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闻言,大怒道:“好一个范阳望族,卢照成,你口口声声说朕与民争利,难道这句话用在你身上就行不通了吗?你一姓之人,便占了十万倾的土地,反倒来说朕,朕看这大唐天下,应当给你卢家来做主!”
卢照成被太宗一番诛心之论,说得冷汗淋漓,面色惨白,忙拜服于地,慌忙道:“圣上恕罪!微臣绝无此意!微臣绝无此意!”
太宗冷笑道:“你一姓之人,却要万民奉养,还有何面目口口声声仁义道德,朕看你这礼部侍郎也不要坐了,便是当真坐,似你这等虚伪之人也做不牢靠,传旨,罢了卢照成礼部侍郎之位,发回原籍,此外着范阳,河间两地官员,自今日起,将卢氏所有田产来历都查清楚,凡是巧取豪夺而来的,一律发还给原主。杜睿!你这田制改革,朕允了,自今日起,废除均田制,将永业田全部转为授田,所有权归朝廷,使用权归个人,杜睿你回去拟个章程过来,马周,此事你便帮着杜睿一通料理!”
杜睿和马周听了一同领命道:“臣遵旨!”
太宗接着说道:“说了这田制,杜睿!你再说说这税制如何改革!”
太宗也当真是动了肝火,想他一国天子,一年下来日子过得也不过是紧紧巴巴,当初想要休个景阳宫都修不起来,那些豪门大族居然大肆鲸吞田产,日子过得奢靡无度,岂不可恨,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杜睿知道太宗这一次是当真想要对那些世家大族动手了,他不过是充当了一个打手的角色,他同样也知道,一旦税制改革提出来,那可就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了,弄不好到时候,天下汹汹,世家大族的人都要吃了他。
不过太宗的信任,和殷殷期望,让他这个现代人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张口便道:“圣上!圣人有云: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独有,可见圣人都认为天下万民对国家有着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既然权利享受了,义务自然要尽,可如今,奉养我大唐的却只是那些平民百姓,而那些世家大族却仗着官身,和一句士卒官绅不纳粮,拒绝履行他们的义务,这岂非荒谬,将奉养国家的重担,压在本就困苦的平民百姓身上,而世家大族之人,却仗着祖宗余荫,张口一个古例,闭口一个祖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因此臣建议,更改这些不合理的祖制,施行官绅一体纳粮!”
“大胆!”
这次跳出来的又是崔忠恕,方才卢照成的下场,已然吓得他胆战心惊,生怕太宗再将怒火烧到他的身上,可是如今杜睿的一番话却是触动了他最根本的利益,豪门大族之所以兴旺,就是因为无需纳凉,不用服徭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那些农民,才愿意将自家的田产,挂靠在他们这些大族的身上,逃避赋税,要是当真像杜睿说得那样改,他们还怎么维持高高在上的地位,怎么保住他们大族的余晖。
“圣上,自古官绅不纳粮,这乃是祖制,岂能乱改,圣上要是听了这谄媚小人的乱眼,岂不是要寒了天下士人的心,到时候还有谁愿意为朝廷效力,圣上啊!为社稷安泰,臣请圣上诛杀此獠!”
誰知道杜睿连理都不理崔忠恕,突然高声道:“臣要状告一人!”
太宗诧异道:“杜爱卿你要状告何人!?”
崔忠恕心中大惊,刚才卢照成就是被杜睿给搞下去了,难道杜睿要装告他,对于族人都做过什么,他可是一清二楚,要是杜睿真的把火烧到他的身上,那还得了。刚要说话,却听到杜睿突然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微臣要状告当今圣上!”
一句话,满室皆惊,便是太宗也差点儿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瞪着杜睿,也不知道这小子在打什么注意,不过当着满朝文武,被臣子状告,太宗的面子如何下的来,当时就怒了,道:“杜睿!你要状告朕,说说看,你要状告朕什么?若是说不通,朕当治你欺君之罪!”
李承乾此时也被吓了一跳,誰知道杜睿唱得是哪一出,连连给杜睿使眼色,杜睿却假装看不见。
崔忠恕反倒是抓住了机会,就像死了亲爹一样,大声哭喊道:“圣上!杜睿狂妄,居然敢当面傍君,罪无可恕啊!”
其余的像权万纪等人也纷纷如丧考妣一般,大喊道:“圣上不治杜睿的罪,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
杜睿对那些人的表演,却是冷旁观,等到他们都安静下来之后,方才一脸平静道:“臣状告圣上避税!方才圣上也认可了微臣的话,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既然如此,想来圣上也是认同微臣方才所说的,权利与义务之论,既然如此,圣上身为大唐君主,享有最大的权利,当然也当尽同等的义务,如今皇庄田产所处,皆入皇室之手,却未按税法,依法纳税,微臣状告圣上,有何不可!”
太宗虽然恼怒杜睿不给他留面子,不过却也明白了杜睿的意思,要想当真实现官绅一体纳粮的新税法,他这个皇帝不能不作出表率,要是连他这个皇帝都纳税了,其余的人还能有什么怨言,就算是当真乱起来,大义也在他的手上。
想到此处,太宗强压下怒气,道:“好!便依你之见,但新税法,毕竟还没实行,以前的便揭过去,从新税法施行之日开始,皇室也当依法纳税!”
太宗一句话,便定下了要改革税制的调子。
杜睿闻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擦了把冷汗,刚才他也是吓得要死,要是当真惹恼了太宗,他这一百多斤可就全都交代在这里了。
紧接着杜睿便开始阐述起了他所拟定的新税法,其实他的税收政策,不过就是明代张居正所倡导的一条鞭法的改良版。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后“编”又作“鞭”,间或用“边”。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
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因为,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政fǔ财政收入减少。针对这种现象,不少人提出改革措施,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遂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
当然以杜睿后世人的眼光,自然不能完全照搬一条鞭法,而是做了细致的改良。
其一便是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负相对均平。针对现在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无须纳税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
其二便是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唐初虽然制订了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但是经过发展,一些苛捐杂税也孕育而生,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役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fǔ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便难以巧以名目。按照田亩多寡,凡二百亩以下者,仅为十税一,二百亩以上者,一千亩以下者,为十税三,再往上者,便为十税五,这一法令为的就是防止土地兼并,那些豪门大族自然成了重点打击的对象。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之中,还有一条计亩征银,官收官解,将差役全部改为银差,而且田赋除苏杭等少数地区仍征实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余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为色银。与此同时,赋役征课也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
不按实物征课,虽然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也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臻完善。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火耗便是由此孕育而生,虽然运输方便了,但是火耗之数,却被沿途官吏尽皆克扣,而且随后又转嫁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还是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因此这一条杜睿还是决定延续现行的实物折税,为的就是避免官吏借着火耗克扣,不得不说,中国历朝历代的贪官污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聪明的一群人,只要有一点儿空子,他们便不会放过。

第三十四章 孔孟无用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孔孟无用
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有一条宗旨是所有人都要遵循的,那便是重农抑商,对待农业生产总是格外的上心,可是对待商业却一直保持着一种发自内心的鄙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晚清才稍稍有所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