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相国-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士奇脸上微露笑容:“子易是个聪明人,知道官场里的讲究。说吧,有什么事?”

俞子易说:“酸枣儿胡同去年盘进来的那个宅子,如下有了下家,价钱还行,是不是脱手算了?”

高士奇笑眯眯的望着俞子易,说:“子易,我是相信你的。”

俞子易迎着高士奇的笑眼,望了会儿,心里不由得发虚。他似乎明白,高士奇说相信他,其实就是不太放心,便赶紧说:“小弟感谢高大人信任,小弟不敢有半点儿私心。”

高士奇点头说:“我说了,相信你,生意上的事,你看着办就是了。”

高士奇不再说生意上的事,抬手朝北恭敬地说起皇上。朝廷里的任何事儿,俞子易听着都像发生在天上,嘴巴张得像青蛙。眼前这位高大人,实在是了不起,简直就是他心目中的皇上。高士奇说了许多皇上明察秋毫的事儿,俞子易感觉到的倒不是当今圣上的英明,而是“要使人莫知,除非已莫为”的道理。他暗自交待自己,千万不能糊弄高大人,不然吃不了兜着走。

21

陈廷敬照着从二品官饮差仪卫出行,乘坐八抬大轿。官做到陈廷敬的份上,在京城里头准坐四抬轿子,出京就得坐八抬大轿,还得有两人手持金黄棍、一人撑着杏黄伞、两人举着青扇、外加六个扛旗枪的。一行总有二十几人,甚是威风。

陈廷敬不论啥时出门,大顺、刘景、马明三人,总是不离身前左右的。他们仨都是陈廷敬从山西老家带来的,最是亲信。大顺心眼儿细,腿脚儿快,自是不用说的。刘景、马明二人自小习武,身上功夫十分了得。他俩这些年都呆在京城里,只是早晚接送老爷,拳脚没地方使,早忍得浑身痒痒的。这回听说要去山东,心里很是欢喜。

大顺背着把仲尼琴,骑马随行在轿子旁边。这把仲尼琴是陈廷敬离不得的物件,他每天总要抚弄几曲。在家的时候,夜里只要听着琴声,合家老小都知道老爷书读完了,快上床歇息了。要是哪天总不听见琴声,就知道老爷回家还在忙衙里的事情。

大顺也高兴这回能出门长长见识,喜不自禁,说:“老爷,我随您这么多年,可是头回瞧着您这么威风凛凛!”

陈廷敬在轿里说:“这都是朝廷定下的规矩,哪是什么威风!”

大顺又问:“那么微服私访,难道只有戏里头才有?”

陈廷敬笑道:“古时倒也有过这样的皇上,不过多是戏里的事。也有人照着戏里学,那是哄人的,欺世盗名而已。”

一路逢驿换马,遇河乘舟,走了月余,到了山东德州府境内。忽见前面路口站着好多百姓,陈廷敬甚是纳闷,问:“那些百姓在那里干什么呀?”

大顺提鞭策马,飞跑前去,原来见百姓们都提着竹篮,里面放着鸡蛋、水果、糕点等各色吃食。大顺问:“老乡,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有人回答说:“我们在等候巡抚富伦大人!”

大顺正在纳闷,来不自细问,百姓们都跪下了。原来陈廷敬的轿子过来了。百姓们高声喊道:“感谢巡抚大人!巡抚大人辛苦了!”

陈廷敬下了轿,问道:“乡亲们,你们这是干什么呀?都起来吧!”

百姓们彼此望望,慢慢站了起来。一位黑壮汉子说道:“巡抚大人,要不是您筹划得法,救济有方,今年咱们哪有这么好的收成?咱们听说巡抚大人今儿要从这里经过,早早儿就候在这里了。”

一位白脸汉子说:“咱们百姓只想看一眼父母官,只想让父母官喝口水,表表我们的心意。”

陈廷敬笑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是巡抚大人呢?”

黑脸汉子说:“巡抚大人您亲近百姓,经常四处巡访,山东百姓都是知道的。可是您到咱德州,还是头一次。看您这威风,肯定就是巡抚了。”

陈廷敬笑道:“我不是巡抚,我是打京城里来的。”

黑脸汉子听了,又跪下了:“大人,那您就是钦差了,咱们百姓更要拜了!不是朝廷派下富伦大人这样的好官,哪有我们百姓的好日子呀!你们说是不是?”百姓们应和着,齐唰唰跪下。

陈廷敬朝百姓连连拱手:“感谢乡亲们了!我心领了。”

可是百姓们仍旧跪着,不肯起来。黑脸汉子说:“大人,您要是连水都不喝一口,我们就不起来了。”

陈廷敬劝说半日,仍不见有人起身,只得说:“乡亲们如此盼着好官,爱戴好官,本官万分感叹。你们两位带的东西我收了,也请你们两位随我去说说话。其他的乡亲,都请回吧!”

陈廷敬说罢,拉起黑脸汉子和白脸汉子。这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嘴里嘟噜着。陈廷敬甚是温和,又说:“耽误您二位半晌工夫,随我们走吧。”

陈廷敬上了轿,同乡亲们招手。黑白两个汉子不敢违拗,低头跟在轿子后面。陈廷敬刚要放下轿帘,忽见有位骑马少年,腰别佩剑,远远的站在一旁,面色冷冷的。他忍不住望了望那少年,少年打马离去。

眼见着天色渐晚,赶不到前头驿站了。正好路过一处寺庙,唤作白龙寺。大顺快马向前,先找寺里说去。里头听得动静,早有老和尚迎了出来。

大顺说:“师傅,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想在宝刹讨碗斋饭吃。天色已晚,可否在宝刹借宿一夜?”

和尚望望外头,知道来的是官府的人,哪敢怠慢?忙双手合十:“老衲早晨见寺庙西北有祥云缭绕,原来是有贵客驾临。施主,快请进吧。”

陈廷敬下了轿,老和尚迎了上去,念佛不止。陈廷敬同老和尚寒暄几句,但见这里风光绝胜,不禁回身四顾。却又见刚才那位骑马少年远远在僻静处驻马而立,朝这边张望。大顺也看见了,待要骑马过去,陈廷敬说:“大顺别管,想必是看热闹的乡下孩子。天也不早了。”

《大清相国》第二部分《大清相国》第十章(6)

大顺仍不是放心,说:“我见这孩子怪怪的,老跟着我们哩!”

用罢斋饭,陈廷敬回到客寮,大顺随在后面,问道:“老爷,您让两个老乡跟着,到底要做什么?”

陈廷敬说:“我正要同你说这事哩。你去叫他们到我这里来。”

大顺仍是迷惑不解,陈廷敬却只神秘而笑,并不多说。不多时,两位老乡随大顺来了,陈廷敬甚是客气:“两位老乡,请坐吧。有件事想麻烦你们。”

黑脸汉子说:“钦差大人请吩咐!”

陈廷敬并不忙着说,只问:“两位尊姓大名?”

黑脸汉子说:“小的姓向,名叫大龙。他是周小三。”

陈廷敬点点头,说:“我这手下有两位是山东人,离家当差多年了,我想做个人情,让他们就便回家看看。”

大顺听得纳闷,却不知老爷打的什么算盘。

向大龙问:“不知我俩能帮什么忙?”

陈廷敬说:“他俩走了,我这手下就少了人手。我见你们机灵,又忠厚,想雇你俩当几天差!”

大顺忍不住说话了,喊道:“老爷,您这是……”

陈廷敬摇摇手,朝大顺使了眼色。周小三像是吓着了,忙说:“这可不行,钦差大人。我家里正有事,走不开呀!”

陈廷敬说:“我会付你们工钱的。”

向大龙也急了,说:“钦差大人,我俩真的走不开,要不我另外给大人请人去?”

陈廷敬收起笑容,说:“这官府的差事也不是谁想当就当的,就这么定了。”

周小三仍是不乐意:“钦差大人,您这是……”

不等周小三说下去,大顺瞪着眼睛吼道:“住嘴!你们是瞧我们老爷好说话不是?钦差大人定了的事,你俩敢不从?”

陈廷敬却缓和道:“大顺,别吓唬老乡!”

向大龙望望周小三,低头说:“好吧,我们留下吧。”

陈廷敬缓缓点头,说:“如此甚好!”

大顺又说:“说好了,既然当了官差,就得有官差的规矩。鞍前马后,事事小心,不要乱说乱动啊!”

两位老乡应诺下去,大顺又问:“老爷,您到底要做什么?”

陈廷敬笑道:“我自有安排,你只照我说的做就行了。你留点儿神,别让这两位老乡开溜了。去叫刘景、马明过来一下。”

刘景、马明随大顺进来,问:“老爷有何吩咐?”

陈廷敬说:“你俩明天一早动身去德州府,拜访知府张汧大人。不要让外头知道你是官府里的人。我这里有封信,带给张汧大人。我就不去德州府了,直奔济南。”

刘景、马明两人领了命,准备告退。陈廷敬留住他们,说几句话。刘景、马明坐下,陈廷敬问:“如果地方有灾荒,不用细细查看,我们首先见到的应是什么?”

刘景回道:“应是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