧!这才叽里咕噜地又赶紧往下爬。书中暗表,悬崖上那位八路军名叫李天光,他就凭一把刺刀,硬是守住了这片山崖,战后荣获“刺杀好手”称号。
虽然1650高地有李天光这样的好手在,但鬼子太凶恶了,还是有不少鬼子冲进了工厂区。只不过,不是说这冲进来就胜利了,他们在外面耽误的时间太久了,工厂区里别说枪械弹药和机器设备了,就连螺丝钉都不好找,该搬的早搬走了,该埋的早埋了。
但日本鬼子是勇于实践的法西斯,他们笃信贼不走空的真理,一定要找到点儿战利品带回去。这四下一找,还真找着不少东西,什么呢?地雷!什么滚雷、拌雷、踏雷、吊雷,哎呀真是丰富多彩,而且每个雷都挂着弦儿呐。小鬼子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出了真知:原来黄崖洞确实是有火药的,要不然不会被炸得跟那什么似的。
不仅如此呐,工厂区里也是有暗堡和狙击手的,几乎每移动一平方米,就有七八发子弹打来。吓得这点儿鬼子兵一个个最后都贴着悬崖边儿走,想咳嗽的都要忍着,不然一有动静,八路军的子弹跟着就招呼过来了,那才叫找死呐!
当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呼啸,这帮日本兵贴着冰冷的峭壁,冻得都跟雪人似的,哆哆嗦嗦地都不知道该往哪走。现在他们都没心思找什么武器了,只盼早点找着突破口,跟外面的大部队会合。
于是,他们像没头苍蝇般乱撞,有那么一部分人直接撞到特务团一营防守的2008高地来了。这帮不知死的要是有点儿预测未来的本领,冲着2008的数字也不该来。2008,那是后来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年头,而且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