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养了这么一个混账儿子出来眼看老了老了,还是得每天跟他生气
这还幸好,儿媳妇懂事儿,孙子也乖巧,每天下了学,小家伙就跑到这边来找爷爷,如此一来,这心气儿还捋顺些,要不然,别看老了老了,你本事再大,我当老子的,这老拐棍儿岂打不得你
吃罢早饭,老爷子想儿子,知道儿子出去要饭去了,这心里憋屈,就想孙子,直到孙子在前边吃完了饭过来请安,老爷子才渐次的高兴起来,可孙子要出门读书,这是过来辞行的,等到孙子一走,老爷子的脸就又撂下来了,只是一个劲儿的长吁短叹。
这时候有身边伺候的老人儿,就挑着老爷子喜 欢'炫。书。网'的陪他说话,可是老爷子也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那样子不甚在意,一直等到那人说到前天的时候,有人过去曲江池边找公子道谢去了,话里话外,似乎还颇有拉拢的意思,老爷子这才一下子来了兴致,精神也矍铄起来,昏黄的眼睛里透着一丝精光,盯着那下人问:“可是前些日子阿升在曲江池边救下的那个人?”
那下人答道:“不是那人,据说来人只是公子当初救下那人的幕僚。”
“哦……”老爷子一听来的不是事主,这就有些失望,不过仔细一想,幕僚这个词,似乎有些意思,便又有了兴致,问:“既有幕僚……那你打听过没有,当日阿升救下的那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问到这个,那下人答的倒是痛快,道:“这个倒是知道,那人叫李曦,据说是八百年出一个的大才子,做的好诗,满城的人都夸呢,据说家里还做着好大的生意,可是有钱”
“唔,李曦,好像听过这个名字,既然做的好诗,那想来有些名气了,不过……生意人?不对吧?”
别看老爷子六十多了,而且这辈子既没做过官也没发过财,好像是没什么出息的样子,其实这脑子可不糊涂,心里清亮着呢。
打从自己儿子救下了李曦之后,他就知道,能有资格被人刺杀,而且还是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城里那种光天化日之下的刺杀,那么可想而知,这出手的人,和这被刺杀的人,肯定都不是一般人物,因此此时听到说李曦居然只是个商人,他就觉得有些不对了。
可以说,只要官府想发力,这天底下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但是如此积年少见的公然刺杀案,却居然在长安城内没有引起一丁点儿风雨,老爷子可就立马闻出了一些味道来。
也因此,这些日子以来,虽说心里其实也很关注被自己儿子救下的那李曦的消息,但其实,他心里可也打着鼓呢。
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官府居然都不管,那李曦得罪的得是多么手眼通天的人物呀
可是转念一想,这思路就又扯回老地方了,一个有资格的得罪这种手眼通天的大人物,甚至逼得对方做出如此下作的刺杀手段来对付的……想来也不是普通人物了。
于是,老爷子这心里不是一般的纠结。
他既是盼着自己的儿子能救下一位贵人什么的,却又怕风头不对上了贼船。
过去的几天里,老爷子虽然留心此事,却也并不太往心里去,只是今日既然有人主动说起了,他才突然来了兴致想要知道一番而已。
此时,那下人听见老爷子说不对,就皱眉想了想,才又赶紧补充,“小的想起来了,那李曦还是个官,具体什么官,没记住,不过好像说他跟朝廷里的一个大官儿,御史大夫李适之,那是结义的兄弟,而且据说贺知章贺老神仙也跟他关系很好。”
“唔……这就有些意思了……”
说完这个,老爷子抱着拐棍儿摸着胡子,就沉吟了起来。
恰在这时,打从外边走进一个人来,见老爷子眯着眼睛想事情呢,便放低了声音,道:“老爷,有位叫做李逸风的先生到咱们门上投了帖子拜访。”
老爷子闻言迟疑着抬起头来接过拜帖,还不等看,他身边方才说话那人便已经一拍脑袋,“老爷,我想起来了,那李曦的幕僚,就叫李逸风,是个老头儿”
高华老爷子闻言眼睛一缩,连拜帖都没看,就直接递还回去,眯着眼睛道:“去,就说老爷我身子不舒服,不便见客,请他回去吧”
马上就周一了,求一下推荐票,每天那点票数,看着窝心哪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三十九章拉皮条
第三十九章拉皮条
长安最东北角,有一个大坊,原本住的都是些达官贵人,身份非同小可,可是自打玄宗皇帝陛下即位之后,便将这些达官贵人们一一的给请了出去,将整座坊重新归置建设,虽说就着原来的格局,可气象陡然就宏大了许多,然后便逐一的将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安置在了这里,到最后甚至连原来的名字都不用了,直接改名就叫“十六王宅”。
名为十六王宅,其实如果加上那些年岁未足还没有封王的准王爷的话,这里足足住了近三十位王爷。可以说,除了太子殿下李鸿要奉祖命入住皇城之内太极宫东侧的太子*之外,其他的大唐嫡亲血脉,几乎已经全部住在了这里。
当然,在这些个王爷之中,虽然大家爵位一样,但是在玄宗皇帝那里却毕竟是亲疏有别,于是,最大最好的宅子,是薛王、岐王等几位老王爷的,他们都是玄宗皇帝的兄弟,关系最亲近,资格也最老。玄宗诸皇子的宅子,在规格上不免就要低了一等。
而且,就这些宅院的位置分布,那也能分出三六九等来。
年龄大一些,封王早一些,母亲的身份尊贵一些的,往往就能挑到一处不错的位角,年龄小的,封王晚的,甚至至今还没有王爵在身无法开府的,那就自然是只能轮到最后了。
在这些个大小不一位置不同的王府之中,寿王府是最受人羡慕的一处。
这座王府的占地格局倒也不算大,即便在玄宗诸皇子之中,也只是挺普通的一座宅子,因为在封王那会子,武惠妃就已经跟寿王李清说过,宅子之类的,那都是小节,千万不要想着在这些小事情上占什么便宜,以免在诸位皇兄弟跟前落什么不好的话,所以轮到李清挑宅子的时候,他就只是挑了一处极普通的宅院,院子不大,位角也算不得好。
但他毕竟是武惠妃的儿子,玄宗皇帝最最宠爱的儿子。即便是他自己不争,玄宗皇帝在说话时只需要有个轻重缓急,这里面的差距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布局更精心一些,用料更大气一些,雕饰更精美一些……很多细节处,貌似是跟其他宅子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可是把这些细节一堆砌起来,这就显出差距来了。
寿王府的布局最是大气之处见精巧,寿王府的木石用料最是考究,寿王府的雕梁画栋最是精美绝伦,即便是四时花木,宫里也都是先拣了最好的送到这边来,然后剩下的才是宫里自己留用……一切的一切,都是暗里乾坤。
到最后,朝野上下只是尽人皆知寿王谦恭逊让便是,至于些许细节,谁还能胆子大到揪住玄宗陛下最疼爱的儿子的短处找茬不成?
眼下已入九月,秋风一起,百草凋黄,这个时候,立刻就看出差别来了。
其他的王府内,这些花木之类虽也已经是足够经心,但是时岁如此,非人力所能扭转,大不了也就是顺应时节,勤加修剪打扫就是了,其实园子里枯枝败叶的,已经没有什么看头。
但是在寿王府内,红叶翩然,飘满枝头,悠然亭下,溪水淙淙,虽是秋末,却是分外的点染出一抹难得的清雅闲适,至于那别处的萧瑟之意,在这里却还压根儿就没显出迹象来。
一路步阙径而来,听到不远处亭子里似乎是寿王殿下正在跟咸宜公主说话,陈庆之便紧走两步到了亭子外头,躬身道:“启禀殿下,那位李曦李子日的车子已经到了王府门口,下官请示,何人出迎?”
别小看陈庆之问的这句话,他虽然看似是在问何人出迎,其实就是在问,李曦来了,咱们到底是该拿什么规格来对待他?
他在外头一说话,里边的说话声就戛然而止,唯有咸宜公主,也不知今儿怎么那么高兴,兴许是寿王说了什么话逗自己这位妹妹了,总之她就在那里咯咯的笑个不停。
然后,也不等寿王李清说话,咸宜公主李福儿就笑着说:“还用什么出迎不出迎的,叫他直接进来不就是了,难不成还叫我清哥哥亲自去迎他?”
“呃……”
她这个话可是把陈庆之给噎得不轻。
按说他是堂堂的王府长史,四品大员,自然是不可能把李曦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国子学学子看在眼里,按照事后李逸风的话来说,这个陈庆之,精着呢,别看当面说得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