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9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京娘不禁回忆起了当年,杜睿看着此园内外被杜贵打点的如此豪华,却不禁在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杜睿虽然不是那种刻意要求简朴的苦行僧,对生活质量也一向要求甚高,但是却不主张这种铺张浪费,不过这次大观园内的布置,都是杜贵和宝钗两人cāo持的,在此之前,就连杜睿都不曾到这后园来看上一眼。
虽然心中有些不快,可是杜睿却也知道,宝钗也是为了帮他分忧,毕竟是皇后驾到,妥适寒酸了,不管怎样,也是错处。
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武京娘母子乃下金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sè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光华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jīng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幙,桂楫兰桡,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有凤来仪”四字。
这四字自然是杜睿提的,杜睿乃是当代书法大家,少年之时,争强好胜,仗着前世诸般技艺,将后世诸多书法大家的笔体临摹的分毫无差,当时还曾引发一场轰动。
不过年长之后,心xìng收敛了许多,不再像少年之时那样锋芒毕露,书法虽是小道,可杜睿身为朝堂重臣,大唐的文坛泰斗人物,这书法自然也不能差了去,便柔和了后世的宋朝四大家苏黄米蔡诸般字体,自成一家,更具风骨。
这四个字,杜睿也是按着前世所看的《红楼梦》之中元chūn省亲那一节,原样搬来。书中元chūn看了这四字,还曾笑称不妥,结果被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
好在武京娘没那么多废话,她原本就是大唐的皇后,真正的伴龙之凤,倒也省的杜睿麻烦了。
舟临内岸,武京娘母子复弃舟上了金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随侍内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杜睿全家大小人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内监传懿旨称:“免。”
茶已三献,武京娘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正室,武媚娘早已在此侍候着了,武京娘见了,满眼垂泪,上前厮见,一把挽住武媚娘,两人毕竟一母同胞的姐妹,许久未见,岂能不动情,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武京娘入宫之前,待字闺中之时,因家中贫困无钱,杨氏妇人终rìcāo劳,可以说武京娘就是被武媚娘拉扯长大的,如今两人身份天差地别,一个身为大唐国母,一个则是国公滕妻,虽说是一样的富贵,可是身份上却已经有了差异。
武氏姐妹三人,武丽娘年纪稍长,出嫁又早,武京娘与武媚娘最是亲厚,从小到大,都不曾相离,即便是她被送入宫中,两姐妹也时常相会,如今大半年未见着,岂能不思念?
半晌,武京娘方才忍悲强笑,道:“姐姐何故如此,妹妹难得来一次,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待过的几rì妹妹回了长安,又不知多时才能相见了!”
武媚娘也垂泪道:“妹妹若是思念姐姐,倘若出宫不便,可使人来,姐姐自会前往长安相会!”
武京娘闻言,叹息道:“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却骨肉各方,让人不胜唏嘘!”
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一旁的汝南公主等人忙上来解劝,武氏姐妹两个携手坐下,又与杜睿的妻妾儿女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唏嘘一番。
按着礼制,杜睿身为外臣,不得相见,也只能至帘外问安。
武京娘隔帘道:“如今没了外人,姐夫何故如此拘礼,让京娘待得好不自在!何不入内相见,若说得起来,京娘如今也没几个亲人可以思念了。”
杜睿忙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rì月之jīng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臣家。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圣上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 皇后娘娘切勿以臣夫妇为念,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
杜睿这般言语,让武京娘听着不禁一愣,可以说这话简直比平rì里帮着李承乾看的那些奏章之中空洞浮华的言辞更加让人头疼。
武京娘知道杜睿这是在做表面文章,要不然的话绝说不出这么一番话来应景,这让武京娘不禁一阵气闷,她来此的首要目的就是和杜睿打好关系,可是杜睿这般表现分明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宝钗和熙凤两女见机快,她们两个都是杜睿知心之人,如何不知道杜睿此刻在作何打算,忙上来启道:“娘娘!筵宴齐备,还请娘娘游幸。”
武京娘原本还要再与杜睿过话,可是见宝钗,熙凤二人来请,也只得起身,同诸人步行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
武京娘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她的突然到访而准备的,以前在长安之时,来杜睿府上,府中之人就时时夸赞大观园,如今当真到此,亲眼见了,才知名不虚传,极加奖赞,却又劝道:“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说着已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安康公主,汝南公主,晋阳公主,伊莎贝拉公主四位公主和武媚娘在下相陪,宝钗,熙凤等人亲自捧羹把盏,杜睿则在外席入座。
饮罢了数盏酒,武京娘笑道:“今rì恰逢月圆之rì,又遇我姐妹重逢之时,值此佳筵,岂能无诗文佐酒,宋国公乃大唐才子,文坛领袖,何不做得佳文来,让我等共赏。”
杜睿闻言,心中大叹武京娘没事找事,不过这么多眼睛盯着,他要是不奉懿旨,那可了不得,只得起身应诺,思索了一番,突然心有所感,开口便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yù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yīn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篇水调歌头做完,满座皆惊,如今这种长短句的词也随着杜睿的几篇历史名作,开始盛行起来,今rì在座的那个不是蕙质兰心之辈,岂能品评不出这篇词的好坏。
这篇水调歌头,乃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xìng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jīng神。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堪称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被贬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恰逢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cháo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苏轼在这首词里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dú lì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yīn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杜睿此时拿出这首词来,倒也应景,苏轼做这首词来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同样的武京娘和武媚娘两姐妹也是分别rì久,今rì才得相逢。
旁人听了不禁一阵感怀,唯独武氏姐妹两个眼神之中除了淡淡的哀伤之外,还生出了旁的思绪。
武京娘聪明过人,初始只以为杜睿这首词是在为她们姐妹分别rì久感怀,可是猛地见武媚娘的眼神有些不对,这才猛地惊醒。
杜睿这首词明里是在说她们姐妹分别,共叙离情,暗里呢?分明就是在为自己感伤,政治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