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证明人民战争形式在高科技条件下失去了效力。”
有一个叫猎鹰的网友马上反驳道:“自私乃人之天性。人民愿不愿意为战争付出任何牺牲,那要看这样的牺牲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以及值不值得去牺牲。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变得功利十足,商业精神几乎浸泡到每个人的骨髓里,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他们用命去换呢?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有一项最得民心的政策――平分土地。共产党出现之前,中国农村80%以上的人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共产党让他们第一次当上了地主,第一次成为土地所有者(共产党政府还给他们发了土地证)。国民党军队杀过来,要剥夺他们刚获得的个人财产――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意味着他们又回到从前,过着天天面对死神的悲惨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上战场谁上战场?如此,便不难理解国军士兵被俘加入共军后判若两人:前者贪生怕死,后者视死如归,不难理解朝鲜战场上我军的英勇牺牲精神。毕竟,支持和拥护共产党军队就是支持和拥护自己。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土地)而牺牲生命,值!
不但广大农民支持和拥护共产党,愿意为战争付出任何牺牲,城市知识分子也心向共产党,也有农民一样的拥共情结。城市知识分子是不需要土地的,但他们需要民主,自由。他们认为只有民主自由才能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才能赢得更多的个人利益,才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蒋介石搞一党专制,特务遍及全国。国统区哪里还找得着民主自由的影子。那时共产党高调大批独裁专制,大谈民主自由,共产党是当时中国的民主模范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中,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所占的比例比共产党人还多。可见当时共产党大树其民主大旗并非虚晃一枪。因为对共产党谈论的民主自由充满绚丽的想象和美好的期待,许多知识分子当即走进共产党军队中,连远在天边的邓稼先们也心动归国,加入共产党队伍。可现在呢?人民牺牲后又能得到些什么?有什么值得他们去拼命呢?”
最后猎鹰不无嘲讽地道:“别跟我说烈士们是为了什么‘美妙主义’,为了什么‘远大理想’,为了什么‘崇高信念’而牺牲。我想说,如果他们的牺牲确实展现了崇高。
神圣和纯粹的精神境界,那也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私自利的原始动机与崇高。
神圣和纯粹的精神品质和谐地像水与乳一样交融在一起的结果。或者可以这样说,在自私自利的原始动机的强烈驱使下,烈士们完美地完成了崇高。
神圣和纯粹的终极表达。国民党的建军思想脱胎于苏联红军,黄埔军校就是在苏联人的帮助下搞起来的。国民党军队中也有政治部,也有专门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委”(他们叫做政工师),他们控制着全国绝大多数宣传资源(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台,印刷厂等),还拥有共产党不可望其项背的人力资源:共产党政委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而国民党政工师大多是高中文化程度。单考说服艺术或骗人本领,共产党政委绝对考不过国民党政工师。国共战争中,国民党强大的宣传机器(包括政工师)一日不停地灌输‘为党国而战’,‘为三民主义不惜玉碎成仁’;对日作战,国民党政工师也没少高唱爱我中华,结果如何?战斗力提高了吗?国军战士视死如归了吗?国民党也玩崇高,玩神圣,玩纯粹,但最终还是败给共产党了。国军落败,最根本一条原因乃是国军战士没有能够从他们所必须效忠的国民党政权那里获得实实在在的‘无利不起早’的利益。国军战士最清楚,政工师所说的崇高。
神圣。
纯粹很美很美,但救不活他那快要饿死的弟弟妹妹。共产党方面,即便没有政委指导员作宣传鼓动,分到田地以后,老百姓也会在心里说:真好,以后我这条小命就交给共产党了!
人民愿意为战争付出任何牺牲的第一前提是,他们已经从统治者那里获得足以让他们愿意用生命来保卫的利益。第一前提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统治者那里,人民已经获得利益;二是已经获得的利益是很大的,大到人民愿意用生命来保卫。那种认为只要不断强调人们很难真正做到的崇高、神圣、纯粹的道德说教,就可以让人民心甘情愿地去牺牲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其危害性在于,它遮蔽了决策者远望的目光,导致统治者迟迟不肯让利于民,迟迟不肯让人民获得足以让他们愿意用生命来保卫的利益,一旦强敌犯境,人民只愿做观众,而决不愿做战士,即使被迫做了战士也绝不愿意为国牺牲。人民愿意为战争付出任何牺牲的。
第二前提是,最高统治集团也愿意为战争付出任何牺牲。为了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失去了6位亲人。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候,毛泽东也不会把共产党中央迁往苏联,在遥远而安全的异国他乡指挥战争。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候,毛泽东和贺子珍组成的家庭也是扎根在红色苏区,毛泽东和江青组成的家庭始终扎根延安。1947年,蒋介石以数倍于共军之绝对优势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因为毛泽东的安危事关中国革命成败,他的同志们建议他撤到安全地区去。毛说,我们这里危险一点,其他根据地的压力就减轻一点。毛泽东是愿意为战争付出任何牺牲的。所以我们说,毛泽东,他玩得起人民战争。而那些一打仗自己就躲在地下掩体里,早早给子女老婆办了外国护照,安排到国外享乐的领导者,又如何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又怎么能玩得动人民战争?
通过以上论述,现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如今的人民是否已经从统治者那里获得了足以让他们愿意用生命来保卫的利益?
第二,如今的最高统治集团是否也愿意为战争付出任何牺牲?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高科技条件下也玩得动人民战争。如果至少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则绝对玩不动人民战争。”
高翔看完这个帖子心情糟糕透了,他知道这个帖子是有所指的,但偏偏说都是大道理,让人无从反驳。起码他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亲眼看到的一些人,证明了在今天的中国,人民战争已经失去了作用。贪生怕死之徒比比皆是,卖国求荣之辈四处横行,剩下的绝大多数也是麻木不仁,以冷漠的态度旁观这场战争。有钱人纷纷出国,哪怕找一个三流的国家移民,也算是脱离苦海。没钱人的人盼着战争早点结束,不管谁做统治者,能有口饱饭糊口,能安安稳稳过日就行。
难道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的没希望了吗?
难道我们的未来就屈辱地活着,等待一百年后,甚至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慢慢地被日本人同化吗?
高翔找不到答案,他的脑子乱极了,好像要炸裂一般……
第十六章 人民战争(下)
高翔在网上虚拟世界鏖战宣泄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还是要回到真实现实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生活——到哪里填饱肚子?
游荡了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也没找到一份工作,最后饥渴难耐的高翔只得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当他灰溜溜地推开家门的时候,看到老爸和老妈正坐在饭桌前等着他,两位老人眼睛通红,显然是担惊受怕,一夜未眠。见此情景,高翔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落了下来,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父母的爱是真挚无私的,其他的都是假的虚幻的,什么爱国,什么爱民族,不如先爱自己的父母,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情才是他这个做儿子的最应当考虑的问题。
在那一刹那间,高翔也曾经有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的念头,他觉得为理想而活真的是太累太累了……
“爸、妈,我错了!”高翔站在门口羞愧地道。
“快吃饭吧,吃完饭陪我去澡堂子搓个澡。”父亲高建民没有责备他。母亲也没说什么,走进厨房把热在锅里的米饭给他盛了一大碗,擦拭着红肿的眼睛问道:“要不我把菜在热一下吧?”
“妈不用了,不用了。”高翔一边连声劝阻,一边赶紧地着头端起碗大口大口吃饭,米饭有点涩涩的,咸咸的,不知是什么时候高翔已泪流满面……
吃完饭后,高翔和父亲一起来到他们家附近的一家大众桑拿洗浴中心,高建民和看门的老头打了声招呼,没买票就带着高翔进去了,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