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冲锋陷阵的好手。
越合最为兴奋的原因,就是他现在的职位,新军统领啊!这批人在经过改造之前,可直接受他管的。再加上放梁山一战后,他收编的人马。这小子手下至少有五万人马了。
“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刘峰白了越合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西凉兵素来野性十足,最难驯服。弄不好反倒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嘿嘿……野性十足?”越合怪笑一声,“没野性还叫个爷们吗?主公放心,不出一个月。我保证将这群人收拾的服服帖帖,叫他们往东,他们就不敢往西!”
“呵呵……行了。你也别在这得瑟了。赶紧回去休整一下,咱们明天还要远征呢!”
“远征?”越合一阵迷糊,“难道主公又看上哪块地皮了?只要主公说出来,越合定当给主公拿下来!”
“也不怕风大闪了杀头!”刘峰笑骂了一声:“我看上洛阳长安了,你给我拿来!”
“额……”越合的脸色顿时就像霜打了的茄子,酱紫色了!
“不跟你说笑了!”刘峰撇撇嘴,“董卓虽然兵强马壮,可带去洛阳二十万大军,在我们这又损失了五万,想来临潼牛辅手下也不会有太多兵力了。咱们就趁董卓不在,给他抄了老窝。岂不痛快?”
“当然痛快!”越合一跺脚,狠狠的说道,“取临潼,越合愿当先锋!”
“呵呵……你这先锋说晚了。就在刚才林闯已经带人先行出发了!”
“主公,你可要一碗水端平啊!我这新军统领怎么说也是有五万号人马的将军了,这还不知道什么事呢。林闯就当先锋出发了?”越合一脸郁闷的看着刘峰。
刘峰狠狠的瞪了越合一眼:“你还知道自己是新军统领啊。你的任务是给我好好的训练新军,就是明天兵发临潼也没你的事。你就在放梁山好好的给我将人马训练好了就行!”
“额……”越合脸色一苦,貌似十分可怜的模样:“主公,我错了还不行吗?这次出征一定要让我参加啊!”
刘峰笑着摇摇头,重重的拍了越合的肩膀一下:“没有一个坚实的后方和基础,前线就是取得再大的胜利也是浮云。说起来,你的担子才是最大,最重的。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而且这一次,我也会坐镇放梁山,将我们的新军尽快的完成整合!”
越合不是傻瓜,自然分得清主次,脸色一正:“主公尽管安心,越合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
五万大军出征威武郡,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当牛辅收到斥候的禀报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当斥候战战兢兢的重复了一遍后,牛辅知道这事情大发了。
八万大军在手,牛辅可以震慑凉州诸郡,可损失五万之后,剩下的三万人马,莫说震慑诸郡,就是自保也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牛辅一边差人上报董卓,一边差人向金城的边章求援。以求在董卓回师之前,力保凉州不会出什么纰漏。
可已经被打残了的老虎,刘峰怎么会轻易的放过,让他养好伤,再回来咬自己呢?
就在董卓阴谋兵变洛阳之时,刘峰也给了他一个釜底抽薪。
142章 釜底抽薪(完)
第143章 何进密谋
金城,今日的兰州古称。据说是因为在此筑城的时候挖出了金子,因而得名。西汉时期,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金城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这里虽然也仅仅是一个郡的辖地,可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驻军,都不比一个州差多少。
金城太守陈懿,手下数万大军,兼之有金城池汤的雄关。完全有必要不鸟董卓,可陈懿这人的性格太老实了。换句话说就是说这陈懿是个老实人。认为董卓是朝廷任命的刺史,我也是朝廷任命的太守。既然你的官比我大,那我就听你的。所以牛辅一纸求援的书简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打算立即派兵救援牛辅。
不过就在他即将下令之时,堂下忽然走进一个人来。这人四十多岁,一副儒生打扮,面貌清朗,气度不凡。正是西凉名士韩遂,韩文约。
“文约先生为何匆匆前来?”陈懿见韩遂行色匆匆的样子,连进自己的大堂,竟然也忘记了让人通报,闯了进来。
“主公,可是打算救援牛辅?”韩遂来不及解释,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难道文约先生觉得此时不妥?”陈懿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心里也开始推敲其中的利弊了。
“不妥,大大的不妥!”韩遂上前一步,连连摇头:“我金城西临化隆(今青海化隆市),而月前化隆李文侯、北宫玉已聚集数万羌族大军,虽不知其中目的。可一旦我们兵力空虚,难保二人不会乘机来图我们金城。”
“我们金城重镇,羌人岂敢染指?”做了十几年金城太守,陈懿对羌人和东匈奴太了解了。这些人的祖辈早年被卫青、霍去病打的大败。尤其是匈奴已经几乎举家搬迁到漠北,就是遗留下来的一些小股势力也从来没敢闹事。至于羌人,已经慢慢跟汉人融合,虽出过几个有些野心的家伙,可也很快朝廷大军扑灭。这些年也一直也没有什么异动。至于化隆羌人集结,陈懿自然是认为他们是在争抢部落而已,毕竟狗咬狗的事,早已经屡见不鲜了。
“主公,切莫大意啊!”韩遂见陈懿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继续劝解:“李文侯,北宫玉皆是野心之辈。几年间就将布尔汗布达山以东的羌族部落统一,而且兵驻化隆,那目的已经显而易见了!”
“文约先生不用说了,如今董凉州兵进洛阳勤王,留下凉州基业让我等看守。我等岂能坐视董凉州的基业被刘峰这个废弃的皇子屯兵。再说咱们金城城高兵广,北宫玉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敢染指我金城寸土之地!”
韩遂无奈的摇摇头,心里却是冷笑不已,心里暗想:“昔日我入洛阳劝何进诛杀宦官,何进愚钝,不予采纳。没想到回到故土,也遇到了陈懿这种脑残的家伙。既然我韩遂做不得劝谏的谋士,那做一回当家做主的主人又何妨?”就这样韩遂滋生了叛乱的想法,开始了他叛乱的生涯。
陈懿目送韩遂看似没落的身影离开了大堂,同时也留了个心眼,原本打算派五万大军支援牛辅的他,却只派了一万人。
牛辅听到陈懿只派了一万人,气的跳脚大骂。不过眼下是礼求于人,他也就是骂两句撒撒气而已。最后牛辅无奈只得连下三封疾书报知董卓。
不过此时的董卓已经远在千里之外了。等他收到求援信,再回兵凉州的时候,那凉州是否姓董还真是两说了。
……
何进越来越觉得焦躁不安,就在几日前,他也收到了灵帝已经驾崩的消息。可数次觐见都被董太后派人挡了下来。
他虽是大将军,可后宫之事,他一个外官可没权插手。传信叫他姐姐何太后出面,可何太后在宫中地位显然不及董太后这个把持后宫数十年的老太后势大,也一样的无功而返。
“不能再等了!”何进议事厅里来回的踱着步子,最终银牙一咬,像是下了某种决定,对着门外传令:“来人!去请本初,孟德来此议事!”
不多久门下就传禀袁绍和曹操来了,何进心急也顾不得什么大将军的威仪,竟然亲自迎接到了门外。
袁绍和曹操对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底的那丝笑意。
起初他二人曾经共事在何进府中,不过何进这人刚愎自用,而且到了中平末年也仗着姐姐是皇后,自己又位极大将军,有点自大的感觉了。
权大欺主,灵帝自然不愿看到如此摸样的何进,就创立新军,设立了西园八校尉。
而袁绍依仗自己四世三公的家世做了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当初的林闯也算他的麾下。只不过被灵帝调给了刘峰做了亲卫。
至于曹操那真是他自己凭真本事打出来的名气和地位。黄巾之乱中,从一个执掌千人的骑都尉,一直到东郡太守。可见曹操当时积累的功勋有多大。只不过曹操并没有上任东郡太守的位子,当时东郡各个世家关系复杂,而曹操觉得根基还浅就托病回家了。不过那时候他已经有了名气,新军一建,朝廷就再次招曹操做了西园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这两人在士大夫满街走的洛阳,官位确实不起眼。可手握军权的他们绝不是可以让人无视的。即使名义上总督天下兵马的大将军何进,也要礼待他们二人了。
“我等二人何德何能,敢有劳大将军亲自出迎啊!”曹操年纪比袁绍小了两岁,而且家世上也有差距,人前总会故意落后半步。不过比之袁绍,曹操在为人处事上却是圆滑许多。就像刚才看到何进出迎,袁绍居然有一点点骄傲的意思,而曹操却是低调的很,恭敬的很。
“哈哈……”何进故意笑了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